顶点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四四六七章 寒切帖

第四四六七章 寒切帖


  王羲之!

  张天元感觉自己这小心脏不争气地加速跳动了起来,就像是汽车踩了油门,发动机转子疯狂转动一般。

  没想到这因凡蒂诺送东西,竟然还搭着送了两件宝贝啊。

  一件是那黄杨木雕盒子。

  另外一件便是这鼎鼎大名的《寒切帖》拓本了。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在历史上有着“书圣”的美誉。

  从古至今,他的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名家。

  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到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而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一件雅事。

  而这件唐人摹写王羲之的草书《寒切帖》,又称《谢司马帖》《廿七帖》,完全可以让人一览“书圣”挥毫之美。

  因为钩摹的墨本是直接从原迹上勾勒填墨而成,最为接近王羲之书法的原貌,因而尤显珍贵,世人将唐摹本羲之帖视同王羲之真笔。

  事实上,除了颇受历代书法家的喜爱之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还与历代帝王的推崇有很大关系。

  南朝的梁武帝可谓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他生前共搜集了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的作品达15000多件。

  《旧唐书·褚遂良传》中曾有记载,唐太宗曾下令让臣子“用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一时之间“天下争赍古书,诸阙以献”。

  由于君王对王羲之的喜爱几乎尽人皆知,因此那时王羲之的真迹在民间可谓只字难求。

  在王羲之的这些作品中,唐太宗尤其对《兰亭序》爱不释手。

  据说,临死前他曾把太子叫到床前,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把这些他挚爱的王羲之的作品和他一起葬到昭陵,特别是《兰亭序》,让这些书法永远伴他左右。

  可能有人问了,不过是拓本临摹的而已,又不是王羲之的真迹,真有那么高价值吗?

  其实历经战乱和时间的磨蚀,如今,王羲之的真迹已无一件存世。

  我们所能见到的王羲之书法,唯有钩摹的墨本和法帖摹刻拓本两种。

  真迹难觅,摹本就拥有了可以与真迹相比拟的艺术研究价值。

  在这两种摹本中,尤以钩摹的墨本价值高。

  此种复制方法始于唐朝,先勾出轮廓,再填以淡墨,主要是宫廷为一些重要的藏品保存副本,因为非常耗时耗工,不仅技术要求很高,失败率也很高,所以非一般百姓能够进行,只在皇宫中才能制作。

  正因为钩摹的墨本是一点点描出来的,所以虽然是一种摹本,但人们能看到其中非常细小的笔触,有的比头发丝还要细。

  可以这样说,它绝非仅是原作的仿制品,而是神形兼备地反映原作的风韵。

  尤其是在真迹无存的情况下,这种摹本可谓价值连城。

  目前存世公认的唐摹本羲之帖屈指可数:如《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帖》二帖现藏日本;

  当然了,其中《丧乱帖》和《二谢帖》之前就被张天元弄到手了。

  《行穰帖》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姨母帖》《初月帖》现藏辽省博物馆等。

  由此可见,这件唐人摹写王羲之的草书《寒切帖》之价值有多么珍贵!

  张天元仔细鉴赏良久,基本上可以确定,它是王羲之晚年成熟书作的代表,其书体从容随意、沉着流动,是探讨王羲之书风相当可靠的资料。

  史书记载,王羲之7岁开始学书,先后从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廙,又博览秦汉篆隶大师之精品,广采众长,并冶于一炉,其晚年书法更是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后人评其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轮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此《寒切帖》之“寒切”二字意为极冷、切骨之冷,王羲之用墨很淡,与此时寒冷的天气有着惊人的暗合。

  全帖为草书,风格平和简淡,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

  其中许多字如“得”“保”“谢”等,笔画并无过多地转折、顿挫,虽简化却是高度概括,做到了点画处意韵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寒切帖》中短短几十字,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意蕴,而且其内容道出的挚友间的深厚感情。

  帖中提到的“谢司马”为东晋名臣谢安,他和王羲之是相交深厚的知己。

  谢安在公元360年任司马一职,次年,王羲之便谢世了,也可以说,这封信是王羲之写给谢安的最后信札。

  虽然如今我们无法还原王羲之当年写作《寒切帖》时那行云流水般的气度,但通过谢安其人的故事,或许我们能领略那一代文人的风度。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当时谢安执掌朝政,虽然军情危急,建康城内也是一片恐慌,可他依旧镇定自若。

  当晋军将士在战场拼杀时,谢安正在与客人张玄下棋。

  《晋书·谢安传》中有:“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不久,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谢安手上,他看完消息,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

  客人憋不住问他到底战果如何,他则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

  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舞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

  作家蒋勋评价,这个故事反映了王羲之所生活的南朝时期文人们生活的环境与气质,优雅、从容,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内心永远云淡风轻、气定神闲,处变不惊,令后人为之叹服。

  从《寒切帖》的收藏印记和跋语可知:此帖南宋时入绍兴府,明末归韩世能,又归王锡爵、王衡、王时敏三世递藏,清中期归李霨等人。

  可谓名家递藏,流传有绪。

  还曾刻入《淳化阁帖》《大观帖》《澄清堂帖》《宝贤堂帖》《玉烟堂》《邻苏帖》等会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之中。

  


  https://www.lvscwx.cc/books/13/13123/67188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