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高考失利后成了大明星 > 第一百十一章 朋友

第一百十一章 朋友


  ·音乐圈风大浪高,文学圈也不平静。

  绿色猫头鹰是一本全国性的文学杂志,每周一期,近半年来,销量稳定在30万至40万之间,在圈内同级文学杂志中处于中游。

  上周六,绿色猫头鹰发行了最新一期,主板刊登了该杂志主办的月秋节诗词征集活动入围前五的佳作。

  结果,从周日开始,杂志社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不光如此,一份份读者信犹如雪片般飘来。

  文学杂志的读者都是文化人,很多还是文青,眼中揉不得沙子,嘴巴利索的,直接致电杂志社宣泄自己的怨气,嘴里不利索的,就用文字,向杂志社传达自己的不满。

  这是真正的口诛笔伐。

  有道是,得罪谁都不要得罪文人,更不能得罪文青。

  别的不说,他们喜欢你这本杂志,就算省下饭钱也会买,他们要是不喜欢,送给他们也不会看一眼。

  于是,杂志社沉默了两天,然后对外宣布,负责月秋节诗歌评选的副总编辑,曹阿龙由于在评审中存在重大失误,已被无限期停职,入围月秋节前五的佳作,将会进行重新评定。

  这一切的根源,是一首诗词入围了前十佳作,却没有出现在前五当中,那首诗词赫然便是《水调歌头》。

  一首诗词砸了一个全国性杂志副总编的饭碗。

  文学圈传播消息的速度,要比娱乐圈更快,简直就犹如瘟疫蔓延般。

  一时间,半数以上举办了月秋节诗词征集活动的杂志社陷入人心惶惶,倒不是它们的杂志也出现了绿色猫头鹰一样的状况,而是那个叫东坡隐士的家伙并没有投稿。

  要在正常情况下无所谓,任何赛事都没有非要某个人参赛的道理,可眼下显然不是正常情况。

  经过查询,有八本全国性杂志,四本地方性杂志,最新一期入围佳作中包含了《水调歌头》,其中有五家杂志社的评选是完全交给读者的,读者通过来信与致电的方式投票,一打听得知,得票高居第一的均是《水调歌头》,最小差距也是拉开第二位三倍以上,最极端的,出现了《水调歌头》的票数,超过其余佳作的得票总和。

  这就好似,月秋节将至,大大小小的超市都会设月饼专柜,还是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超市里里外外挂上月饼广告。

  往年来说,过百家月饼供应商,就算几个大品牌,单个占市场份额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三,缺了谁影响都不大。

  可今年不对了,一批黑马垄断之势杀出,顾客十有八九是冲着黑马牌子的月饼来,没有黑马牌子月饼的超市还不急得冒烟?

  这可不是仅仅是影响月饼的销售额,连带着,整个超市的营业额都会大幅下降。

  怎么办?赶紧联供应商,说什么也要让这个黑马品牌的月饼摆上店里的柜台...

  拿到东坡隐士的资料不难,可偏偏资料上留的电话是空号,地址也是一栋烂尾楼,但这并不能让那些没有收到东坡隐士投稿的杂志社轻言放弃,各施各法,开始了一场寻人活动。

  于是乎,东坡隐士这个名字在文学圈名声鹊起。

  ......

  李睁不会想到,他往湖里丢下一块石头,原本只是想激起一片浪花,以昙花一现的美来衬托另一片湖中一朵即将绽放的荷花,然而,现在浪花还没完全激起来,却是让湖面荡起了阵阵波澜。

    9月30日,李睁以词曲人的身份参加了宁兰的单曲发布会,安安分分地只拍手不开口,会后,抢在记者堵路之前全身而退。

  午饭后,李睁离开公司,步行了一公里,在约好的地点和苏婷碰头。

  苏婷左右手拎了四个袋子,是李睁让她上午去百货店采购的,十一要去外公外婆家,以前送礼是父母操心的事儿,现在他主动代劳,一些品牌的东西,南市要么没有,就算有也要比深市贵。

  国内九十年代,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十一你不回去?”李睁接过袋子,随口问道,唱片公司没有固定的节假日,但不代表没有节假日,苏婷是李睁的助理,她的休息时间是跟着李睁的。

  “等到过年再回去。”苏婷把多出的钱给李睁,摇着头,嘴角挂着浅浅的笑纹。

  李睁把钱装进左口袋,又从右口袋掏出一叠钱,塞进苏婷的手里。

  苏婷有些愣然,就听李睁道:“你也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你声带小结做手术借了不少钱,把欠债还了。”

  苏婷下意识地就要推辞,李睁看着她道:“我现在虽然不是什么大歌星,但好歹能算人气新人吧,我的助理却背债度日,这要是让记者知道,还不把我从头到脚黑化,你是嫌最近泼我脏水的人不够多吗?”

  苏婷脑袋摇得如拨浪鼓似的,垂着眼帘,神色纠结道:“那些钱我会慢慢还上,我,我不能要你的钱。”

  李睁淡然一笑,缓声道:“苏婷,人是要有骨气,不受嗟来之食,但朋友的帮助不是嗟来之食,你有没有想过,你有困难的时候朋友伸出援手,你却执意拒绝,这对朋友是一种伤害,到头来,你会没有朋友的。”

  朋友这个词,犹如一道电流穿过苏婷的芳心,她愕然抬头,怔怔地看着李睁。

  我是他的助理,他是我的老板,他却说,我们是朋友,他把我当作朋友?

  “你要只当我是你老板,这些钱就当我为了自己名声借给你,等你有了还我,如果你当我是朋友,就别惦记着还,等哪天你发达了,我落难了,记得拉我一把就行...我一点的票,走了,有事拷我。”

  李睁说着,扬了扬手里的袋子,转身走到路边,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苏婷目送,直到出租车在前方十字路口拐弯不见,这才收回目光,慢慢的,一张张的点着钱,每点一张,鼻子就会酸涩一下。

  一共2千块,苏婷知道,这些钱对李睁来说不算什么,他的一首《短发》就卖了大几万,可对她来说,却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让她将背负了一年多的债务包袱彻底卸下。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睁告诉她,把她当作朋友,一个朋友的帮助是不该拒绝的。

  她将钱收好,再度望向出租车消失的方向,眼中晶莹凝聚,含着一抹笑意,半响后,方才转身离去。

  ......

  来的时候是坐长途汽车,这次回去,李睁坐的是火车,只需要四个多小时。

  傍晚时分,李睁从南市火车站走出来,天还是亮的,打车到家不过六点。

  老两口又见到儿子,李冉又见到大哥,没有久别重逢的感伤,一家人脸上都是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李母张罗了一桌好菜,饭桌上气氛其乐融融。

  “哥,你的新歌是不是卖得很差啊?”李冉本来想等饭后再问的,快吃好的时候,一下子没忍住。

  李母瞪了李冉一眼,扭头对李睁道:“睁睁,没关系,你刚刚起步,慢慢来,千万别灰心。”

  李父也是点头:“对,一步步来,万事开头难。”

  李睁奇道:“你们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唱片销量数据,在圈内不是什么秘密,但任何一家媒体都会守着默认规则,不会擅自对大众公布。

  可现在听父母妹妹的意思,他们笃定自己的新歌销量欠佳,这让李睁有些诧异。

  李冉扁扁嘴:“我现在天天晚饭前都看娱乐频道的新闻,新闻里好多歌手批评你嗓音条件差,唱歌还走音,还有个几个词曲人,说你的新歌虚有其表,华而不实,过于直白,都给了差评。”

  李父接上话:“前天吧,我们在新闻里看到你了,你说的那些专业数据我们不太懂,但意思我们明白,你是在反驳那些批评你的人。”

  李父顿了下,语重心长道:“睁睁,娱乐圈里的事儿我们是外行,但我相信每个行业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排资论辈。”

  “你去唱片公司上班还不到两个月,人家是业内前辈,批评你就让人家去批评,批评的对,你接受教训,批评的不对,你就当没听见,你这样当众反驳,人家会觉得你年少轻狂,公司领导也会对你有看法,这对你事业发展没好处。”

  李母连连点头:“对对,你现在是刚入行的新人,要谦虚谨慎,不能太逞强,妈单位里那几个脾气硬的,都讨不到什么好,评职称加工资都是排在人家后头。”

  李睁听了想要为自己解释一通,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有些事越解释反而越让家人多心,索性就推到公司头上:“爸妈,接受记者采访是公司的安排,当众反驳那些人也是公司领导的指示,此外,我的新歌销量很不错,正因为很不错,才遭来了不少人的抨击,那些人就是得了红眼病。”

  说罢,从墙角拿过一个袋子,从里头翻出一个盒子递给父亲:“爸,这是给你买的手表。”

  李父愣了愣,拆开看到盒子里躺着一块银色的男表,看样子不便宜,就道:“浪费这个钱干什么,我的表戴了十多年,已经带出感情了。”

  “爸,你就别忽悠我了,上次我还听你抱怨,你那块老爷表每天慢两分钟,两天忘了调,害的你上班迟到。”

  李睁笑道:“您啊,别心疼钱,我再透个实底,我这次新歌的收入,比上次卖掉一首歌高多了,儿子的一点孝敬,你好意思不收。”

  李父微微一惊,李睁的一首歌可是卖8.5万,这次收入更高,岂不是六位数起步?

  碍于李冉在,他没有具体问,沉默了一下,点点头。

  李睁又从袋子里掏出一个盒子给母亲:“妈,这是给你买的一套护肤品,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反正十一放假,哪天咱们去逛街,看上什么儿子买单。”

  李母倒是比李父干脆,犹豫了一下,就点头道:“行,跟自己儿子没啥好客气的。”

  眼角捕捉到小丫头巴巴地望着他,李睁故意忽律,把袋子放回墙角,指了指:“还有些东西,是给外公外婆舅舅阿姨的礼物。”

  李冉沉不住气,气呼呼道:“李睁,我的呢?”

  “什么呀?”

  “我的礼物呢?”

  “你不是说了吗?我的新歌卖得很差,哪有钱给你买礼物。”

  “你刚才自己说的,新歌销量不错。”

  “你听错了...”

  逗了小丫头一阵,最后李睁从袋子里翻出一双女士跑步鞋,角马牌最新款。

  李冉喜出望外,当场就还上,把家里的房间都溜达了一遍,蹦蹦跳跳的,兴奋得不行。

  饭后,李睁陪着小丫头到楼下散步,回来后,又陪父母聊了会儿天,不到十点,就洗洗睡了。

  ......

  第二天,一大早。

  饱饱睡了九个小时的李睁揉开睡眼,踩着夹趾拖去卫生间洗漱了一番,出来的时候,就听厅里传来了李父的朗读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李睁呆了呆,快步走过去,只见父母妹妹坐在餐桌边,李母和李冉还在吃,李父已经吃好了,手里捧着一本杂志,在那里摇头晃脑地读着。

  李父虽然在车间干活,却是一个文人,喜欢看报纸杂志,看到精彩处,还喜欢读出来,李睁见怪不怪,一屁股坐下,抓起包子塞嘴里,等父亲读完,这才道:“爸,这首诗词你觉得如何?”

  李冉一抬头,诧异道:“哥,这首诗词你没听过?”

  李睁笑道:“听过啊,刚才爸不是读了一遍。”

  李冉撅撅嘴:“我是说之前。”

  李睁哦了声:“没有。”

  李冉当即道:“你落伍了,这么大名鼎鼎的一首月秋诗都不知道,我们语文老师特意拿到课堂上来讲解,还说,这首诗的水准更在教科书上,王白那首公认的月秋第一诗之上。”

  李睁傻眼:“你们语文老师还真敢说...”

  李冉打断道:“这个观点不是我们语文老师提出的,而是文学报上一个文学界老前辈的点评,很大的一个篇幅,通篇赞扬,称是超越古人后无来者的神来之作。”

  


  https://www.lvscwx.cc/books/14586/14586038/6757602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