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宗明天下 > 第1299章 简化字

第1299章 简化字


  又过了几日举行殿试,薛熙扬当然顺利通过,录为二甲进士,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兼任中书舍人,编纂《大明大典》。

  薛熙扬考取进士倒没有引起太多非议,他这三年找许多出名的大师请教过经义,大师们出于‘教化一个皇帝亲近之人’的目的也都愿意指导他,所以他的经义水平大家都知道,考取也平常,何况会试不仅有经义还有策论,他的策论文章不好才不正常;当然第二点更加重要,此时外戚和勋贵的势力不小,不是历史上打落水狗毫无风险的大明后期,但凡还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可不敢随意开炮。

  但他的差事就太惹人嫉妒了。参与编纂《大明大典》,参与编纂综合典籍,这是多大的荣耀!虽然《大明大典》尚未编纂完毕,但根据流传出来的消息,已经收录了七千多本书籍,而唐宋时期编纂的《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综合类典籍都只不过收录了1000-2000种图书,就算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明大典》,所有的文人都已经能够想见后世之人会以何种语气赞颂这部前无古人的典籍,会以何种语气称赞主持编纂的解缙,参与编纂这部典籍的人又能获得多大的荣耀和官场资历。

  许多人都想参与编纂工作,但挤不进去;可薛熙扬刚刚中进士就能参与编纂工作,可想而知会有人多少人患上红眼病。他们纷纷上折子,提出薛熙扬虽然才学尚好,但毕竟年轻,不适合参与这么重要的事情,皇帝您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我?

  不过这些折子除增加了宫里处置废弃折子的宦官的工作量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作用,薛熙扬照旧在众人嫉妒的目光中参加了《大明大典》的编纂工作。

  这还罢了,人们顶多嫉妒的说几日,过两日就忘了。但薛熙扬参与编纂《大明大典》后没过多少时候,就上了一个再次引起朝野纷纷议论的奏折。

  ……

  ……

  “见过李辅官。”把守乾清门的侍卫纷纷行礼说道。

  “几位侍卫好。”李仁也还礼。虽说这些都是无品级的侍卫,但没准人家偶然被皇帝看中,就飞黄腾达了,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还是对任何人都礼貌些好。

  “李辅官客气了。”几名侍卫又说了一句,随即道:“李辅官,按照规矩,我们得检验您入宫的腰牌,还请您见谅。”

  “你们也是按照规矩办事。”李仁笑着拿出自己的腰牌让他们检验。一名侍卫上前接过腰牌仔细看了看,恭敬的交还给他。李仁又笑着和他们说了几句话,走进乾清门。

  他又走了一小会儿走进乾清宫,向允熥行礼后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和秋辅官郭镇打了声招呼,看向空着的冬辅官解缙的座椅,自言自语了一句:“大绅(解缙字)竟然又没来。”

  “怎么,元夫(李仁字)你有事找解缙说?”郭镇问道。解缙因负责编纂《大明大典》,常年不在宫里办差,所以虽然郭镇同他同事多年也不怎么熟悉;反而李仁担任夏辅官才不到一年,但每日都来宫中办差,而且为人谦和,郭镇反而跟他很熟悉。

  “听闻昨日编纂《大明大典》的诸位编修似乎有些争论,就想问问他到底出了何事。”李仁回答。

  “等你下了值,去他家里问问不就行了。”郭镇不在意的说道。

  “大绅这人的性子,哎,若是出了什么事情肯定不愿同别人说的。我问也是白问。”李仁如此说道。其实他的本意是借着允熥在这里,他问解缙问题引起允熥注意后,解缙肯定不敢说假话也不能不回答,所以应该能够得到正确答案才选择在宫里问的;若是私下里去家里问,他和解缙的交情也不深,多半是得不到答案的。但这也不好与旁人说,所以只能用这个不通的借口搪塞。

  好在郭镇也没有细想,又与他闲聊几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票拟昨晚通政司送来的奏折。当然他也将一部分奏折分给了中书舍人。大明每天的事情太多了,奏折也多,一个人即使票拟也票拟不完,解缙又时常不在,只能交给中书舍人们代为票拟。

  但他翻开头一份奏折,才看了几眼,就惊讶的站了起来,虽然旋即又坐下,但他拿着奏折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又站起来走到允熥身旁,躬身说道:“陛下,这份奏折臣不敢票拟,请陛下亲自过目。”

  “你不敢票拟?谁进的奏折?写了什么内容?”允熥有些好奇的问道。一般情况下,大臣不敢或不能票拟的奏折都已经提前由识字的宦官,王喜或者其他人区分开来,不会落在四辅官手里。

  “陛下,这份奏折是中书舍人薛熙扬所进,内容与《大明大典》有关。他在奏折上请求陛下推动一事:简化文字。”李仁说道。

  简化文字,这事实在是太大了。虽然自古以来文字一直在变化,但除了秦始皇‘书同文’那一次之外,都是民间自发发生的,而且变化也不大,大多数文字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一直到此时的虽有所差别,但都能认出来。

  可薛熙扬在奏折中建议由国家组织全天下的文人,对所有笔画较多的文字进行简化,而且之后在全天下推广。李仁仅凭想象就能知道这是个多大的工程,又会引起多大的反对,就像历史上秦始皇‘书同文’一样遭到反对。而且秦始皇‘书同文’好歹统一了原本东方国家的文字,方便了交流,只在秦代被骂了一代,后世都是赞颂的;但薛熙扬的这个建议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反对之声也会更多。

  李仁仅仅想到这些,脸上都不自觉的现出来苦恼的神情。

  允熥听了李仁的话却没多少反应,只是抬起头来对李仁道:“你将他的奏折读一遍,朕听听他建议推行文字简化的理由。”

  李仁将奏折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薛熙扬在奏折中提出了三点推行文字简化的理由。第一点是现在许多文字太过于复杂,刚刚启蒙的童子学习起来很困难;

  第二点是因为很多文字写起来很困难,所以民间私下里简化的事情也不少,甚至前代许多书画家的书法都用自行简化的文字来书写。与其让民间自行简化,不如朝廷统一进行简化;

  其三就是现在的文字笔画众多,书写起来也很困难,在编纂《大明大典》的过程中许多负责抄写之人都有过抄写错误的情形,这一页纸只能全部废掉,之前写的字都白写了。若是刚写几个字还好说,若是已经写了满满一页太可惜了。

  允熥听完后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问李仁道:“爱卿觉得如何?是赞同简化文字还是反对?”

  “陛下,臣以为,有些文字确实笔画太过繁杂,不要说刚刚启蒙的童子,就是臣也得认真的写才能保证不写错,简化确实有好处。”

  “但臣以为此事还是应当慎重。文字乃是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自从秦代已来都未有过大变化,贸然改变会引起许多人反对。而且现在的文字字型优美,也适合书写,贸然简化恐怕会破坏了字型。所以臣认为应当慎重。”李仁斟酌着说道。

  其实他本人基本上反对简化文字的。虽然现在的文字写起来确实很复杂,但他们这种文人都是写惯了文字的,反正他们不从事抄写的工作,不过是票拟奏折,写写书信,也不在意笔画多些少些。

  而且他们已经对现在的文字习惯了,若是贸然简化他们肯定不习惯,会写错字,他们可不愿意写错字好像自己是个初学者使得。所以反对。

  但是,薛熙扬是什么人,是皇帝的内弟,当今皇后的亲弟弟,他上的奏折,受到允熥指使的可能不小。作为辅官这样的内朝官员,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与皇帝顶着干,所以在不能确定皇帝真实意思之前可不能说确定的话,就这么模棱两可的回答。

  他这个回答自然也在允熥的预料之中。允熥对此也没有进行评价,只是吩咐卢义:“你派人将这份奏折抄写几份,而且派人去请京城除警察分署、上元、江宁二县外所有衙门的掌印官,和都察院的掌道御史前来宫里,朕要与他们议论一下此事。”

  “是,官家。”卢义答应一声接过奏折退下了。允熥又转过头来,和李仁议论了几句昨日他票拟的两个奏折,也让他退下了。

  不多时,衙门就在皇宫门口的几人来到宫里;又过了一会儿,所有人都到了乾清宫。

  允熥命人搬来许多椅子让他们坐下,命小宦官每人给了一份奏折,说道:“此事朕请诸位爱卿议一议,是否应当推行文字简化?”


  https://www.lvscwx.cc/books/15/15392/4200303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