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宫中定策(一)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弘治十七(1504年)正月初三,坤宁宫朱佑樘、张皇后、吴太后正在同朱厚炜及家人商量怎样发展的事。
朱佑樘或许由于从小经历太多的苦难和利益斗争,朱佑樘非常善于察言观色和为人处世,有人会问都是一国之君了,何必要察言观色、为人处世那不是金口玉言一道圣旨就解决了吗?朝堂之下谁不听皇帝的。事实上有明一代的政治,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得听内阁的。
朱祐樘这个皇帝当得不容易。怎么个不容易法?好比炒股,朱高炽、朱瞻基接盘的时候,大盘看涨,不用费力就祖国山河一片红;到了朱祐樘,大盘已从6000多点腰斩,相当于接了个烂摊子。形势比人强,他想稳住大盘,减缓下跌速度,需要付出十倍于上上上一任的努力。
朱佑樘死死护住大盘,取得了“弘治中兴”的政绩。加上他个人修养不错,恭俭有制,勤政爱民,没有常年躲起来修仙练道,也没有长期沉迷于研究龙椅的榫卯结构,而是,带头践行了一夫一妻制,废除了三宫六院。因此赢得后人的极大好感。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明朝中后期皇帝中的一股清流。
朱祐樘知道,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已属不易,更别说坐上皇位。所以,在他短短的36年生命旅程中,倍加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并时时保持感恩和宽容之心。
他爹是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最著名的事迹是专宠他的奶妈万贵妃,说晚上听不到万的打鼾声就睡不安稳。
父子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朱祐樘6岁的时候。那一年,朱见深年过三十。一天,太监张敏为他梳头,他敏感地看到了自己的白头发,哀叹一把年纪了还没儿子,以后这大好江山怎么传下去呢?
张敏伏地叩头,说:“皇上有子。”
然后,一个6岁的毛孩(胎发批地)神奇地出现在朱见深面前。几个月后,这个被赐名朱祐樘的孩子成为了皇太子。
因为有毒妇人万贵妃在,朱祐樘虽生在帝王家,却吃着百家饭长大。他的童年,比癞疙宝隔壁家的超生娃李二蛋还凄惨。
成为太子后,噩运也没放开朱祐樘。
不久,他的母亲纪氏,以及保护过他的张敏都离奇地自杀了。当时,宫中传言四起,罪魁祸首都指向万贵妃,除了她自己不承认而已。连国际友人——来自朝鲜的使节都知道这些事,回国后一五一十八卦给了他们的国王听。
朱祐樘小小年纪,已饱尝宫斗戏的险恶,知道要韬光养晦、低调做人才能健康成长,不会突然早夭。
上(明孝宗)虽冲幼,极知感慕,而深自潜晦,弗自炫露。——《明孝宗实录》
在他18岁那年,万贵妃挂了,几个月后,他爹跟着升天了。属于朱祐樘的时代到来了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将万家满门抄斩。
万贵妃的弟弟万喜也早早写好了遗书,等着上路。 然
而,他们都错判了形势。朱祐樘有一千个杀万家人复仇的理由,但只有一个不杀的理由。杀了,不就变成了自己曾经最憎恶的那种人,变成了另一个万贵妃?
他选择了宽容越是大权在握,越要谨慎权力滥用。越是有能力任性,越不能由着性子来。克制内敛,这一儒家教育所推崇的品性此前已内化为朱祐樘人格的一部分。朱祐樘的人格修养,得益于他较早的、合法的取得了皇太子地位。到了9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上学接受正规教育(出阁讲学),一直到18岁即位,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就皇位继承人而言,越晚接受教育,可塑性越差。朱祐樘的几个后辈,像明穆宗朱载垕、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都是年过二八才上学,又都不肯坚持学习,自身文化素质跟不上,统治才能麻麻哋。
朱祐樘学习的课程从孔孟诸儒的论述,到历代帝王治国的善政良策以及明朝各帝的戒饬垂训等等。凡是有利于太子人格养成和以后执政的内容无所不包。他的宽容、不记仇只报恩等品格,应该在老师讲读孔子的恕道时就埋下了种子。而他即位后的很多做法,比如从善如流、任用贤人等,肯定也从历史课上得到了启示。在一日一日的学习中,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心中也肯定有了对标的明君形象,那个人或许是汉文帝,或许是宋仁宗。
朱祐樘的明君形象在他即位那一年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那一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回国对他们的国王八卦不停,一会儿说朱祐樘不像他爹任人唯私,而是秉持公道;一会儿说朱祐樘很勤勉啊,刮风下雪都照常上朝;一会儿又说朱祐樘节俭得很,举行国宴都不奏乐。
先皇帝(明宪宗)或于用人,间以私意,今皇帝(明孝宗)则铨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临群臣皆以丧服,惟祀天祭用黄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张矣。——《朝鲜实录》。
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道自己有错。很多帝王至死不知道自己有错,现在鬼吹的某某大帝、十全老人都是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
朱祐樘是个例外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弘治十五年(1502)之后,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三年,朱祐樘重新倚重大臣,尤其是将刘大夏和戴珊两位名臣看作自己的左膀右臂,欲实现圣贤帝王的夙愿。
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剖析朱祐樘,他是一个极其爱惜羽毛的人。明朝不像魏晋有清议,通过贵族圈子的互粉评论来肯定/否定一个人的名声。但明朝有言官制度,而且言官往往不惜死谏,用生命来说服皇帝走大道,别抄小路。虽然遇到由着性子来的皇帝,言官就算死一百次也不足以改变皇帝的既定路线,老司机爱往哪开就往哪开。
但是,万一遇到了爱惜羽毛的皇帝,结局就会不一样。朱元璋有不杀言官的祖训,最多打打屁股。
对皇帝而言,爱惜羽毛则不是一个不好的评价。
皇帝拥有无上权力,不爱惜羽毛就毫无畏惧,做事就任性没有下限。古往今来,多少身败名裂的一国之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个皇帝只要不胡来,懂得克制,稍微规矩一点,尊重读书人和臣下,对子民枪口抬高一厘米,总之,只要他达到一个正常人的道德水准,那么,他即使没有大作为,功绩不及秦皇汉武的零头,在历史上也必定能够赢得明君的称号。而且,绝对比建立了大功绩的秦皇汉武们少争议。
克制,任何一个城市中产者都不难做到。因为权财有限,能够调动的资源有限,即便想乱来,客观条件也倒逼着你必须克制。但有权或有钱者不一样,他们面对诱惑,并且清楚只要自己愿意就能让欲望轻易兑现。这时候,他们的克制就全然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力量。
对一国之君而言,更是如此。朱祐樘可以选择逃课,可以选择诛杀万家,可以选择奢靡生活,可以选择不听劝谏,可以选择公然地玩物丧志,可以选择数月数年不理政事,可以选择后宫三千……
但他通通选择了另一面。这意味着他确实爱惜羽毛,克制而不任性。就凭这点正能量的追求,朱祐樘也理应获得高度评价。克制而不折腾,让子民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德政。古今皆然。
孝宗朱佑樘也有缺点,对张皇后一家的容忍简直到了现代“伏地魔”的程度。明朝的皇后皇妃多选自平民或小官家的女儿,外戚通常在政治上无权无势,所以很难出现汉朝那样的外戚专权王莽就是外戚。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外戚能够能成为一大害的,除了弘治一朝,别无分号。明孝宗的两个小舅子张鹤龄和张延龄,贪得无厌,嚣张跋扈,目无法纪,内朝外朝均对他们恨之入骨。宫里的太监何鼎,曾因张鹤龄胆敢试戴孝宗的皇冠,还试图奸污宫女,气愤不过,要拿金瓜打他。而外朝的文官李梦阳,也曾在大街上当街殴打张鹤龄。
这两小舅子竟然坏到让宦官和文官都恨不得打他的地步,其原因全在明孝宗对张家毫无原则的宠幸和无限的纵容。
孝宗给张氏一门的封赏之厚,是明朝其它皇帝拍马也赶不上了。两个小舅子都封了侯爵,老丈人死后追封国公,其余家属门人受封受赏不可胜记。他还大肆赏赐张家房屋,田地,给他丈母娘金夫人造房子的官军就达到八千人之多,给老丈人昌国公的墓地就达到三十顷,远远超过了亲王的标准,其余房屋田地更是多到令人咋舌。
弘治六年四月,赐寿宁侯张鹤龄房店七十六间。
弘治九年八月,赐金夫人宝源店房间六十七间
弘治十六年二月,赐建昌侯张延龄庄田七百五十一顷,并把汝泾二位就藩亲王辞退的田地也给他。
弘治十七年四月,在一起贵戚庄田纠纷案中,明孝宗偏帮小舅子,致使张延龄一次就得地一万六千七百零五顷。
连他给张皇后家建的家庙崇真宫,都要专门拨田地供奉,两次拨地分别是七十顷五十亩和二十四顷。
再加上孝宗给其余皇亲,公主,亲王,勋贵封赏的土地,弘治年间的土地兼并已经极其严重。不仅封赏大片土地,孝宗还特许小舅子的田地增租。
弘治十三年四月,孝宗特命寿宁侯张鹤龄河间府、肃宁等县庄田,每亩五分起科。当时其余皇庄官地不过是三分起科。户部数次上疏反对,说陛下恩有偏私,怕难以服天下人及其它亲王外戚的心,但是孝宗都一一驳回,仍旧特准。
纵容之下,张家有恃无恐,放纵管家,如狼似虎,迫害小民,除皇帝赏赐的土地外,还额外兼并了更大面积的田土。为了征租,竟然打死了人,但是孝宗对其违法乱纪的行为仍旧不管不问。 孝宗弊政当中,有一项是几乎没人知道,历史学界也很少提,但是结果却非常严重的,那就是“京营占役”。
京营包括三大营、十二团营等,是明朝重要的军事力量,但明朝政府却经常用这些军队来进行一些工程建设,包括修造宫殿、城垣、陵墓等,把士兵变成劳力,影响操练。京营占役越严重,官军战斗力就下降得越厉害。
成化年间,京营占役已经成为了一项弊政。孝宗即位之初,在即位诏书上把它列为先朝弊政之一革除,下令山陵修建完毕后,京营官军不许再做其它工役。但是没过多久,他不仅让京营重新投入繁重的工役,加上他迷上了佛道斋醮,大起寺庙,又宠幸外戚,至使京营占役越发严重,除了必要的皇家及公共工程,连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寺庙及皇亲国戚家的一些工程也让京营官军来完成。成化年间京营占役还主要是为了修造公共工程,孝宗变本加厉,更多是为了一己之私。
弘治六年,孝宗拔三大营官军,用来修造他老丈人张峦以及仙游公主的坟墓,另外还修理了玄武门、金水河及浣衣局等地,三大营官军派去的人不够了,又从团营拨。兵部尚书马文升请求停止,还军操练以养锐气,孝宗却仍令官军尽快完成以上工程。
弘治十年三月,又修仓库及万春宫,命令京营一万多士兵前去修造。同年十月,又派京营官军八千人给他丈母娘金夫人修造房子,五千人修神乐观,三千人修城楼,三千人给重庆大长公主造坟,还派了一万多人去采柴薪。
此后,又在张皇后的老家兴济,为张家兴建崇真宫。
弘治十四年,又命官军修理内外城、内府诸门, 社稷坛、午门以及九门城濠。其它还有修建清宁宫,毓秀亭什么就不用说了。
https://www.lvscwx.cc/books/15233/15233068/49163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