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四合院之走出泥潭 > 第186章:新大陆的新一代计算机

第186章:新大陆的新一代计算机


  在围绕着对外特别工业区的需要,进行技工人才培训的时候,许国对于新大陆半导体的关注一点也没有少。

  只不过上次虽然过关,许国名下的企业还是被贸管会给注意到了。

  所以为了更稳当地发展,许国就干脆在大英联合王国建立了新大陆半导体公司的欧洲研究所。

  选择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当前欧洲与华夏贸易来往最密切的地区。

  之所以会这样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完全是因为利益导致的。

  大英联合王国在远东有着香江这样的港口城市,当然要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所以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这边在贸易上面更有优势,当然要更好地利用这种优势来为自己谋求利益。

  按照许国得到的资料,在60年的时候,大英联合王国这边在华夏的对外贸易占比中已经是10%左右了。

  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边建立实验室受到的限制会更少。

  至于在大英联合王国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这真的是太简单了,因为在这个时候那边最有底蕴的大学就是曼彻斯特大学。

  在曼彻斯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并且按照许国收集到的资料,曼彻斯特大学的实验型“晶体管电脑”(Transistor  Computer)于1953年11月启用,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作的晶体管计算机。

  这款晶体管电脑实际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曼大宣称1953年就启用的那个,但那个其实是一个原型机,主要用于验证。

  第二个版本实际上到1955年4月才投入使用,这个版本才是正式版。

  1955年这个版本的计算机总共有200个点接触晶体管和1300个点二极管,功耗比电子管要低得多,其功耗大约为150瓦。

  但是早起的晶体管可靠性十分差,就算是正式版的那个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也才1.5小时左右。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已经足以证明曼彻斯特大学在电子计算机方面的底蕴,所以许国选择大学进行合作肯定优先选择曼大。

  许国是这样考虑的,也是这样去做的,但是这回他没有亲自去曼彻斯特大学谈,而是请香江大学这边出面与那边谈合作。

  当然具体的执行是由许国与香江大学合作的新大陆半导体实验室,具体的目标和条件是许国预先就设定好底线的。

  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完全是因为凭着许国的一知半解的半导体知识,如果仅仅是投钱资助研究没有科学家会讨厌。

  但是要谈具体的合作的时候,还是藏着点好。

  在谈判过程中的细节这里就不细说了,在这里只说一下具体的结果。

  经过好几个星期的谈判,曼彻斯特大学在新大陆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资助下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这一时间比历史上的1964年要早接近四年。

  当然香江大学这边也对应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并且两边的教材互通。

  其实曼彻斯特大学那边最看重的还不是新大陆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资助,相对而言新大陆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底蕴才是促进这次合作的主要因素。

  虽然说新大陆半导体公司目前生产的集成电路全是模拟电路,但是在全世界有限的几个可以生产集成电路的公司里,它的生产量是最大的。

  因此可以说新大陆半导体在生产集成电路这一块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达到很高的良品率。

  考虑到曼彻斯特大学之前制造的好几款晶体管计算机的性能都很不稳定,不能进行长时间运行。

  曼彻斯特大学觉得有必要把集成电路的制造委托给更专业的制造商,所以香江大学这边带着新大陆半导体一起来寻求合作,当真是瞌睡了遇到枕头,两边一拍即合。

  在合作框架谈好了之后,许国聘用了大英联合王国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汤姆·基尔伯恩(Tom  Kilburn)作为新大陆半导体曼彻斯特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

  许国聘用这个人并不是基于他的记忆,完全是根据这个年代公开的信息。

  基尔伯恩毕业于剑桥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二战期间他在威廉姆斯领导下的马尔文电信研究所(TRE)从事雷达研究工作。

  战争结束后没多久,他就被威廉姆斯招募到曼彻斯特大学从事计算机开发工作。

  在那里,基尔伯恩领导了一系列创新曼彻斯特计算机的开发,这些计算机融合了许多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其中甚至包括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Ferranti  Mark  1。

  这样丰富的经验让他成为了许国的第一选择。

  当然许国的选择也是没错的,即使是没有他的干预,在未来基尔伯恩也会获得无数奖项和赞誉。

  比如说他在  1965  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在1971  年获得了  IEEE  计算机协会  W.  Wallace  McDowell  奖,当时获奖的理由是“因为他在设计和构建世界上第一台以及一些最强大的计算机方面取得了成就”;

  在2000  年,基尔伯恩被选为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院士,以表彰他对早期计算机设计的贡献(包括随机访问系统、数字存储和虚拟内存)。

  总的来说基尔伯恩一生中亲历了数座超级计算机的建设,参与了五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计算机的开发,是真正的“计算机历史见证者”。

  在新大陆半导体曼彻斯特实验室建成后,新大陆半导体有限公司下面的半导体实验室实际上就有了四个。

  考虑到现今世界的格局,人员能够相对自由流通的也就香江、斯坦福、曼彻斯特这三个地方的实验室。

  因此许国很是纠结,因为在北都那边的半导体实验室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因为北都大学这边汇聚了华夏的很多精英,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又是国家重点企业,这里面的技术人员也很牛。

  所以他有一点放不下,但是又基本上没有可能把这边的技术人员拉到保安县那边。

  在不能及时沟通、互相交流的情况下,北都半导体实验室的研究就处于相对孤立的情况下,对于融入新大陆半导体公司的实验室体系很不方便。

  当然许国不知道的是,其实华北无线电厂这边下面的一个分厂已经制造出来了104机。

  104计算机是基于仿制无产者联盟那边的M-3小型计算机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的,从58年8月开始试制,到58年9月进入机房安装,59年4月30日清晨调通逻辑,并算出了第一个课题中途也才用了一年左右时间。

  104机投入运行后,解决了水坝应力分析、天气数值预报、大地测量、石油勘探等与国家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复杂计算问题。

  因此104机就被列入了需要保密的行列,所以许国也就没有得到消息。

  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许国最终决定还是需要把在内陆的实验室给搬迁一下,转移到保安县这边的对外特别工业区内。

  本来许国就在这边给半导体实验室留了足够的土地,完全可以建设一个完全自主的半导体实验室。

  唯一的难处就是内地这边的人才流动实在是太难了,因为统筹安排的原因,这边的高端人才基本上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

  内地这边的集成电路生产线要不是有创汇促进办公室的支持,协调单位调剂技术人员过来,要想正式投入运营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许国还是试着找宋锐泽和黄坤他们放了话,说明了香江、斯坦福、曼彻斯特三地半导体实验室联动的优势,和自己这边遇到的实际困难。

  并指出内地这边如果要参与其中的联动,在北都就很不方便,所以自己打算把内地的实验室转移到与香江相邻的对外特别工业区内。

  如果他们愿意配合,今后公司开发集成电路计算机时就可以参与进来,如果不愿意,那么以后就只能够在一些需要长期实验的具体技术细节上进行合作了。

  当然这次仅仅是放话,许国没有把这个形成文字上报上去,因为他觉得自己作为香江商人,还是不要在内地没有市场化的时期过多的参与。

  之所以他这次会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上次他试着找学校谈在光州设立实验室却失败了的经验教训。

  所以自从他上次失败,他就转变了思路,直接把利益摆在他们的面前,由他们自己衡量是否需要。

  如果确实是他们需要的,那么他们自己就知道找上面去请示,远比自己去邀请要好得多。

  果不其然,当利益摆在他们的面前的时侯,虽然这个利益并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但是却足以让他们动心。

  要知道无产者联盟在计算机领域实际上也是追随者,而大英联合王国虽然在整体上不如以前,但是这个时间点在计算机领域实际上属于领跑者之一。

  许国能够查到曼彻斯特大学在计算机领域上面的成果,和大英联合王国贸易额达到了自身当年的10%的华夏怎么可能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所以在许国把风声放出来后,相关的申请就通过非常规途径私下递了上去,没多久上面就给出来了非正式意见,同意两家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到许国在对外特别工业区的半导体实验室。

  到这个时候,许国在内地的很多限制不能说完全消失了,但是也能说被去掉了大半。

  因为毕竟人员只是在内部流动,受到的限制本身就要小一些。

  另外还因为是非正式意见,两家单位的领导都觉得还是有一个明面上的东西来作为遮掩比较好。

  于是北都大学这边干脆扶持光州那边的钟声大学成立了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专业,两家大学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借着这个途径,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这边也与钟声大学达成了合作,成为了这边的教学合作单位,每年都会派人过来指导。

  所以说钟声大学无意间成为了天选之子,两家国内半导体科学方面的顶级单位跑来给自己喂饭。

  这样自动就来了的好处,钟声大学这边怎么会不问一下具体的因由。

  在弄明白原因后,他们当然顺着北都大学的关系,和保安县那边的新大陆半导体实验室搭上了线。

  要知道光州和保安这边的距离很近,就算是过去办事,只要事不多,坐车当天就能够打来回。

  对外特别工业区本身就是这边的重点单位,新大陆半导体在这边又更是重点当中的重点,所以说在双方的友好协商之下,钟声大学拿着与新大陆半导体商量的初步内容找到这边的上面,上面很快就批准了。

  就这样,新大陆半导体的实验室基本上算是整合完毕,保安这边的实验室虽然在内地,但是也就与香江这边隔一个小海湾。

  说是小海湾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内陆这边的海岸到香江这边海岸也就4公里的样子。

  所以许国直接就在海湾下面拉了一条海底电缆,用作电话线。

  原本他听说这个年代是有传真的,但是仔细一打听后才知道这个年代的传真与他印象中的大不一样,采用机械式扫描方式,并大部分使用滚筒式扫描。

  这时传真的应用范围也很窄,主要用于新闻、气象广播等。

  因为这个时候的传真跟他心目中的传真根本是两回事,所以许国只得放弃这个想法。

  不过因为两边的距离很近,就算是不适用传真,真有文字图片等资料需要交换的时候,完全可以派人渡过海湾直接传送。

  如果资料稍微多一点,这样传递资料的速度比起传真其实还要快很多,而且传递的是原件,比起传真件来说效果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把四个半导体实验室之间的协同搞好了后,在许国的授意之下,新大陆半导体实验室在汤姆·基尔伯恩的主导下开始了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为基本构件的计算机研发。


  https://www.lvscwx.cc/books/17666/17666570/741127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