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二章 真正的铁饭碗
“你总问同样的问题不烦吗?”李文军笑。
陶光明:“因为你从来没给过我真正的答案。”
李文军:“我给你的就是真正的答案。我瞎猜的。”
他怎么知道?因为重生前,这一年,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用大幅报道说今年比往年都冷。
陶光明眯眼瞪着他。
李文军淡然自若地嗅了嗅茶饼:“好茶,果然年份够长,陈香明显,还是干仓储存的好茶。看来你是下了点本钱买回来。不错,有好东西还记得我。”
陶光明被李文军夸得不好翻脸,只能深吸了一口气,在脸上堆起假笑,又问:“你又是怎么一口咬定他们的轮胎会没法用。”
“别这么假笑,不适合你。”李文军瞥了他一眼。
陶光明差一点又没憋住要暴走。
李文军烧水,温杯,洗茶,加水,给陶光明倒了一杯,自己慢悠悠一边品,一边说:“那些摩托车生产厂家,为了省钱,肯定用了便宜的轮胎。一分钱一分货,便宜的轮胎耐磨性和防滑性都会差很多。”
陶光明想了想:“也是。”
“好茶,好茶,回味甜香醇。”李文军喝干了杯子里的茶,点头叹息,“路况好的时候还好,遇到下雨结冰的天气,抓力不够,上不了坡还容易打滑,最主要会让刹车距离比我们计算的距离更远。”
陶光明一听,骤然出了一身冷汗:“乖乖,那如果遇见紧急时刻,需要急刹车的时候,岂不是害死人。”
还好今年是个寒冬,买了那些劣质轮胎摩托车的客户摔两跤,总比到时候出事故好。
李文军叹气:“可不是嘛。我们当时为了消化别人的汽车技术,花了多久时间?他们这么短时间就做出我们的摩托车的仿冒品,肯定来不及验证这些参数。本来想抢占市场,挤兑我,结果败坏了名声。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陶光明看着他笑了笑:“我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你像个老头子,而不是个比我还小几个月的年轻人。特别是你给我们下命令和这会儿品茶的时候。”
李文军咧嘴笑:“布置任务的时候,不拿出点威严来,能降住那些老油条吗?再说,我喝茶的时候不摆点谱,像你一样牛饮,层次怎么上去?”
陶光明冷笑:“呵呵,果然不能夸,立刻就现原形。”
-----
今年双抢的时候,李文军给家在附近农村职工们放了几天假,确保夏粮能顺利收完。
今年粮食上半年老天爷给力,七八月又没有怎么下雨,所以夏粮丰收。
交完公粮之后,还剩了不少,算算全部留下来,得吃到过年,所以村民们好多都想拉到县城粮食局看看能不能卖掉一些。
袁家村和王家村的因为李文军提前交代了,所以老老实实把粮食储存了起来。有那种非要把粮食卖了的人,就被劝说去卖给李文军。
大家知道李文军厂子里的职工多,反正卖给谁都是卖,拉去李文军那里比拉去县城还方便。
而且听说县粮食局因为今年夏粮丰收,资金不够,都不再收粮了,等着收秋粮。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听说了,都把交够公粮后多出来的粮食运到李文军这里来。
一时间“文军实业”门口停满了拉着板车来送粮食的村民。
知道的还知道是李文军收食堂的口粮,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文军这里改成粮站了。
李文军吩咐赵林按照市价买下来,然后用塑料袋真空打包装起来堆在新车间二楼的一个空房间里。
老王头负责上称,赵林负责给钱登记。
老王头对这些村民的脾性再了解不过了,而且他也绝对相信李文军。
李文军说要屯粮,下半年肯定是会粮食短缺。
李文军交代他一定要跟送粮来的每一个人讲清楚,他们是自愿卖粮,不能反悔。
所以,老王每接过一个人的粮食就会说一句:“收了可就不能退了,你可想清楚了啊。到时候不要又来闹。”
有些人嫌他烦,嘀咕一句:“自己卖自己家的粮食,你管得着吗?”
村民看李文军之前敞开了收,心里直打鼓、再听老王头这么说,更加觉得不对劲,然后有些人只卖一半,把一半运回去了。
结果“文军实业”短短一个下午收的粮食,就堆满了半层楼。
矿里的职工都觉得李文军肯定是疯了:买这么多粮食,得吃到什么时候?
就连李文勇都看不下去,提醒他:“倒卖粮食是违法的你知道吗?”
李文军回答:“我只买不卖,收了给自己职工吃而已,就不算倒卖也不违法,再说今年年初国家已经出了个文件,可以自由买卖粮食了。你也叫食堂屯一点,不然下半年粮食涨价,食堂的运营成本又会很高。”
李文勇微微皱眉:他也想屯点,可是得有钱才行。
李文军看穿了他的心思说:“嗨,多运几块石头给我就够了。哪用那么发愁。”
然后李文勇叫矿区的食堂也屯了几千斤,跟李文军借了抽真空机和塑料袋包装好,放在仓库里。
李文军算算够厂里职工吃到明年九月份左右,就不收了。
------
其实从那天之后,陶光明只要闲着就一直在等雨。
结果一连几个月,一滴雨都没下。
水坝的工作人员按照李文军吩咐的每天放一点水,保证河里不干就行。
沿岸那些需要靠河水灌溉的人就很惨了,这么低的水位,抽都抽不上来。
他们打电话去农业局说没水灌溉,禾苗都要干死了。
农业局又打电话给水利局要求开闸放水。
水利局也不敢应,问气象局什么时候能下雨。
气象局说:雨季已经过去了。今年可能都不会下雨了。
粮食局一看这情形也紧张起来了,开始上报,申请其他县市,邻近省份支援粮食。
结果湘赣两省都干旱,秋粮都基本上没收成,只能从北方调粮食。
其他村的水稻,因为没有水浇灌基本上是颗粒无收了。
袁家村和王家村改种了玉米和大豆,虽然价值不如水稻,好歹还算是有点收成。
袁磊子他们这会儿才明白李文军当时说的话多有先见之明:这要是当时没听李文军的,冬天和春天只能要去跟人买粮食吃了。倒也不会饿死,就是价格会比往年高一些。
那些贪心把粮食都卖了的人现在就有些恼火了,眼看家里米缸见了底,去粮食局买大米比之前贵了两成。
没办法,因为这是外地支援茶县的粮食,加上运费人工什么的,肯定比自家产的粮食贵了。
李文军这边几百个人天天吃饭,粮食却足够的很。
而且“文军教育”下的托儿所,托管中心,技校的饭菜都按照之前,一点也不涨。
那满满一房间的粮食,让食堂的师傅们和后勤总监太有安全感了。
厂区职工和村民们都感叹李文军的先见之明,真是无人能及。
这样一来,矿区里的职工和周边村里的人就更羡慕“文军实业”的职工了。
不管丰年还是灾年,都管饭。这才是铁饭碗啊。
https://www.lvscwx.cc/books/18816/18816818/46500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