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借住一晚,明早便离开。”
没想到,这个长陵的治理还是挺成功的。
“对了,林鹤,这个新任的县令如何?”
谢纪问道,看那外面的民众,想必应该不错。
许滨脸有点黑了,他怎么不问这个林鹤如何?
这个林鹤整天就知道怎么收拾自己,自己不开心了他便开心了。
“哦,丞相。”林鹤说着看了许滨一眼,微笑地说了句,“还行,这人还行。”
谢纪看着样子,居然会让这个喜欢鸡蛋里面挑石头的林鹤说还行,那应该是不错的了。
“外面那个纳意箱是你捣鼓出来的?不错,确实不错。”
那个举报的箱子不错,跟现代那种意见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确实,值得赞扬。
“丞相,那个纳意箱确实是我想出来的,不过。”
许滨看着谢纪,脸色有点犹豫,然后继续开口:“不过这作用是有的,但是才放在那边没几天,不知道会有什么缺陷。”
“但是从这两天来看,民众是对那个纳意箱感到接受的,但是并没有全面普及开来,别看那人很多,但很多都是凑个热闹。”
“现在这几天那些民众还有时间,过几天便是农忙之时,因此这来提意见的也就变得少起来了。”
许滨说完这句话,然后还颇为担忧的样子,看着谢纪一副沉思的脸色。
再三思考然后说:“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并未改正过来,这点至关重要。外面的那些人,年轻的居多,只是小部分人。大部分人便还是对这种新鲜事物难以接受。”
许滨说完这句话叹了一声,改变政策简单,但是改变思想,何其困难。
一个思想的改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光阴。
要想在短时间内将他们是思想观念扭转过来,确实是何其艰难。
“更何况,这长陵县的这纳意箱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几代?这玩意能不能推行下去,我一人肯定是做不到的。”
许滨说出他的忧虑,要是这没有强大的支持,也就会二代而亡,成为历史。
“既然如此,学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谢纪沉默了一会,便说出他的意思,政策改变容易,思想改变难于上青天。
你几乎不能使得一老顽固改变他的看法,这思想的渗透是根深蒂固的。
老一辈指望不上,那么年轻一辈,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要是将有些观念在年轻人骨子里面渗透进去,对往后的政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丞相,这个世人不会接受的。”
许滨回答道,秦朝的暴虐形象已经深入人生,一想到谢纪要学秦朝,他们不翻了天才怪。
他们便会以为谢纪就是要效仿秦朝,设定严苛律令。
“这个简单,你拿个纸笔过来。”
谁说要将效仿秦朝的意图直接说出口,这么明目张胆的不就是成为别人的攻击对象吗?
王武看谢纪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好像万事都在心中。
好像是要做什么大动作。
不过自己好像听懂了,又好似有点迷雾。
林鹤看谢纪的样子,想必是有策略了。
谢纪令一些人搬来一个大的桌子,然后退下,只留下许滨,林鹤和王武几人。
“现在最关键的一点不是政策,而是思想。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谢纪坐到主位上,让其他人纷纷落座。
“山民,你那个箱子的用途想必有许多人都还不知道,等着最近一些事情忙完之后,到时候趁着空闲之余,挨家挨户去和他们讲究下用途,虽然费时了点,但是这还是有用处的。”
其实这令人去讲明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县令这个职位容易让人信服,现在讲究的便是一个信服。
官员的说法还是很有信服力的。
“林先生,也麻烦你了。”
谢纪对林鹤也是感激,毕竟这里是个县,与长安还是有点不如的。
林鹤点了一下头,他其实是京城也呆腻了,就想看看这个新任的县令如何,要是不合他意,他早就不教了。
虽然他好为人师,但也不是谁都教的。
“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提高识字率。”
识字,这问题,确实至关重要,这个时代,大概识字率也就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大部分的民众不识字,更谈何看得懂政策,要是一个人看着那政策瞎说没准百姓都会信以为真。
这个处处是文盲的时代,确实很多策略推行会不便。
“丞相,这个难。在那些民众那边,识字远远没有干活重要,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识字。”
林鹤一听便说道,要让人识字,这个办法确实难。
“双管齐下,给那些民众每月发一个木板,木板上刻你这个月要做的事情,有什么策略,直接刻上去,一户人家一块。”
“让他们将木板上面的字熟记于心,毕竟也不多,差不多也就百来十个字。令他们每户人家八岁以上,五十以下的人皆要识得上面的字,不分男女,除非是眼盲等那些影响识字的残疾人。”
这样一来,积少成多,现在是一月一百个字以内,等他们熟悉之后便可以加大强度,扫除文盲。
“丞相,这行不通,他们会将那木板当成柴火烧的。”林鹤说道,那刻满字的木头在不识字的民众眼里就是一个可以用来烧火的木头,一点用也没有。
谢纪嘴抽搐了一下,柴火烧,还真有可能。
在那些民众的心里可能一本书还比不上一块柴火,书的用处可能就是还能烧。
他们也许知道书的重要性,但是让他们读书,不仅家里负担不起,而且找不到门路。
现在,他要做的,便是打开那个门路。
“既然这样,派一些人抽查,一户人家随便抽查一个符合条件的人,若是可以认得那些字,便可以得到一石大米的奖励。若是不仅认得而且知道那些字的意思便能得到3石大米。”
要是惩罚的话,想必人心便会不符,要知道一石大米在古代算是很多了。
一石大概等于120斤左右,要是人少的话,足够让他们吃一个月了。
这奖励可是天上掉馅饼。
“丞相,这个办法可以,但问题是,粮食够吗?一户人家就算一石,三千户便需要三千石了,每月都这样,粮食便是一个问题。”
林鹤说道,谢纪是不缺钱,但是也不能这样子乱花啊,可以说,钱是不缺,但是粮食缺啊,粮食是有限的,不能这样子挥霍啊。
“既然如此,将一石粮食换成一百文,这样子的话花费便少了许多。”
谢纪他终于意识到问题了,古代的购买力跟现代的购买力不同。
比如,粮食,古代贵的出奇,而现代两三块便能买到一斤。
要是换成银两,这开支,便不会那么巨大了。
“丞相此法甚好。”林鹤听了之后说道,一个长陵县,十万户左右的人,一个月花费一万两左右,这费用想必应该也是谢纪花的,这钱既然是谢纪出的,那边随便了。
“这县衙不是有很多书生吗?”
谢纪笑得有点奸邪,令许滨的脸一怵,这谢纪的笑容怎么越看越有阴谋,看来那些书生可能便会闲不下来了。
他被这谢纪这弄得往后想必可能也会被忙死,那些书生,既然是朋友,那便陪着他一起受累。
想着心情就好多了。
“那些书生整天无所事事,既然如此,就找事情给他们做。民众那些字不是要学吗,让那些民众找那些书生学去。不过也不能白干活,那一个月也就给他们一两银子,这也算对得起他们的辛劳了。”
果然谢纪说的话没安好心,许滨心里想到。
看起来很轻松,其实不然,教那些文盲识字真是的很难的,而且,那可不是几百个人,而是几万人,那书生也就几十个。
这怎么教,也是个问题?
“对了,京城的铁犁样式也已经传过来了吧。”
“确实,那些民众争着抢着要,不过货太少了,那价格已经抬得很高了。”
“不过,有的不法商人趁机哄抬价格,屡禁不止。”
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上涨。
这价格失衡,便有人从中牟利。
将那价格哄抬的更高。
“制定一个价格,那新式铁犁的价格大概在一百文左右,规定,卖家卖的价格不得高于两百文,不得低于七十文。”
这明显就是想要打价格战,那些商人可能就是趁机在里面牟利。
低买高卖,至于铁犁怎么来的,那还不简单,在京城那边买的,然后以几倍的价格转手卖给那些需要的人,这显然就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
看来他等下得吩咐那些卖铁犁的人,一次性不得购买三把以上的铁犁。
“将这个规定粘贴出去,若是违反了这个规定,以不当牟利将财产充公,并依据法律制裁。”
这个古代还是要进行市场的宏观调控。
尽管这只是在长陵县,其他县可能还做不到,但以点及面,到时候有成效了再铺展开来。
https://www.lvscwx.cc/books/21/21242/6551155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