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司礼监 > 第九百一十三章 财帛动人心

第九百一十三章 财帛动人心


  魏公公认为自己替太祖皇帝整顿一下功臣后代,把这些人腰包中的钱财拿出来放到市面上流通,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前世多说明亡于宗室,各种伪清所造漫天黑料说朱家有百万宗室,每年所耗国库大半,以致百姓生不如死,最终导致明王朝覆没。

  却不知明宗室是从58人开始繁衍,直到明亡,流淌太祖皇帝血液的皇室后人也不过二十余万。

  而这二十余万,却并非都是宗室。

  所谓的宗室,乃是有爵位可袭之太祖后人!

  无法袭爵的就是平民,因而明朝根本不可能有百万宗室祸国。

  这些可是有铁证的,朱家的玉碟谱系在那摆着呢。

  上了谱的才叫宗室,从头到尾翻下来,算上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县主这些空爵,也不过几万人而矣,还是二百多年的总和。

  没上谱的,平民百姓而矣,哪是什么宗室。

  而事实上,伪清从汉人百姓身上吸血,用于对旗人的供养的程度,远甚明宗室百倍。

  那八旗子弟,可是以十万人为基数开始繁衍的!

  明则是58人为始,这量级程度的悬殊,可是惊人的。

  若说明亡有百万宗室,那清亡岂非有上亿旗人了么。

  可见明百万宗室说多么荒谬。

  故而到底是明宗室吸血厉害,还是清旗人吸血厉害,答案显而易见。

  那大清的旗人之外,也有爱新觉罗子孙形成的宗室呢!

  前世之事,公公管不着,眼面前的事,他却是要管的。

  公公对宗室,并无恶感,因为明朝的宗室本身也是极其可悲的群体。

  如那许显纯,母亲正儿八经的公主,配的不过是商人之子。

  许显纯有个当皇帝的表大爷,可他的功名哪来里的?

  自己考!

  还是个最被人瞧不上的武进士。

  最后,这位许指挥被人打死时个个痛骂他是皇亲国戚,可人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却谁也没把人当皇亲国戚。

  就当今天皇爷的亲妹妹、亲女儿都能叫太监当货物卖,谁出价高给谁,其他宗室又算个屁咧。

  也只亲藩过的体面些,可两京十三省有几个亲藩,这亲藩还都是被当猪养呢。

  宗室祸国,肯定是栽赃陷害无疑,翻遍明史,魏公公都找不到一条宗室祸国的记载。

  倒是勋贵们真的太多,无论南都还是北都,那开门迎降的可都是大明皇帝自己封的勋臣之后啊。

  这还是得益于太祖皇帝下狠手清除掉大半开国功臣的原因,这要是再多些,搁现在,权二代、官二代就真的是满布天下了。

  所以,诛杀功臣看着是血腥,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值得人深思。

  老子流血打江山,儿子就当坐江山,这是人之常情。只要人类仍是血亲繁衍,这一条就没人能越过去。

  搁魏公公自个,那还打算给子孙后代多攒些家当,好让他们没本事的话也不至于连五个铜板的姐儿都找不起。

  二叔发达了,不是头件事就把自己的大侄子接进了京城,先封伯再封国公么。

  公公能理解前人努力,后人享福,“封妻荫子”本就是中国几千年所宣扬的奋斗精神,这没什么好说。

  只是这大明朝的勋贵们是一代不如一代,祖先的本事没多少继承下来,敛财的本事却是一个比一个强。

  勋贵们可比宗室狠多了,宗室倒霉就倒霉在他们姓朱,所以太祖皇帝考虑到后人不争气,怕他们坏了国家,给立了多少条条框框,基本杜绝了宗室插手朝政、经济、民政等各种权力的机会。

  这些权力和好处,宗室得不到,勋贵们却能得到——他们可不姓朱!

  捞钱弄权也就罢了,你们祖上怎么也是大明朝的功臣,这国家有你们一份,国破家亡时,不求你们人人铤身而出殉国,可也别争先恐后开门迎闯、迎清兵啊。

  北京那块殉国的勋贵有一些,南都这边却是清一色献城剃发磕头了。

  也正是有了这些在南京城积攒了两百多年财富的大明勋贵们,伪清在顺治年间方能得到源源不断的钱粮。

  还是那句老话,投降者,别指望还能保富贵。

  公公现在做的不过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他不是敲诈勒索,自古战败者就当给胜利者献出他们的财富。

  公公他为何非要把溧阳铁场拿下,表面上看是他缺矿缺原材料,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他老人家打下江南那天起,就惦记着南都城中的巨额财富呢。

  宋四宝屁颠屁颠的拿着他老人家驾贴去收矿,公公他老人家难道真不知道这小子铁定被揍么。

  知道!

  知道为何还要派宋四宝去干这倒霉催的事?

  师出有名呗。

  鬼子还晓得走丢几个兵呢,公公这熟读兵法阅尽无数东京故事的,能不会这手?

  原本,倒是不想斗争一下就这么激烈化,先小打小闹,以溧阳铁场为开端,借着万历这个皇帝的虎皮压一压魏国公徐弘基,然后稍做妥协,把事情先定下来。

  等公公出海有成,皇军威武浩荡之时,再和南京城这帮勋贵签个什么《南京租借条约》之类的东东,从而可以搞活经济,来个总体战什么,以便决战辽东。

  哪知道魏国公也是个二愣子直接掀盘,南都勋臣们给魏公公来了个治安围剿战,公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反围剿了。

  现在反围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公公肯定要来秋后算账。

  打战嘛,肯定有花费,这些都是要报销的。

  价码嘛,也不黑,侯爷二十万两起步,伯爷十五万两起步。

  这价格肯定不比大清跟他们要的多,搁人两侯爷和一伯爷自个来瞧他们值不值这银子,答案肯定是值的。

  谁会说自己不值钱呢。

  各府的家将、家兵们那也是人头,家兵算少些,五十两一个总要吧。

  家将们,那是有身份的,价格肯定要按官职算。

  把总五百两、千总一千两,依次递增,最后算下来,那收入相当的可观。

  要知道,公公手头的俘虏可是多的很,东西两路军加一起近七千人马,死伤不过一千多,余下这五千多官兵如果全部顺利售出,五十万两收入肯定是能确保的。

  ……….

  作者特别说明:前半章写了不太相干的东西,是因为最近在作者群发现老有人拿宗室和八旗比,以突显明朝宗室多么可恶,大清的八旗制度多么好,便就此写几句。

  骨头自认所写为实,如有疑问者,自行了解明宗室爵位、供给、降爵制度。还可以看看明代文人记载的有关宗室结亲方面的事,这些都可以侧面了解明朝宗室真实情况。

  


  https://www.lvscwx.cc/books/24/24558/4547290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