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


  孟春的暖阳透过竹林纱窗,明明斜照在脸上已经发烫,身体却慵懒得一根手指都不想动,仿佛一切都停止了运作,独剩耳边炉火燎烧竹炭的噼啪微声。

  虚室之中有两人闲坐,此时还不曾言语,倒是悉檀诸殿间时有人声传来,迥异于往日的清冷。

  江闻端坐在方丈精舍之中,与老和尚四目相对微微皱眉,禅室中一缕檀香袅然而起,如鲸如鹤,升天入海,渐渐飘散在了清冷透明的山寺空气之中。

  弘辩方丈自顾自地给两人各沏了一杯茶,先前难看的脸色已经恢复了不少,慈眉善目兼具宝相庄严,任谁见了都要敬重上三分。

  “方丈,你这杯茶浸得太久,苦了,江某是决计不会喝的。”

  茶自然无所谓浓淡,有所谓的是品茗之人,江闻无所谓倏忽来去,显然是老和尚有话要说。

  弘辩方丈沉吟不语,佛珠捻动,这下江闻倒有些坐不住了,自己被一记六脉神剑牵动的内伤还没痊愈,可没有功夫陪老和尚在这里参苦禅。

  江闻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老和尚也实在是怕了江闻这张嘴,那天老和尚也藏在韦陀殿中全程目睹,知道他的嘴简直跟开了光一样让人惊惧,愣是把三个心高气傲的武林高手忽悠瘸了。

  而后面,江闻说三天内无事,江湖上就真的平安三天;江闻让弘辩方丈沉住气,悉檀寺就真的一切如常了许久。直到今天不知为何,他终于下定决心请出闭关疗伤的江闻。

  可一时间话不知从何说起,毕竟一切的转变如此生硬,以至于许多人都来不及反应。

  平西王府高手联袂杀上山门,悉檀寺满门老弱无险可守,和尚们苦苦抵挡血流成河,最终被夺去珍藏典籍经书,这是一件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夹杂在江湖传言中,都不会令人有一丝的意外情绪。

  可据那天徘徊在悉檀寺山门的香客亲述,平西王府派出的几十名高手竟是连山门都未曾突破,即便是技惊四座的四大高手,也被几名貌不惊人的老和尚阻挡在了韦驮大殿,最后付出了一伤三败的惨重代价。

  自古传言不可尽信,被加入夸大附会、诸多演绎也在情理之中,大理等地的人心知肚明。像平西王府招揽了那么多的奇人异士,就算是佛祖真身亲临也得被刮下一层金粉,怎么会怕了一座小小的寺庙?

  可当这些人惴惴不安地旁敲侧击过后,却发现即便平西王府中,如今也正流传着四大高手折戟沉沙的说法,更有甚者还言说其中三位高手并非被击败,而是被高深玄妙的佛法所渡化,如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左右规劝都不能让他们离开悉檀寺,剩下的高手也没有脸面回去交差,索性赖在庙里不走了。

  于是乎,不管众人如何难以置信,也只能暂且认为悉檀寺这次,竟然真的从势如累卵中转危为安了……

  “阿弥陀佛,看来江檀越并不嗜茶。”

  弘辩方丈终于开口了。

  江闻脸色一黑,端着这杯比中药还要黑上三分的不明汤汁,不明白老和尚为什么品茶如此奇特,就像老和尚本人一样,给人一种出淤泥而涂抹均匀的奇特感觉。

  江闻本以为,弘辩老和尚会责怪他前几天的信口开河,毕竟拿着胡编乱造的悉檀寺源流哄骗外人,硬是把祝国悉檀寺吹成了大理天龙寺,少林武当听了都要表示自愧不如,这样的作派按佛家说法,死后拔舌地狱雅座一位是没得跑了。

  可老和尚如今不仅什么都没说,还吩咐悉檀寺上下不得妄加议论,竟是默许了江闻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如今悉檀寺如今表现的越出挑,就越能分担丽江木府面临的压力,东晋道安和尚就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心里要想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弘辩方丈狠得下心这么做,显然不是寻常和尚能有的心态。

  沉默又开始蔓延。

  弘辩方丈至今只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江闻却已经能够敏锐地听出弦外之音。嚼苦茶,饮沸水,弘辩方丈所指代的分明就是悉檀寺当前的处境,悄悄问江闻既然“并不嗜茶”,何必滚这趟浑水?

  江闻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总不能瞎说大实话,坦白自己这么干,其实只是为了在山上找点乐子,顺道给平西王添堵吧?

  老和尚身上担子很重,对此江闻也能够理解,自古创业难守成亦难,像悉檀寺这样创建不过数十年的禅寺,又身处信仰驳杂的云贵之地,根本没有墨守成规的空间,最需要的还是弘辩方丈这样不拘一格之人。

  有时候认识一个人,不需要太多言语上的交流。江闻这几天躲在法云阁中疗伤的时候,发现悉檀寺本该是天台宗的支系,法云经藏里却混杂了临济、曹洞、云门诸多南传禅宗的典籍。如此兼容并包,看上去还可能是正传法脉一身多祧,就知道老和尚非寻常人了。

  届至此时,江闻觉得自己还是浅薄了些,弘辩方丈已经将自己视作救命稻草,先前就算打造个悉檀三百僧兵恐怕对方也不会有异议,区区三十六天罡僧根本不在话下。

  三十六天罡僧,这是江闻给那天六名老和尚出道的艺名,就跟出兵二十万号称百万一样,为的就是制造出高手如云的错觉,让别人以为“像他们这么能打的还有三十个”。

  而为了让老和尚们心里好受一些,江闻还特意解释道,三十六天罡僧,指的是出家三十年的六个天罡僧,外人理解出现偏差则是他们自己的事。

  至于那三个听故事魔怔了的高手,到底两门武功与传闻中的“蛇鹤八步”有没有关系,江闻也不得而知,只是凭感觉认为两者之间有所联系,所以故意指了一条凶险之极的道路。

  可江闻毕竟也不是什么恶魔,最后还是大发善心地把故事拐到武当派与张三丰身上去,料想着张真人如此冲和持正,他们的探索总不会出现偏差,而要是他们真能因此领悟出龟派气功、舞空术、残象拳之类的绝技,江闻也绝不会有所妒忌。

  在这件事情里,五名老僧是最为无辜的,他们那天明明只是按照要求入定坐禅,剩余之事一概不知,江闻更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借机说了多少瞎话,而大字辈老和尚们醒来一脸茫然地发现,悉檀寺里不知何时冒出来三个武林高手将自己视若神明,饮食起居也侍奉在侧赶都赶不走,就连上茅房都恨不得一探究竟、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方丈,不用担心寺庙里混进去的那些人,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要想贵寺上下过得宽裕点,如今也少不了他们的奉纳。”

  江闻没头没尾地说起了别的事,被自己忽悠得最厉害的三个人,一个眼高于顶,一个好勇斗狠,一个神神叨叨,本来看着就不是很正常的样子,在悉檀寺里犯病也不关别人的事。

  弘辩方丈听闻之后,神情却立刻肃然了起来,口中低宣佛号,在寺内逐渐嘈杂的人声中,等着江闻继续解释。

  “江檀越,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可江闻笑而不语。

  在这几天里,悉檀寺陷入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平静之中,恍如一池清水微风不起。

  在悉檀寺这头看来,自化解武林人士上门夺经的危机、捏造出武学胜地传闻之后,江闻就叮嘱方丈要表现得一切如常,山门桃花依旧笑纳八方香客。

  这几天的悉檀寺客似云来,先前和尚们饥肠辘辘的场面早就结束了,四方香火络绎不绝,悬空许久的客舍也再次住满,只是里面还混进去了许多面容熟悉的江湖豪客一掷千金,悉檀寺却也都不动声色地笑纳了。

  弘辩方丈如今也有了从容不迫的资本,这是江闻的计谋得逞换来的不破之功,几名长老再怎么心有疑虑,也只能先放在一边,哪怕平西王府麾下的武林人士,也混进去不少在寺中——

  这般等着对方先出招,就是不变应万变的要诀,反正所有人都知道这事还没完,拎着钓竿的渔叟仍旧窥探在水边,就等着鱼儿们放松警惕。

  “方丈,我看今天入寺之人倍于前日,热闹非凡,寺里莫非要办什么法会?”

  江闻不以为意地说着,想给老和尚一颗定心丸。

  “武林中人多方试探不需要担心,他们越是费劲心思打探虚实,对我们就越有利。毕竟他们不可能在悉檀寺里,找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随他们去疑心生暗鬼、草木皆兵好了。”

  根据江闻的观察,入寺的武林人士比例还在增长,其中固然有殊死效忠平西王府之人,但显然也有想求个武学机缘之辈,见一众高手被击败,不以为耻反入寺挂单探求机缘,这才符合江湖中人的风格。

  弘辩方丈仍然有些难以置信,为什么江闻会一口咬定吴三桂不会借此机会发兵相向,愿意让这场戏继续演下去。

  江闻此时的表情,也颇为不怀好意。世人只知道吴三桂携横扫中原不惮前驱之势而来,入主云南后又飞扬跋扈地架空了总督李国翰权柄,随后更以霹雳手段解决土司木家,就都以为他就是个目中无人的骄傲武将,眼里绝对揉不得沙子,敢于反抗的悉檀寺所要面对的雷霆之怒也只在顷刻。

  可在座只有江闻清楚,吴三桂此人野心勃勃不在人下,像悉檀寺这般忽然冒出了些不知深浅的高手,就如同入瓮敌军中显示出了设伏的痕迹,辽东将门出身的吴三桂再怎么说也是当世名将,绝不至于因怒兴兵。

  北边清廷虎视眈眈想要削藩,南边永历伺机反攻云南边境,云贵之地更是国险而民心不附,吴三桂是懂得刚柔并济的人,硬刀子不方便挥舞的时候,就必定会掏软刀子出来。

  这些说到底还是认识眼界的问题。

  江闻眼中的吴三桂,是后世定论的吴三桂。他未卜先知地知道吴三桂此次,是想在这里开藩设府世镇云南,一个盘踞多年、高手如云的悉檀寺在他眼中,自然是极为紧要的政治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其他人眼中的吴三桂,是吴梅村《圆圆曲》里的吴三桂。世人就算不曾见过他的真容,也都知道“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那是个会说出“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的吴三桂。

  很多事情不方便解释,就不如含糊过去,反而能省去许多的变故枝节。弘辩方丈本来也不相信,可这几天里平西王府的由明转暗,让他不由得不佩服江闻的判断之精准。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江闻忽然发觉屏风后面有人呼吸行动的声音,就慢慢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方位。

  弘辩方丈也不多作表示,见江闻面前的浓茶一滴不少,随即拍了拍手,只见一名身材矮小、面容黝黑的老僧从精舍密室中走出,竟然是先前重伤昏迷许久的安仁上人。

  “阿弥陀佛,老僧能侥幸留命多亏江施主相助,只因连日倥偬还未道谢,当真汗颜。”

  安仁上人的说话声较之弘辩方丈更加低沉沙哑,重伤流血的苍白之色缓和了不少,显然药池熏蒸的效果出类拔萃,如今已经没有了性命之忧。

  江闻连忙起身与他见礼,随后若有所思地看着方丈,弘辩法师引着老师弟入座,也终于说出了今日相约的真正目的。

  “江檀越,先前你所需的紫石英、龟板、鹿角、当归等物,老衲已经命人备置完毕,放入了后崖石室之中。师弟为此奔波数日,但知微薄之意难馈厚恩,檀越就不要推辞了。”

  江闻一拍大腿,这个老和尚果然上道,喜滋滋地表示自己没打算拒绝。

  骆霜儿的奇经八脉内伤想要痊愈,就必须借助外力治疗,而安仁上人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江闻对于药池熏蒸的效果也满怀期待。

  可不知为何,明明是在投桃报李,弘辩方丈的神情却比先前还要严肃,与安仁上人对视一眼之后,嘱咐师弟说道:“师弟,江檀越入石室一事就由你安排,我会吩咐悉檀寺僧俗一律不得靠近石鼓峰的。”

  见安仁上人郑重点头的模样,江闻察觉格外诡异,但更加莫名其妙的安排还在后面。

  弘辩方丈纾解疑虑后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先前檀越想要一看究竟的徐弘祖手稿,老僧也会一并转交师弟保管,只要不带出本寺则任由檀越翻看。”

  这个条件无疑更让江闻心动,可这并不能让他无视疑虑重重。

  “方丈,我听你说话的意思,是打算让安仁上人最近和我们住在一起?”

  弘辩方丈微微摇头,率先否认了江闻的猜测。

  “檀越明鉴,我这师弟乃是出家之人,自然要住在僧寮之中,怎么能和香客信士杂居而处呢?”

  随后才款款说道,“……其实老僧是想请檀越二人从精舍搬出来,随安仁师弟到石鼓峰前的山房居住。”

  江闻疑惑不解,弘辩老和尚不是蠢材,没理由觉得安仁上人能够监视自己,就用上这么草率的计策吧?

  “……是平西王出招了?”

  江闻瞬间反应了过来。

  弘辩方丈缓缓颔首,仔仔细细地解释道:“近来投宿本寺的香客日渐繁多,老僧本打定主意让江檀越独居竹林精舍,不被外人打扰——可谁知世事无常,平西王府今日差人前来,如今恐怕连其他香客都要被遣出本寺了……”

  江闻挑眉说道:“吴三桂说了什么?难不成还给方丈下了战书?”

  弘辩法师喟叹一声,捻动佛珠时神情格外专注,须眉中多了几分忧虑。

  “檀越先前不是问说,为何悉檀寺今日游人极多吗?就是因为平西王的这封书信。”

  弘辩方丈从僧袖里取出一张宽阔信笺,上面书极工整地写着,要求悉檀寺诸僧举行大供天祈福法会,求众生菩提增长、祈天地福泰清宁,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当今圣上祈福,届时平西王府也将派人前来上香祈福,且须另辟别院一座以供居住。

  “大清平西王果然气量宏大,竟然能忍着将硬刀子收起,把软刀子掏出来。”

  江闻连声赞叹,对吴三桂此人又高看了一筹,后面的三藩之乱中,难怪只有吴三桂出手能动摇半壁。

  先前动粗不成,这次就用平西王府举办法会的名义前来,不仅掩盖掉了王府高手盘桓悉檀不敢复命的事实,还换来了一个堂而皇之插手鸡足山事务的机遇,顺道试探一下这些和尚的态度。

  这一招二十年的功力,眼下只能智取不能力敌,弘辩方丈选择把江闻和骆霜儿藏到安仁的住所,也是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只是吴三桂这招显然还有后续,不知道他借着这场大供天祈福法会法,又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明白了方丈,我这就与霜妹着手搬离,尽快前往石室药池熏蒸,以求在平西王的人到来之前,能多恢复几分实力。”

  江闻瞥了一眼已经凉透的浓茶,气宇轩昂地起身准备告辞,借着窗户倚着山势看向山门大殿,那里已经在为法事清扫整理,劝开闲人,但外面的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竟是密密麻麻地一波胜过一波。

  这些人明明穿着绫罗绸布,身佩金银玉石,却跟饥馑流民似地哭着喊着,只求品照小和尚能收留他们入寺。

  要知道先前悉檀寺开山门时,他们逡巡犹豫左顾右盼,如今卷入事端时,他们却仿佛变了一个人,好似他们在山门外面多待一会就会暴毙,全然不顾小和尚苦口婆心地解释,悉檀寺已经住满了,再也塞不下别的人了。

  “小师傅,我出五十两,给我柴房就行!”

  “什么?那我出一百两,我住马厩!”

  “一口价五百两,茅厕总该没人吧!”

  江闻忍住前去卖吊票的冲动,小声问道。

  “方丈,这是捣乱的是怎么回事?他们是不知道平西王马上就要派人来,还是嫌活着太麻烦想走灵山捷径?”

  弘辩方丈见状也是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阿弥陀佛,这一切也是因这封书信而起。平西王钧旨大开法会,可他在前线统兵无法前来,故而有人传说本回王府派来祈福的,很可能是平西王妃陈氏……”

  “……嗯?不枉江某行善积德半生,快,细说说这个陈氏!”

  


  https://www.lvscwx.cc/books/24203/24203856/7404099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