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从零开始的工部尚书生活 > 第12章 考秀才难啊

第12章 考秀才难啊


于秀才是平阳村东面的临水村的人,他与村长一家关系甚好,今日他原本是要早早地回乡学中去的,但听岳父说了林青峰的事,又多留了半天。

        林山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带给于秀才的礼,村长与村里家家户户关系都不错,家里也不缺钱,像拜夫子一样带着银子去估计村长是不会收的。

        林山在家里翻找了一番,挑了一只熏鸡,一只熏兔,拿油纸包了起来,又在还没来的及卖的皮子里挑了两块好看的兔皮带上,他在心里估量了一下这个礼,觉得还是轻了。

        林山溜达着去了堂屋,打算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可带的。

        到了堂屋,林山看见堂屋里吃饭的桌上放了一块糖,一捧饴糖,还有一小堆红枣,林雪正在将这几样用油纸包起来,看见林山背着手溜达过来,疑惑地说,“爹?”

        林山点点他面前的糖,“准备带给于秀才的?”

        “嗯,咱家还有些肉,等会也带上就差不多了。”

        林山估计了一下,加上这些糖和红枣确实差不多了,现在糖和红枣都是稀罕物,村里人走亲戚带的也不过就这些。

        林山在屋里找了个篮子,将东西都放进去。肉放在最下面,糖和红枣放在中间,最后拿兽皮一盖,这么一篮子的礼物就备好了。

        林青峰换了一身干净的褂子,将昨天写的字带上,就同林山一起出了门。

        这会大约是早上的八点左右,村里家家户户也都吃过了早饭,林青峰一路上看见不少端着木盆的妇人哥儿。

        有的看见了林山,打招呼道,“林猎户,这是打算去哪啊?”

        “去找村长办点事。”

        那人看见了提着篮子的林青峰,问道,“这就是你家新来的小子?看着就很精神嘛。”

        林青峰来了近一个月,不是在养伤,就是和林山去上山打猎,再不然就是留在家里看书,村里不少人都还没见过林青峰。

        林山闻言哈哈一笑,拍了拍林青峰的肩膀,“是啊,他叫林青峰。小峰,这是你钱阿嫂,她家就住在村北头。”

        林青峰乖巧道,“钱阿嫂。”

        钱阿嫂捧着脸呵呵笑道,“哎呦,这小子说话慢声细语的,一看就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林山笑笑没说话,转而问起她,“你这是要去洗衣服?我见不少人都往河边去了,别再去迟了没位置了。”

        “哎,”钱阿嫂才想起来,赶紧端好手里的木盆,“不和你们聊了,我要赶紧过去了。”

        钱阿嫂端着木盆到了平日里洗衣服的小河边,刚一放下,就有人笑道,“我方才就看见你端着盆出来,怎的比我慢这么多。”

        钱阿嫂横了那人一眼,“我就路上略略站了那么一会,能比你慢多少?”

        一旁有人插嘴道,“我远远地看了一眼,跟你说话的是林猎户吧,还有一个是谁,看着面生啊。”

        钱阿嫂:“是他家新来的那个小子,说是叫林青峰,听名字不像是我们村里的。”

        “田大嫂,你家小花不是和林雪处的好吗?他知不知道那个小子是哪来的?”

        田大嫂向来是不怎么掺和村里这些八卦的,突然被问起,也只是含糊地说,“我也不大清楚,许是林猎户亲戚家的吧,他们不是都姓林吗。”

        额,有点道理,但又好像不太对。

        “可我那天听林雪说,那人是林猎户从山上救的。”

        说话的是王多多,昨天刘乐儿家里出了那事,他就没去找刘乐儿,跟着他阿爹一块来河边洗衣裳了。

        田阿嫂抬眼看了他一下,“救的就不能是亲戚了吗?林猎户本就是山南边那村子里搬来的。”

        她说的这样笃定,倒是让众人都信了几分。

        是啊,如果不是亲戚,谁会对一个别人家的小孩那么好呢,连之前去镇子上都是带着一块去的。

        大家被自己的推测说服了,林猎户家只有个病怏怏的哥儿,找个亲戚家的小孩过来学打猎也是情理之中。

        可王多多还是觉得不像,他那天见过林青峰一次,林青峰在田小花家搬粮食。那脸上挂着汗珠的样子比他见过的所有汉子都要好看,最重要的是,他长的和那个装模作样的林雪一点也不像。

        但王多多不打算说出来,他对自己的未来有详细的规划,至少也要嫁个和村里其他哥儿都不一样的汉子。

        王多多心里其实是看不起村里的汉子的,他们一个个长得歪瓜裂枣,也不知道疼人,就是嫁过去了,也要变成天天伺候人的黄脸哥儿。他可是听说林雪在家里是什么都不做的,至少自己以后的生活要比那个病秧子过的好吧。

        那边林青峰和林山两人到了村长家门口,林山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村长家的大儿媳。

        “昨天公公就同我说你们会过来,快些进来吧,公公和于秀才在屋里聊闲呢。”

        林青峰颔首,“打扰了。”

        于秀才昨天听说有人想要考学,再仔细一问,这人正好是他那日见过的小少年,他本就对林青峰印象不错,觉得他的气质很像是读书人的气质,温文尔雅的,很是稳重。

        他想象了一下若是自己受伤醒来后什么也不记得了,估计也很难能做到林青峰那样的冷静。

        于秀才看着林青峰进到堂屋,并不像村里其他人那般对着他点头哈腰的,而是很不卑不亢地向他拱了拱手,打了声招呼。

        “我听闻你想要考学,可是记起来什么了?”

        林青峰默然,“没有,并没想起什么,只是想给家里减轻些负担。我既然是识字的,若是能考上功名家里也能更有底气些。”

        于秀才听了心里更是赞赏,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

        于秀才自己就是老丈人供上秀才的,他考上功名以后,感念于妻子和老丈人全心全意的支持,一直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岳父一家。因此,他对于知恩图报的林青峰感官甚好。

        反而是官学里一些年龄稍大的秀才,自得了秀才的身份之后就仿佛已经同常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每日睁眼看着家中老父母的幸苦,嘴里说的却是的为国家效力不沾俗事。

        为国效力也不影响你照顾家人。

        “的确,你有了秀才之身,也能更好的回报家人。”于秀才赞同道,既然已肯定了林青峰考学的目标,那下面就要考教一些学识了。

        “你可看了考学的书,学的怎么样了?”

        林青峰将自己昨日写的字拿出来,又拿出那天在镇上买的经文句集注,“我尚还不知从何处看起,只是那天在镇上买了这本书,只略略地看了一些。”

        于秀才先是接过他写的大字,这上面抄了一句“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之正也。”,旁边用稍小一号的字体写了一些他对于这句话的简单理解。

        于秀才大致看了一下,林青峰的解释并无什么不对之处,写出来的字体也苍劲有力,隐隐给人一种锋锐之感。

        于秀才叹道,“你果真不是常人能比的,我在十六岁的年纪,是写不出这样的字的。”

        表面上是夸写的字,实际上是在赞叹林青峰的学识。若他并没有失忆,一定是哪个大家族里捧在手心的小辈吧。

        林青峰接了这个夸奖,略有心虚:你想多了,我十六岁也写不出来。

        于秀才压下这张纸,“你原来的身份暂时找不回来,若要参加科举,就得重新从童生试开始参加。”

        “童生试在每年的二月份,离现在还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年后县衙就会张贴童生试的公告,你到时候去礼房报名即可。”

        “报名时需要填‘亲供’,还需要禀生的证明,你的户籍如今是落在林家,只填他们家的就好。证明的话,你报名前来找我一次,我将证明写给你。”

        其他的参加童生考试的人大多是由夫子提供,证明所言情况属实。

        “县级的童生试需考四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只要文字通顺就可通过进入下一场考试。”

        “第二场初复,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文字低劣者淘汰。第三场再复,考策论一篇,律赋一篇,若是通过便能参加最后一场连复试。”

        “最后一场考经文和诗赋,若是通过便能进入院考。”

        林青峰:…………

        院考?还要考?

        于秀才叹道,“要想考到‘秀才’之身,至少要经过两次七场考试,每场都通过方能取得功名。”

        言下之意是考秀才也很不容易了。

        “第二次的院考在四月份,只考贴经、杂文和策论三场,若是能通过考试,那便是考上了‘秀才’功名。”

        于秀才出言安慰道,“你今年可以去试一试水,哪怕是不过也无妨,明年准备的时间长了一些,便容易通过了。”

        林青峰叹口气,不管是在哪里的考试,都不是容易的啊。

        “于先生,我在林叔家中生活,已是给他添了许多的麻烦,实在不好开口去买那许多的书了,不知能否从您这里借几本回去眷抄一下。”

        “自然可以,”于秀才当年也是这么一点点借了夫子和书铺里的书抄的,“我家里有前几年用的《四书》,一会你随我回去一趟,我拿给你。之后每逢‘五’日,你都可去镇上的乡学找我,拿两本书回来换着抄。”

        说完,于秀才提醒林青峰,“哪怕今年只是打算试试水也不可随意松懈,若是因为懒惰尚未看完书籍便去参加考试,也只是浪费时间,并不能提高自己。”

        林青峰点头,“我省得,多谢于先生。”

        于秀才摆摆手,“你同其他人一样唤我于秀才便是,我并未教你什么,当不得这个‘先生’。”

        说完了最重要的事,于秀才也不再寒暄,直接问道,“你可还有什么事要问的?若是没有,那就随我一同去家里取书吧。”

        林青峰说,“没有什么别的了,于秀才讲的已经很是清楚。”

        两人出了正屋,见到村长同林山在院墙下面对面站着聊天。

        于秀才上前对村长一拱手,“岳父,女婿今天就不再多留了,我带林青峰去家里取几本书便回镇上去了。”

        村长点点头,对林山说道,“你同小峰一起去吧,东西也带给小梅便好。”

        平小梅是村长的女儿,如今嫁到了邻村同于秀才的娘亲住在一起。

        林山提起带来的篮子,“那我就不打扰村长了,过几日若是得了空一定得来我家喝酒。”

        村长点点头,将他们几人送到门口,目送他们往东面的临水村走去。

        从平阳村走到临水村,再拿了书回来,这么一来一回用来将近两个时辰,等回到家中晌午都已经过了。

        林青峰在于秀才家中拿了完整的四册“四书”,还有一叠于秀才给的手稿。

        当时于秀才回了家里,叫妻子给林山和林青峰两人上了杯茶,让他们等等再走。过了有约莫二十分钟左右,于秀才便拿着这几张手稿出来。

        “这是三年来童生试的试题,我还记得的都在这里了,你看完了书可以试着做一做。”

        林青峰懂了,往年真题嘛这不是。

        古代的科举考试内容太过宽泛,哪怕知道是哪几本书里的内容也不一定就能掌握考试范围。而有了往年真题就不一样了,通过往年真题就能多少看出一些出题人的命题倾向,对于他这种只有三个月速成的学生来说,往年真题是不可或缺的。

        本来林青峰心里还有些没底,越是知道科举考试的内容他越是担心,和那些从十多岁就开始启蒙,学了至少五六年时间的‘童生’相比,留给他做准备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但现在有了这份‘往年真题’,说不定还能拼一把。

        于秀才没想到林青峰真的这么猛,打算明年二月就通过考试,他给这份历年的童生试题只是想结个善缘:林青峰看起来就与村里人的气质不大一样,若真的能考过童生试,以后会一起参加乡试也说不定。

        拿到了于秀才给的书,林青峰白日里便在院中读书抄书,晚上睡前默背白天所学的内容,拿出了他当年考建筑工程师时的拼劲努力啃着这四本书。

        林山看着林青峰在家里不是抄书就是背书,吓得连柴都不让他劈了。还是林青峰自己劝说他劈柴是放松心情的,他才将信将疑地放手让林青峰劈。

        就这么每日每夜地背了一个星期,四本书竟是让他背完了。毕竟四书加起来也才五万四千字左右,又都是汉语,背还是背的下来的。

        背完了这四本书,林青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打算让自己歇上一天,适度的休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https://www.lvscwx.cc/books/24632/24632458/264898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