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现代科学实验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第141章 现代科学实验
扬州。
这个时代,所有的能工巧匠,手艺上是绝对靠谱。
可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识字不多。
杨宪在扬州设有一个成人学堂,就是专门请人,教手底下这些匠人识字的。
因为现代试验理论,离不开最基础的文化知识作为依托。
老一辈的或许很难改变了,扬州小学那一批人又还太小。
杨宪只希望,在年轻一辈中,培养出一些真正的科学人才,而不仅仅只是按部就班听他命令操控的机器。
而杨宪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授他们现代的科学实验方法。
玻璃厂。
一袋袋装满沙子的袋子外头都用炭笔写好了编号,从1到7。
每一个编号,都代表着这些沙子来自不同的地区。
杨宪让工人们整理出一块空地上,然后在空地上铺上一张张草席,草席上再铺上雪白的布单。
接着杨宪让工人们将代表各自编号的沙子倒到各自身前的草席上。
最后拿出一个特制的细齿竹耙子。
“大人,这是?”
金师傅眼前神奇的细齿竹耙子,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忍不住开口问道。
只见每个耙子的耙齿上,都绑着一块神秘的、黑乎乎的长条细石头。
他不知道这东西与烧制琉璃有什么关系。
杨宪开口笑道:“知道为什么你们烧制出来的玻璃,都掺杂着各式各样的颜色吗?”
金师傅摇了摇头。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他只知道,不同地区的沙子,烧制出来的琉璃颜色还不相同。
有绿的、有黄的、有红的
他们能够做的只是记下,各自砂石矿,能够烧制出来的颜色。
杨宪开口道:“那是因为这些沙子之中都有杂质,而其中以铁为主。我手中的这个特制细齿竹耙子正是用来除铁的。”
杨宪说着便是做起了示范。
只见他手里拿着特制的细齿竹耙子,开始不停的犁着眼前其中一张草席上的白沙。
金师傅看着杨宪的动作,注意力从他身上,渐渐放在了那个特制的细齿竹耙子上,然后他看到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画面。
金师傅揉了揉眼睛,眼里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走上前,在草席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只见随着杨宪一遍又一遍犁沙,白沙中一些黑色、褐色的粉末不断被特制的细齿竹耙子上绑着的那一块块黑乎乎的细长石头给吸出来。
“大人,这黑乎乎的石头是磁石?”金师傅忍不住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笑着开口道:“既然知道玻璃烧制出来混有杂色的原因是因为以铁为主的杂质,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祛除杂质。用这特制的细齿竹耙子犁沙的过程,就是在给石英砂除铁。”
“老金啊。”
“小人在。”
“接下来,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用我方才的方法,一一将这些沙子做好除铁的工作,然后投入玻璃烧制,并做好记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哪个地方产出的石英砂,最适合做透明玻璃。”杨宪开口道。
需要实验的不仅仅只是这七袋沙子。
接下来,还会有源源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沙子送往扬州。
<div class="contentadv"> 杨宪要做的就是以目前的条件,找出最优解。
扬州,这边所有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而这一天,杨宪收到了一份来自李进的信。
信里内容,除了向杨宪问安之外,着重提到了定远县那个胡氏父女的现状,讲了胡叶儿对杨宪的崇拜,讲了他们取水的苦难。李进在信中求问杨宪,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到这对父女。
“在这件事上,这世上如果真的还有谁能够帮到他们的话,我能够想到的,就只有杨大人。”
“学生李进,敬扣金安。”
杨宪放下手中的信。
认真思考了起来,取水困难,那么用水车就行了。
水车最早出现是在我国三国时期,由魏人发明制造。
后来到了唐宋时代,水车已经发展到,能够利用水力为动力,做出筒车,配合水池和连筒可以使低水高送。
而到了现如今明代,水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只是如今最大的困难是,按照李进信里所描述,取水的地方是在山脚,而耕种的田地却是在山上。
如此高的距离,即便造了水车,取水也很费力。
杨宪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还是得到实地考察过才行。
不过在此之前,起码先得把轨道列车修道凤阳府的定远县。
虽然随着功绩点不断滋养改造杨宪的身子,杨宪发现自己无论视力、听力、记忆力,还是各种反应力,都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不谈各种击技技巧的话,如果只是单纯肉搏的话,他认为如今没人会是他的对手。
前年刚得到改造时,他还认为自己只能一个打五个王月悯,如今他认为自己一个打五个蓝玉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还是那种并不会太费力的那种。
当然这是不谈各种击技技巧,还有不用兵器的前提。在这一点上,久经战阵的蓝玉自然不是杨宪可以比拟的。
可再能打,也终究还是人。
因此杨宪认为自己如今出门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京城。
皇宫,太和殿。
“彻底废除徭役?”朱元璋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要知道徭役,从古至今已经存在数千年,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如今朱标竟然突然说要彻底废除徭役,这又如何不让朱元璋感到震惊。
“是的,父皇,伱没有听错,就是彻底废除徭役。”朱标坚定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讲杨宪和他讲的有关徭役的危害,以及废除徭役后,朝廷需要雇佣工人的解决方法,摊役入亩。
朱元璋是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兴奋。
因为杨宪讲各朝各代寿命不长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来自于徭役。
而现在他们大明如果彻底废除徭役的话,是不是就代表着大明可以千秋万代了?
你可以细数很多洪武大帝的缺点。
可有一点,他是最不缺的。
那就是魄力!
https://www.lvscwx.cc/books/24921/24921437/1016433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