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我穿成了乡下小子 > 第101章 战争结束

第101章 战争结束


若说第一次怀孕,殷淑雪还会有些惊慌,第二次怀孕的时候,殷淑雪已经淡定无比了,吃过好孕丸之后,她甚至连保养都懒得保养。反正自家日常伙食就足够滋养身体了,她又身强体健的,只要不突发奇想搞什么极限运动之类,怎么都不会耽误宝宝生长的。

        更不要说以宁真逸的医术,他怎么都不会让不适合孕妇食用、使用的东西出现在殷淑雪附近。

        那就更加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

        很快,冬日过去,春暖花开。京城传来了虽然在预料之中,但仍然让人兴奋的消息:水关岩茶,在京城受到了众达官贵人的追捧。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刚入冬那会儿,宁真逸依照惯例,派人往京城送年礼。以殷淑雪的名义往镇国公府送一份,这是孝敬父母长辈的,再往东宫给太子妃送一份,这是联络姐妹感情的。皇帝那里自然没有,宁真逸跟皇帝可没有什么联系,随便送礼物给皇帝看起来真的很像阿谀奉承。

        嗯,装年礼的箱子里面,茶叶的数量,是多了那么亿点点。

        太子妃心知肚明,自家那庶妹名下哪里有什么茶园?这年礼肯定是妹夫送的。依照皇家规矩,找人试喝之后,确认无毒害了,太子妃就好奇地泡了一壶水关岩茶。

        第一次喝只觉得神清气爽,而且喝完以后身体特别舒服,好像平日里身上一些小毛病都不见了。第二天太子妃睡醒之后,发现自己的肌肤似乎比昨日更娇嫩了些,而且昨日给自己试毒的小太监,他的小脸蛋怎么直接白了一个色号?

        很快,太子妃意识到了水关岩茶的好处,并且在多喝几天之后,惊讶地发现了更多其它的保健效果。

        这小小的茶叶,竟然比什么阿胶、燕窝的效果都好!?

        想到自己这几日身上沉疴尽消、精神百倍,太子妃将水关岩茶推荐给了太子。太子尝试之后,震惊之余,打包了一半献给了皇帝。他真是个孝顺儿子,有了好东西,第一反应就是让老爹也尝尝。

        皇帝最近对太子非常满意,儿子大过年的跑来送茶叶,也没有多想。走流程让御前的小太监试毒之后,当场就喝了两杯下去。

        两杯茶下肚,皇帝讶异地发现,自己感觉自己身上暖和了起来,连之前一直没知觉的下半身也有了知觉。

        一时间,皇帝看水关岩茶的眼神,跟看仙丹似的。太子走后,皇帝跟没喝过茶似的,喝了一壶又一壶,喝到没味道了,还要再泡第二壶。越喝身上越舒服,等分装茶叶的小包空了第三包的时候,皇帝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皇帝他!自从去年中风之后,脖子以下全都动不了,腰部以下完全没知觉了。今天,只是喝了三包茶叶而已,皇帝竟然站起来了!

        不但站起来了,还能扶着下人的手颤巍巍地在殿内走上一圈!

        御前总管欢喜疯了,顾不上皇帝没发话,当即就让人赶紧去把专门为皇帝治病的御医曾老大人请过来!

        皇帝听到了,愣了一下,也没有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在龙椅上坐下来等御医。

        结果御医还没到,皇帝身上先冒出了异味。

        皇帝很快发现自己的肌肤冒出了黑黢黢气味刺鼻的油脂。这谁能受得了?皇帝毫不犹豫地去汤泉池里痛痛快快把自己清洗干净,洗完澡浑身舒泰地回到了启元宫。

        曾老大人早就等在那里了,给皇帝一把脉,大喜,然后开始描述皇帝如今身体如何如何健康,又尝了皇帝喝剩的那半壶茶水,喝完就开始吹这茶叶的功效,完了还小心翼翼地问皇帝能不能赏赐微臣一点?

        皇帝听完御医的话,龙颜大悦:

        皇帝中风了两年多了,这两年多以来,他就一直躺在龙床上不能动弹。如今靠喝茶喝好了!感觉精神头甚至比没中风前还要好。这是第一喜。

        太子得了这样的好东西,竟然没有藏私,送了一大箱过来。太子果然是个孝顺儿子,有太子在,大昭的江山妥了。即使哪天自己忽然暴毙,太子也定然能做个好皇帝。这是第二喜。

        皇帝表达高兴的方式就是送礼物。而且给宝贝儿子的东西怎么能随便呢?皇帝亲自去库房挑了一大批好东西,派自己平日最重用的太监总管亲自去送。

        皇帝自己呢,在启元宫躺了两年,早就烦得要死了,如今身体能自如活动了,那还不赶紧去御花园转几圈?

        随着皇帝离开启元宫,关于太子献茶、皇帝中风好了等消息以启元宫为中心,迅速向整个京城扩散……

        懿王收到消息,气得差点疯了:他给亲爹下了这么久的毒,眼瞅着皇帝躺在龙床上没力气注意外界,他终于敢暗戳戳对太子动手,该挑唆的人已经挑唆到位、该布置的人手也全都布置好了,就等着预定的日期到了,给太子来个一击毙命,就在这节骨眼,皇帝竟然好了!活蹦乱跳地起来游园了!

        思虑良久,懿王决定,计划照旧,只是要多坑一个兄弟了。

        京城的纷纷扰扰,完全影响不到北境。

        由于去年九月份北蛮跑到大昭北境掠抢,战火席卷了半个青渭州,朝廷紧急派了殷华清为北征大将军,带领五十万兵马前往北境,与当地守军一起抗击北蛮。

        北境和京城相去甚远,消息传到京城已是十月,殷华清带兵急行军了一个月,到达北境,跟北蛮开打的死活,都已经十一月了。两个月的功夫,当地守军都死了大半,青渭州也已经空了大半。北征军几乎是刚刚进入青渭州的地界,就跟北蛮人干了一丈。

        好在殷华清自身本事过硬,身边的军师们也都挺靠谱,也献了不少良策。很快跟北蛮人打了个势均力敌。很快,殷华清对打仗这事越来越熟练,北蛮人就再也没能打赢过殷华清半次。每次都被气势如虹的北征军压着打,打得抱头鼠窜,尽管如此,北蛮却一直没有撤军。

        其实殷华清知道北蛮为什么不撤军。说来说去就那么一个原因:北蛮人缺粮。

        北蛮王派兵攻打大昭,主要目的根本不是侵略,而是抢吃的。他们设想当中,最好的结果自然是北蛮把大昭打下来,从此北蛮人南下占领大昭,奴役大昭百姓,躺在大昭奴隶的头上作威作福。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大昭的武将还是很有本事的,北蛮人抢了就跑,大昭军队未必追得上,可如果正面攻城,那完全是让北蛮士兵白白送死。

        差一些的结果,北蛮人抢到了足够的粮食,但是没打赢大昭人,只好带着粮食回北蛮。那也不错,至少粮食够了,大家都能熬过寒冬。

        更差的结果,粮食没抢够,还被大昭军队撵着跑,灰溜溜地回去。粮食还是不够吃,青壮们也没死几个。这个结果看起来似乎不是最差,但对部族来说,反而更加危险。因为剩下的那么点粮食不但会让妇孺饿死,搞不好连青壮都要挨饿,最后为了活命而杀掉最后的种牛种羊。牛羊是牧民的性命,若为了过冬全都杀了,即使熬过了冬天,也得饿死在春天。

        最差的结果,不但粮食没抢够,还被大昭军队打得屁滚尿流,不但没抢到多少粮食,连带出来的儿郎都死得差不多,只好带着亲兵逃回北蛮。

        不过即使是最差的结果,对北蛮王来说也是个结果。因为大量青壮死在战场上,原本部族中不太够的粮食,足够老弱妇孺吃了。至少老弱妇孺和剩下的青壮能活过这个寒冬。

        由于青渭州守军的顽强反抗,以及朝廷反应迅速、殷华清行军没有拖沓、各方势力捐献军粮和物资,还有殷华清真的有本事等原因,北蛮并没有来得及抢到足够的粮食。事实上,连预计的三成都没有达到。

        没有抢到足够的粮食,青壮又没有死到一定的数量,北蛮王根本没法狠下心退兵。过早退兵,就是整个部族一起饿死。事实上,掠抢大昭百姓充作军粮,也是无可奈何的做法。因为北蛮军离开部族的时候,根本没带多少军粮,若不抢人,只抢粮食,那么点粮食也不够全军吃的。

        军粮不够,北蛮军还有可能哗变,那死的就得是北蛮王。从北蛮王的角度来说,那当然是让大昭人倒霉比较好。

        这场战争打着打着,双方都打出了真火。大昭军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以及为了大昭遇难的军民报仇。然而对北蛮来说,这场战争也是生死攸关,要么抢到足够的粮食,要么消耗足够的人口,否则全族都活不下去。

        双方就在青渭州边境打了整整一个冬天。直到春季到了,北蛮死了八成的士兵,消耗了足够的人口,北蛮王才开始计划退兵。

        殷华清见北蛮王退了,并不打算乘胜追击,而是停手,开始修整军队,准备班师回朝:不是殷华清不想趁机把北蛮整个部族一波打灭,也不是殷华清做不到趁机把北蛮灭国,是他不敢。

        这次的大仗,殷华清想要的军权和威望都已经到手了,这样刚刚好,皇帝肯定还是忌惮镇国公府,但殷华清作为太子的势力,现如今这个军功对太子一党是个助益,皇帝会很满意太子的势力稳固。可一旦殷华清拿到了北蛮的灭国之功,那完蛋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从来不是什么稀奇事,更何况镇国公府原本就功高盖主。

        皇帝哪怕被文武百官指着鼻梁骂死、被史书工笔写成暴虐之君,都得把镇国公府满门全部干掉了。不为了别的,就为了他萧氏的江山稳固。


  https://www.lvscwx.cc/books/29829/29829793/230077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