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德国馆“动力之源”(新书《梦想充电站》求收藏、求推荐!)
沈笑夫和老师同学一起,沿着动感隧道,来到“海港新貌”展区,看到一个湛蓝色的海底世界——伴着水声、泛着气泡,水光倒映四射。
人们好似跃出水面一般,眼前忽然呈现出一幅动人的、指向未来的画卷:灿烂阳光下的汉堡海港,蓝天白云,海鸥翱翔,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建筑群。
在德国馆,沈笑夫参观了的“未来规划室”、“人文花园”、“发明档案室”、“创新工厂”,感到展示的内容处处显示德国在科技方面的前沿位置,众多创新产品从多方面描述人类未来生活。
“未来规划室”的地面和墙上布满巨幅设计图、建筑模型、设计草图和城区规划图,这里展示出德国工程咨询工作者是如何构建未来的城市生活;
“人文花园”是在一个以强烈红光照明的通道里,设计了一个人们在都市内休养、在小花园或者后院烤肉的场景;
“发明档案馆”和“创新工厂”则展示了德国的设计产品,以及“德国制造”的、显示未来发展趋向的新发明,并且使都市生活显得更美好。
沈笑夫特别关注“材料之园”展厅,这里陈列的90个展示柜中,其中60个展柜是由著名的肖特公司提供的光纤和LED技术照明,还展出了肖特公司的“赛兰”微晶玻璃灶具面板、双立人专业刀具等。
解说员说:
“‘赛兰'微晶玻璃灶具面板自1971年以来的销量已超过一亿片,成为广泛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材料之一;
这里还有来自拜耳公司的板材。
拜耳材料科技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公司之一,其2009年度销量达到75亿欧元(持续经营)。
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制造及用于日常生活许多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的发展。”
沈笑夫从展示的内容看到了德国城市居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图画一:被称为“超能社区”——席立尔山的太阳能社区的美好生活。】
从2 009年开始,德国禁止建造没有配备隔热设施或者没有配备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建筑物。
席立尔山的太阳能社区便是一个成功案例:59幢太阳能居民房以及一幢大型商住两用房全年所生产的用于电力及供暖的能量,甚至超过了住户本身的需求。
这不但实现了100%的无污染零排放,还保证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图画二:加强社会沟通。】
斯图加特西区父母一儿童活动中心协会的多代屋。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多重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人们迫切需要一条能够加强社会凝聚力的新途径。
在多代屋中,幼儿园、青少年俱乐部、中老年人的聚会地点以新颖时尚的方式集中到了一起,从而为人们创造了本地区居民自由会面随意交谈的好场所。
在这里,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轻松地交谈,增进彼此了解。
多代屋的固定职员和志愿义工者们还为青年人和老年人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图画三:高瞻远瞩的绿化草案——科隆绿化带。】
一个城市的公共绿化面积往往会对城市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
特别是在成长型地区,对公共休闲绿化区域的预先详细规划以及定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隆的绿化系统便是此类可持续性绿化面积管理的成功范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将围绕城市的半圆形的防御工事改建成一条内环绿化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又在这条市内绿化带的基础上修建了一条外绿化带,同时人们还通过修建放射状的绿化设施在不断地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
目前,实现“绿色区域”这一项目,使科隆的绿化系统继承了史上的绿化草案并将其发扬光大,进行第三条延伸至郊区的绿化带的修建。
【图画四: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大城市发展的转折点。】
早在19世纪,马拉车铁路就已经在这里和长途火车接轨。
如今的亚历山大广场是很现代化的,四通八达,全无障碍,有新式的自行车存放处,行驶着有害物质排放量极低的车辆。
柏林交通运输公司与其合作伙伴未来将使用移动钥匙系统,即一张适用任何交通工具的车票,无论是使用赛格威思维车、出租自行车还是E.car电动车,都可以凭着这张车票直接转乘地铁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图画五:运转中的城市——1900年至2010年柏林的交通网。】
柏林地区在20世纪初期大约有一百八十万居民,现如今大约有三百四十万居民。
人口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空间的迅速膨胀和居住密度的提高,柏林的公共交通最初以纵横交通作为支柱。
人口的增长急需扩建短途公共交通线。
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逐步建成了覆盖面越来越大、越来越细密的公共交通网络。
它借助大量不同的交通工具将德国首都完全地连接在一起。
如今,柏林交通运输公司每年在它的交通线上运送的乘客人数超过九亿,这相当于每天都要运送柏林总人口的70%。
【图画六:绿色革命——城市园艺家。】
在德国城市里,绿意葱葱的小花园会不时出现在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有些年轻人利用市内暂时闲置的空地,将可移动的小花坛放在那里,用来种植日常食用的蔬菜;
或是做起“游击园丁”,在夜间出动,将这些地方改造成花团锦簇的漂亮花园。
如果有人觉得这样的行动太冒险,他也可以成为树木的官方监护人,义务承担起养护自己心爱的一颗树的责任。
他还可以参加像“为地球植树“这样的活动。
该活动由一名12岁的小学生发起,倡议种植一百万棵树来防止全球气候恶化。
【图画七:绿色课堂——学校花园。】
在德国学校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他们对生态循环系统的理解,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因为在这些花园里,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环保与生态的关系,并切身体验两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大自然中的共同劳作能够发挥重要的社交功能,并能营造寓教于乐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大城市里,人们缺少亲近自然的天然渠道,小花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画八:有益于民族融合的跨文化花园。】
共同的园艺劳作能够促进民族互相理解。
在居住德国的流亡人士、移民和德国家庭的倡议下,于1996年诞生了第一个跨文化花园“哥廷根国际园圃协会”。
在花园里,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自然而然的聚到一起,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目前,德国大概有100个跨文化花园,它们都成为了广受认可的有益于民族融合的有效工具,同时也为大家提了很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沈笑夫一行沿着德国馆的蛇形走廊,经过三个悬浮状的长廊展厅,进入德国馆最后一个离地12米、高耸的剧场式大厅——“动力之源”展厅。
这个展厅被称为德国馆的“镇馆之宝”。
在这个锥形展厅里,引人入胜的彩色电子投影图像充溢着空间。
从回廊上可以观望到大厅正中悬挂着的物体——一个直径3米、重量1吨、有互动性传感的金属球。
球面上密布的40万个发光二极管LED,使得球面能显示多种图像、色彩和图形。
在这里,记者与大约600名参观者一起,围在球的周围。
在虚拟展馆解说员“严思”和“燕燕”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互动活动:
当观众齐声叫喊、鼓掌时,声音会影响金属球的电脑程序,原本静止的金属球会开始作环行运动,球表面的图片也亮起来。
众人通过齐心协力的运作和高声唱和,使金属球来回摆动,让球面色彩愈加浓重。
金属球散发出的能量放射到四周栏柱、辐射到四面八方,越转越快,来自德国各个城市的不同图像,迅速在观众眼前闪现。
一个重达一顿的金属球,时而变成一朵蒲公英,时而变成飞火流星,时而变成人类栖息的湛蓝地球。
地球上出现了一粒种子,种子又变成一朵花,新的生命诞生了。
在这种高昂热烈气氛中,沈笑夫感到整个大厅被一种气氛渲染、被一种气势感染、被一种精神印染,大家忘却了排队的疲劳,忘却了付出的艰辛,忘却了个体的存在而投身到了人流之中,投身到了集体之中,投身到了世界之中!
人们深深感悟到“团结就是力量”、“努力就有成果”和“众志成城”等词汇的力量!
这正是“动力之源”展示所要达到的效果。
解说员介绍说:
“这是一个高科技的项目,综合运用了机械、电力、电脑等多种技术。
硕大的金属球代表和谐城市,代表人类的未来。城市需要动力,未来需要人类自己推动。
只有人们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和谐,才能赢得未来。”
https://www.lvsewx.com/books/32/32365/5182105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