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106 争论

106 争论


  写什么好呢?

  池非思考着这个问题。

  首先,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不能写,因为没有人会相信。

  谁会相信几百年后,人族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深海潜行,可以在陆地上坐着铁箱子快速移动?

  没有人会相信的,别人只会当你是异想天开的傻子。

  第二,违反社会常识的东西不能写,因为有违这个时代的伦理道德。

  正如灰姑娘的故事一样,他为什么要改得面目全非才能跟别人讲?

  就是因为灰姑娘本来就是西方童话故事,里面的背景和风俗都跟这个社会的伦理不一样。

  一个好人家的姑娘,不仅抛头露脸,而且还跟一个陌生男人跳舞亲吻。这跟风尘女子有什么区别?

  这种行为在西方社会或许还能被接受,但在这个中式传统社会里是绝对会被人唾弃的,写出来也会被人骂。

  第三,有关政治,尤其是涉及到朝廷和皇权的东西不能写。

  池非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民众的言论权开放到什么程度,但小心点总没错。

  君不见明清两朝,文字狱是最夸张的,被牵连者以百万计。那可真是会要人命的。

  第四,诲Yin诲色的东西不能写。

  虽然带色的话本很受欢迎,但写这类作品的作者通常没什么好名声。

  读者也是偷偷地看,不敢让别人知道。

  写得太过份的话,还有可能会被禁。

  池非在张泉水他们那边借完所有话本,并全部快速看了一遍后,总结了这个时代流行话本的几个种类。

  一是武侠犯禁类,二是才子佳人族,三是灵异鬼怪类,四是世情警醒类。

  其中武侠和才子佳人是最受当下读者欢迎的。

  池非想了很久,终于决定把一个在他那个世界里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写成小说。

  这个故事就是梁祝。

  梁祝是民间通过口耳相传的经典爱情故事,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历史上最早关于梁祝的记录,始于唐初,据《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其后各个朝代也分别有关于梁祝的各种记载。

  梁祝的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是很多版本的,有封丘版、汝南版、上虞版、杭州版、宜兴版、微山版、诸城版。

  每个版本都不太一样,但其中山东诸城版是流传最广,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版本。

  故事的内容是:在诸城北部的相州镇梁山屯村内,有一户人家姓梁,这就是梁山伯的家。

  梁家早年富裕,山伯的父亲也曾办过塾堂,不幸积劳成疾,三十几岁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为命,日子逐渐败落下来。

  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自幼体弱多病,家中生活仅靠母亲雇短工经营几亩薄地为生。

  待山伯长到十六岁时,母亲怕误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俭用,攒些积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里远的小梁山的塾堂里读书。

  因塾师曾是梁山伯父亲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处处受到师傅的关照,学绩甚好。

  故事女主角祝英台出生于诸城石桥子镇西的祝家楼村,父亲是该村员外,人称祝员外。

  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楼村的四角上,四楼对应,祝员外即家居东北楼。

  当时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红儿。

  因祝员外膝下无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请求,于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装去小梁山求学。

  就是在这里,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

  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要送一送祝贤弟。

  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

  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并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傅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

  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

  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

  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

  因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

  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

  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祝英台回家以后,方知父亲已为自己许下婚事,又得知山伯曾来提亲被父亲拒绝,便终日以泪洗面。

  没过几天,英台得知山伯已殉情而死,葬于里丈河北岸,更是悲痛欲绝。

  之后三日不食,并在嫁妆一事上百般纠缠,以拖延婚期。

  祝英台出嫁那天,风和日丽,花轿刚到冢西的古道上,突然狂风四起,英台即要求落轿,前去祭拜梁兄亡灵,到得墓前,英台眼望梁兄石碑,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历数梁兄情意后,撞碑而死,家人遂将英台合葬于此。

  后来有人看到两只蝴蝶忽然从墓中飞出,后翩翩飞走。

  整个梁祝故事大概就是这样。

  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个观点池非是很认同的。

  既然梁祝这个故事本身是一个悲剧,那就应该让它保留原来的面貌。

  所以池非并不打算篡改其中的内容,更不会修改结局,而是要进行深度加工,将故事的悲剧色彩发挥到极致。

  要怎样才能将梁祝的悲剧色彩发挥到极致呢?

  很简单,只要将美好的地方不断放大就可以了。

  梁祝最美好的部分,就是两人在小梁山上同室而居一起生活,一直读书的快乐时光,以及后来两人下山时的十八里相送这一段。

  池非要做的,就是将这最美好的部分,尤其是一起读书生活的情景尽可能地描写细致。

  只要这两部分描写得够好够细致,当悲剧来临时,读者才会为之动容。

  一样东西越美丽越纯洁,当它毁灭时就越让人心痛。

  ……………………

  整理好思路后,池非就开始写故事大纲,其中两人一起生活的部分更是其中的重点。

  这部分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版的青春校园故事。

  首先人设方面,梁山伯应该是一个认真勤奋的好小子,为人也很老实憨厚,否则就不会同居三年都没发现室友是个女生了。

  而祝英台呢,从她敢一个人女扮男装去全是男生的私塾读书,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既大胆又有主见的女生。

  但英台毕竟是女孩子,刚来到一个全是男生的地方,而且还要跟一个陌生男子同居一室,心里难免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还好梁山伯是个热心肠的好学生,他以为这位新室友是因为第一次在外求学才觉得紧张,所以将心比心之下,对她很是照顾。

  开口闭口都是“祝贤弟,我们去吃饭吧。”

  “祝贤弟,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不用客气的。”

  “祝贤弟,你的字写得真秀气,有点像女孩子似的。啊,你不要误会,我不是真的说你像女孩子,只是字有点像而已,你不要生气。”

  “祝贤弟,你不要害怕,那只是只虫子而已,我已经把它赶跑了。”

  “祝贤弟,你不换衣服就睡觉吗?”

  “祝贤弟,你不擦身子吗?要我帮你打水吗?我怕你提不起来。”

  “祝贤弟,你怎么每次都吃这么少?你这么瘦,应该多吃点才对。”

  英台在这呆瓜一声一声的“祝贤弟”叫唤下,终于不再感到紧张和不安,开始慢慢适应了私塾的生活。

  就连她自己也没发现,其实她越来越习惯这呆瓜出现在自己身边。有他在的时候,她会很自然地觉得安心。

  有一天晚上她偷偷去屋外解手的时候,忽然看到院子里有很多萤火虫在飞来飞去,很是漂亮。

  这让英台很兴奋,想都没想就赶紧跑回屋里把快要睡着的山伯拉起来去看萤火虫。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萤火虫。

  山伯无奈,只好一边睡眼惺忪地搓着眼睛一边陪她看。

  这光看还不够,英台忽然突发奇想,想把萤火虫捉一些回去放到屋里养。这样就可以一边睡觉一边看萤火虫在屋里到处飞了。

  于是她立刻叫山伯帮她捉萤火虫,山伯平时被她使唤惯了,只好陪她一起捉。

  两人因为捉萤火虫捉到很晚,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忍不住一起打瞌睡,让先生给看到了。

  先生很生气,叫两人到门口去罚站。

  “看你以后还捉不捉萤火虫。”山伯瞪了她一眼。

  “是我错了,不要生气嘛,好不好?”英台摇着他的袖子道歉。

  “好啦好啦,我不生气就是了,你快住手。”山伯被她这仿佛小女生一样的动作搞得有点尴尬,但也并不讨厌。

  两人就这样天天生活在一起,耳鬓厮磨,感情越来越好。

  不过他们也有闹别扭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同学的母亲来探望自己的儿子,跟她一起来的还有那同学的妹妹,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

  那位母亲来到私塾门口,不方便直接进去,于是就想请别人去叫她儿子出来。

  刚好山伯和英台经过,一下就被那位母亲叫住了。

  在听完那位同学母亲的请求后,热心肠的山伯立刻答应去叫人。

  人叫出来后,那位母亲十分热情地向山伯道谢,其中英台敏感地发现,那个女孩子不时偷看山伯,这让英台心里面很不舒服。

  回到院子后,英台故意装作不经意地问他,觉得刚刚那个女孩子怎么样。

  山伯并没有想太多,随口就答了一句“挺漂亮的”。

  这话让英台十分生气,冷着脸回到房间。

  山伯完全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生气,只能一头雾水地站在那里。

  接下来几天,英台理他都不理,完全当他透明一样。

  山伯多次示好,英台还是不理他。

  被一次次的冷落,一向好脾气的山伯也终于生气了,也板着一张脸不理她。

  英台看到他板着脸,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山伯看到她哭,顿时谎了手脚,赶紧向她赔礼道歉。

  心里面原本就充满委屈的英台更是哭得厉害。

  山伯看到自己越劝英台反而哭得越厉害,更是不知怎么办好,只能一边不停地道歉一边手忙脚乱地帮她擦眼泪。

  原本哭得稀里哗啦的英台看到他这副笨拙的样子,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看到她笑了,山伯不禁松了口气,继续像哄孩子一样哄她,叫她不要哭,不要哭。

  英台这才破涕为笑,一场别扭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事后山伯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英台会突然生气不理他,又为什么会突然哭个不停,越想越糊涂。

  还有一次,英台不小心感染风寒病了。

  山伯很担心,每天一下课就回来看她,还帮她打饭和做笔记。

  只是当山伯提出要帮她洗衣服的时候,英台却怎么也不肯答应,还把脸埋在枕头上不让他看。

  类似的点点滴滴,在他们一起生活的三年当中,还有不少。

  池非每想到一些有趣的情节,就会立刻加到大纲里去。

  力求将少男少女间那种至真至纯,几乎没有任何杂质的感情写得唯美细致。

  很快,三年将至,分离在即,两人将结束学业下山了。

  两人边走边聊,一路西行,一直送到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这里,也是整个故事的另一高潮。

  需要着重刻画的是两人欲说还休的依依不舍和难过。

  此时,山伯虽然并未察觉到英台的真实身份,但他对英台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同窗好友关系,还掺杂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说不清楚的复杂情愫,否则就不会出现十八相送的情景了。

  而英台方面,早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对山伯芳心暗许,情根深种,只是一直没有说出口而已。

  山伯固然舍不得英台,英台又何尝舍得这个跟自己住了三年却什么也察觉不到的呆瓜。

  眼看前方路就要走完,两人很可能就此天各一方永不相见。

  英台终于克制不住心中激荡的感情,以尽可能平静的声音说:“山伯兄,我有一妹妹,家中排行第九,长得跟我十分相似。我欲有意为你们作媒,将她许配于你,不知山伯兄愿意否?”

  说完,她心跳如鼓,脸上发烫,低下头等他回答。

  她这样做,无疑在向他表白。只不过这呆瓜并不知道而已。

  仿佛过了许久,她终于听到这呆瓜的声音,“你那妹妹真的跟你长得很像?”

  “是的,简直一模一样。”英台好不容易才把话说出来。心中又酸又甜。

  “好,我回去以后就叫母亲派人上门提亲。请祝贤弟等我。”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直到英台走至完全看不见人影了,山伯这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去。

  接下来,就是悲剧部分。

  池非觉得大纲写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悲剧部分可以增改的地方不多,只要适当渲染一下气氛就可以了。

  写完大纲后,池非这才发现已经很晚了。

  他来到这世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熬夜。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的精神仍然很亢奋。他有一种想尽快把大纲内容写出来的冲动。


  https://www.lvscwx.cc/books/34/34725/4842300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