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我是大哥大]不良们的白月光 > 第3章 一个长长的影评(建议观看)

第3章 一个长长的影评(建议观看)


5000字评《少年的你》——论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建议观看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昨天熬夜追完了《少年的你》,有很深的感悟。校园霸凌算是在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事。所以作者把这篇感悟穿□□写的文中,为的是让更多的,我的读者能够看到。无论有没有看过《少年的你》,我都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能够引发思考。

        这部影片讲述了看似风平浪静的校园背后隐匿着的阴暗校园霸凌事件,以不堪受辱自杀的胡小蝶,害怕报复的曾好,被凌虐的陈念和死去的魏莱为一条长线,用此连接成的校园的暴力似乎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圈,而欺凌事件就在这些循环往复间生生不息。

        “你小时候欺负过人那你总被人欺负吧“令我陷入沉思。生活中,我们或许没有扮演过霸凌者和被欺凌者,但应该都有过旁观的经历吧。那时候,我们心中是怎样想的呢?我无从得知。但我想,应该有很多都是怀揣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吧。

        还记得那时看过的《悲伤逆流成河》。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生物的本能叫趋利避害,人们看见糟糕的东西都想要躲远,只有看见美好的东西才想要靠近。

        在看到影片开头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楼的那一段,或许我们会疑惑,会不理解,会不懂:不就是被霸凌了吗?心理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啊。因为我们没经历过。

        成长在光明里的人

        即使面对黑暗也会想到光明

        而生长在黑暗里的人

        即使有一天来到光明

        也会永远记得黑暗里的痛。

        有句话说得很好:若是打个比喻,那么学校就像一座奇异的植物园,里面的每个少年都是一株植物。他们有的像葛藤和松木争夺阳光雨水,你死我活;有的像石蕊松萝互利共赢

        但是,如果有些人连学校都走不出去,那以后又如何接受社会的洗礼就像未被家庭教育好的魏莱、渴望走出去的陈念、不再相信学习的小北和懦弱胆小的曾好等人,他们不过是一群青春年少的孩子,但他们都走不出这一方小小的校园,最终全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霸凌者是魏莱,死的是胡小蝶,悲剧的是陈念?我认为,这与他们的性格、遭遇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脱不了干系。

        先来说说跳楼的胡小蝶: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局?为什么魏莱等人没有挑别人,单单挑中了她呢?看电影时,我这么想着。

        后来,思考良久,觉得是这样的原因:第一,从魏莱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是复读生,并且成绩平平。这往往是老师们不太重视,且存在感不强的一类学生。

        第二,胡小蝶本就性格软弱,对于同学的欺凌默不作声。这种沉默并不能使施暴者停止,反而是对于霸凌行为的默许,使魏莱等人的气焰更加嚣张。当第一次霸凌出现在自己身上时,她没有向老师、家人寻求帮助,而是找了陈念帮忙,奈何陈念也是软弱的。让我们试想一下:假如胡小蝶一开始就敢于抗争,是不是就能够避免不幸的结果呢?

        而第三个原因,在我看来是最主要的:那便是胡小蝶的家庭原因。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软弱,孩子软弱;父母暴力,孩子暴力。在胡小蝶出事后,她的父母家人虽然没有正面出场,但是导演借助其他人的口,讲述她从魏莱和陈念的对话中,可以侧面推测出胡小蝶的父母平时缺乏对女儿的关心,缺少沟通。在女儿自杀之后,才跑到学校闹一闹,讹了学校一大笔钱。所以胡小蝶的家庭正是促成了她懦弱性格的导火索。因此,成绩、性格加上拿钱就能了事的家人,这三个原因足够成为胡小蝶被欺负的理由了。

        有一个细节:在跳楼之前,胡就和刘念一起去搬了一箱酸奶,当时的她非常沉默,一路上一言不发,但是却拿出了一瓶酸奶,并且喝完之后还把瓶子给放在了箱子的中间。根据细节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胡小蝶早已把吸管给咬到变形。只有真正受过委屈的人才明白,当自己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够通过一些小事和细节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当一个人对食物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是充满厌恶的情绪时,往往他的心理疾病已经非常严重了。

        再来说说故事的主角——陈念。在胡小蝶自杀后,霸凌者就将茅头对准了她。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陈念这个人:她性格内敛,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一心埋头苦学,希望借助高考的机会离开小城。然而,她因为对受不了校园欺凌跳楼而亡的同学胡小蝶表达了一点同情,就成了魏莱为首的欺凌者的眼中钉。至于缘故:首先,陈念是一个内向的人。

        有人会问,内向的人就该被欺负吗?内向的人有错吗?内向的人没错,但错在霸凌者身上,她们就是会选择软柿子捏。其次,从陈念与警官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陈念认为,在这所学校中,不需要有朋友。因此,形单影只的她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其他同学都选择冷眼旁观,而不是施以援手。

        而原生家庭依然是促成结局的重要原因。对于陈家来说,陈念与母亲所扮演的家庭角色是颠倒的:女儿成为母亲,母亲成为女儿。故事中,陈念的父亲从未出场,至于原因,可能有很多猜测。唯一出场的陈念母亲创业失败后,倒卖三无面膜。自己被人骗,不甘心投进去的钱,于是又骗其他人。为了躲债,搬到别的地方住,以“你一个小孩子在家里,别人又不会把你怎么样”的理由只留处在准备冲刺高考重要阶段的陈念一个人在家里。与陈念的对话永远是陈念问她有没有吃饭,睡不睡得好。在我看来,这个就是做母亲的严重失职。她从不关心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一个人上学回家是否安全,也不知道陈念遭遇的几次欺凌就发生在回家的路上。做母亲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女儿的安危,也没有为女儿考虑过,反而告诉陈念,只要考上了北京,离开了这个小城市,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样的母亲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她不仅不关心孩子的身体成长,更没有给予女儿精神上的关怀。

        除此之外,她因为躲债跑路,照片被人贴满了墙壁,令女儿在学校中抬不起头。而此时,她的原生家庭非但没有做她坚强的后盾,反而还加深了她的负担,让她陷于更艰难的处境。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准备高考这段期间,母亲总共和她通过两次电话。明明刚刚被同学堵在路上,受过欺凌,但是她却什么都没说。在电话这头无声地哭,但是母亲在那头竟然毫无察觉,而且陈念还要反过来安慰母亲,给母亲打气,让她加油。

        有句话说的好:懂事是对于一个女孩最残忍的评价。太懂事的女孩总是让人心疼。哪怕只是跟母亲说一说自己的委屈,也好过自己独自一个人去承受,可是她却只字未提。

        一念之间,两种人生。陈念本是女儿,但是在她跟母亲的相处模式中,反而变成了母亲;母亲变成了女儿,反过来被照顾,造成角色混乱。母亲太过懦弱,只知道一味地让女儿忍忍,只注重成绩,对女儿并没有真正的爱和关心。忽视了陈念的心理健康,最终酿成这个家庭的悲剧。

        那么,陈念的悲剧,能够避免吗?

        或许能,或许不能,但是她应该做更多的尝试。当她得知魏莱也要报名北大的时候,她的世界崩塌了。考北大就是要逃离魏莱,逃离这里,可是魏莱却跟着她,于是她愤怒,将对方推下去。

        这是对霸凌者的一种极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在被霸凌者欺负的无法忍受时,很多被欺凌者会选择报复,这种报复是失控的。

        在观众看来,或许很解气,霸凌者似乎都该死。但是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失控的报复,要承担的责任,无法想象。

        就像陈念,即便考了632分,但她的北大梦破碎了,还要在监狱服刑4年。自己的人生毁掉了,另一个人的人生也结束了。

        这样的结局,不是陈念该有的最好的结局。

        最后,让我们谈谈施暴者——魏莱。长得漂亮,成绩优异的她本应该生长在阳光中。究竟是什么让她变成了内心阴暗、睚眦必报的施暴者呢?我想,这仍然是原生家庭所导致的。父亲的冷暴力,以及母亲不分是非偏袒孩子,最终造成魏莱心理的扭曲。

        胡小蝶因为忍受不了她的欺凌,跳楼自杀。可是面对胡小蝶的自杀,魏莱竟然轻描淡写,毫无歉疚,轻描淡写地说“胡小蝶死了不好么?她家里人闹一闹就能拿到个几十万,胡小蝶就算活着,以后工作多少年才能给家里挣这么多钱?”

        她丝毫没有因为胡小蝶的死觉得愧疚,又转而把欺凌的对象指向了陈念。在被警官叫到审讯室审讯的时候,她还装出一脸人畜无害。直到警官提到她母亲,她才瞬间失色。

        当警官到她家里去了解情况时,看到了一个精英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是怎样的利己主义者,也看到了她母亲虚伪的嘴脸。面对自己的女儿欺凌别人,她母亲竟然这样说:

        “那个自杀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学和她开几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楼自杀了。父母是坏人,孩子的家教不好,自然也不是好人。“

        一句话,一瞬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完全奉行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奉行金钱至上的观点,根本不把别人的命放在眼里。听完母亲的话,原本还有一点担心害怕的魏莱,瞬间得意起来。她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母亲都会为她兜底,于是变得更嚣张,对陈念的欺凌更加肆无忌惮。

        她带着一帮人围堵殴打陈念,剪掉她的头发,脱了她的衣服拍视频,如此种种在她嘴里不过是“玩过火了”。

        在陈念答应不会报警之后,她立刻嬉笑着说:“那我们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看到这些,不免令人心生疑惑:“一个表面优秀的人,内心可以如此残忍卑劣吗?”

        然而,当大家看到魏莱的生活环境后,便不会再奇怪了。一个是不分是非,只一味地偏袒自己孩子的母亲,就像农夫与蛇中的农夫一样,以为给蛇温暖身体,付出自以为是的爱,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最后一定会被蛇咬死,一定会自食恶果。自己的孩子不管教,颠倒黑白,欺负弱小,一定会有人替你管教,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还有一个,则是一旦魏莱的表现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就对他冷暴力的父亲。影片中的一个细节令人唏嘘:魏莱死后,父亲在停尸间只看了一眼女儿的尸体,便转身走了。这种行为,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一个正常父亲该有的反应吗?

        孩子是他们的心头肉。没有哪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的离世,会这样淡漠。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痛不欲生。一个孩子从小养到大,要花费多少的心血和精力。在养育的过程中,才慢慢养出了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的感情。父母因为孩子的到来欢欣快乐,也会因为孩子的意外离开,让他们的整个世界崩塌,有些父母甚至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反观魏莱的父母,仅仅只是跺跺脚,就转身离开了。可以推断,魏莱在家里要讨好父母,在学校讨好老师,但是她内心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她一直都是被欺压,被妥协,被顺从,被压抑的那一个。为了夺回掌控感,她找到了更弱小的,把怒气发泄在比她更弱小的人身上。她完美复制了父母的那一套,弱肉强食,居高临下。

        不管是陈念,魏莱,胡小蝶,还是罗婷,小北。他们的种种行为表现都跟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的养育方式、教育方式息息相关。虽然她们的角色不尽相同,有欺凌者,也有被欺凌者,但是他们全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父母从来没有真正地看到她们,关心她们,爱护她们。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富豪醉道在路边,警察问他家在何处。富豪说:“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栋豪宅问他:“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回答:“那只是我的房子。”

        由此可见,有爱的地方才能被称为家。因为有爱,有父母的关怀,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为有爱,孩子们才能拥有底气以及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上的黑暗和邪恶。

        都说,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优秀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爱和尊重以及美好的品德;糟糕的父母则为孩子带去恐惧、自卑以及许多负面感情。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合格的父母都应该与孩子站在一起,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而不是反复地告诫孩子一味忍让,也不是不辨是地护着,更不是对孩子拳脚相加。

        只有父母对孩子多一点爱,多一点关怀,才能让孩子多一点善意,少一点恶。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父母温柔以待。

        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也应该学会理解父母,支持父母正确的决定;作为学生党的我们应该把握朝夕,不负韶华,坚决对校园暴力说不!


  https://www.lvscwx.cc/books/35612/35612903/273296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