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24 章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方立安在国师府安顿下来后, 第二天一早就让天师大人亲自帮她跑腿送信回全福镇,理由很简单,除了他, 她信不过任何人, 再说了, 别人也没有天师大人那一身出神入化、来无影去无踪的本领。
正所谓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虽然不知道天师大人的敌人都是何许人也, 但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那些人不是有高高在上的身份,就是有顶顶拿手的本事,不然哪个敢打他的主意, 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她爹一旦暴露了,那就是砧板上的鱼, 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方立安让天师大人帮她稍话给方大勇,自己要潜心学本事,不能三天两头给他去信,等到了年根儿上, 她会回去过年的, 让他好好照顾家里,不要担心她。
然而她的这番话压根就没和天师大人商量,只是在他吹胡子瞪眼睛的时候, 给了他另一个选择——每隔上三五天, 亲自去趟全福镇。
反正她是不愿意承担一丁点儿暴露她爹的风险,所以,要不天师大人多辛苦辛苦, 要不您老就给小的攒个长假。
面对如此强势、聪明、机警的徒弟, 天师大人也很无奈, 只好在课业上无情地压榨她,给她布置了堆积如山的学习任务。
方立安倒是无所谓,只一心一意地埋头苦学,她很清楚,学习对于真正学的人来说,从来就不存在吃亏的说法。因为学到手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以后那都将会是她安身立命的本钱。
只是天师大人忘了一点,他这个好徒儿到目前为止还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所以刚开始只能耐下性子教她认字。
方立安心里惦记着傻爹的安全,又笃定天师大人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更合适的徒弟,就根本没想着藏拙。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便将一些常用的字认了个七七八八。除了最初的几天看书看的慢一些,生涩一些,越往后越是熟练,只偶尔遇到一两个生僻的字,才会捧着书请教师父。
认完字之后,天师大人便给她上专业课,每天每堂课都讲不同的内容,课堂上从来不给她复习的时间,完全的填鸭式教育。方立安只能在课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单独复习,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留着第二天再跟师父请教。
因为白天时间短,方立安便将早晚天色昏暗的时间用来习武。本来还想央着天师大人将武功秘籍传授于她,结果万万没想到那晚他施展的根本不是什么绝世武功,而是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贴了轻羽符和神行符。
轻羽符,贴在身上会让人的重量变轻,像羽毛一样。神行符,顾名思义,赶路加速用的。
方立安当时还好奇地问道:“刮大风的时候贴轻羽符会不会被风吹跑了?”
“当然会,所以刮大风的时候最好不要用这种符,如果用的话,一定要时时刻刻盯紧自己的手边,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好抓着借力的。”天师大人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眼神。
没了绝世武功可学,方立安只好天天练习他们老方家的刀法和弓箭,偶尔打几套拳,强身健体。考虑到自己正在长身体,她每天固定在卯时起床,亥时睡觉,朝五晚九,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
年前三个月就是这么过的,除了晚上睡八小时,中午午休半小时,其他时间不是读书学习,就是练武强身。引得天师大人时不时感叹,徒弟勤勉自制的简直不像个孩子。(方立安doge脸:师父,你真相了,俺老方本来就不是个孩子。)
腊月二十八,天师大人终于大发慈悲,准了她的假期,给她放行,交给她几张符纸,跟她说明不同的符纸的用处和时限,让她自己往返的时候贴上。只要不让人发现她进出国师府,就能杜绝别人知道她与天师大人关系的可能。
离开之前,天师大人还给了她一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和十几两碎银子,让她自己在京城四处转转,买点“土特产”带回家。
方立安惊喜极了,没想到仿若仙人的天师大人还懂得世俗社会的人情世故。于是,逛街的时候非常大方地用师父给的银子换了些铜板,挑了几个好看的糖人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他。
本来买完东西应该直接回全福镇的,可她为了把糖人交到师父手里,将回程的几张符纸也给用了,在收获天师大人“芳心”的同时,免不了被一顿唠叨:“你知道师父画的符纸多珍贵吗?有多少人排着队上门来求都求不到?那可是无价之宝!你竟然只为了送几个糖人就用掉了,真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方立安笑嘻嘻地听了,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谁叫师父碎碎念的时候嘴角不自觉得往上翘呢?你开心就好咯!
之后,方立安又从天师大人手里得了两套符,等离开国师府,符纸失效后,便在街上慢悠悠地逛起来。
年底,宁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有不少人出来置办年货,老百姓一年到头攒的钱,在这两天里花的最多。即便不买东西,也有很多人到街上逛着玩,凑个热闹,蹭个年味。
方立安惦记着家里的老老小小,算算要买的东西还挺多,便去车马行雇了个脚夫,赶着驴子帮她搬东西。
女人的购买欲无比旺盛,直到把天师大人给的十几两碎银子全部花完,方立安才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惋惜地收了手。
十几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巨大的,一驴车的东西便是最好的证明。趁着天还早,方立安让脚夫赶紧出城,希望能在天黑前赶到驿站。
年底,朝廷有不少地方官员要回京述职,大多数人都带着家眷仆从。因此驿站早就被这些朝廷命官给包圆了,别说正经八百的房间了,就是驿站的大堂都挤满了官老爷家的下人。像方立安这种小人物,只能跟看马的小斯一起在边上的柴房将就下,好歹有个遮挡。
入夜,北风呼啸,寒风凛冽,方立安却在柴房睡得喷香,因为她有天师大人给的“暖宝宝”。虽然做法和材质不同,但功能和现代的暖宝宝一模一样,只不过更加轻便、持久,受热面积也更大更均匀。
第二天一早,方立安和脚夫一起去驿站讨了口热水,嚼了几口干粮便开始赶路,在未时三刻到了全福镇。
全福镇是个小镇子,每天在镇上来回的大多是熟面孔,因此,方立安刚到镇上,就有来来往往的熟人跟她打招呼。
大婶甲:“哟!这不是大勇家的妞妞嘛!”
大婶乙:“妞妞这是发达了,这一车的东西都是你的?”
大婶丙:“这才几个月不见,妞妞变俊俏了,我都要认不得了!”
大叔甲:“妞妞这是出息了,大勇以后要享清福喽!”
大叔乙:“瞧这一车物件,没个十两八两拿不下来!”
大叔丙:“这可都是宁京城的东西,比咱乡下的不知要贵上多少!”
……
左一个婶子右一个叔的,纷纷围上来,害的驴车差点赶不动。好在大家小心惯了,怕被驴踢,都离驴子远远地。驴子得了自由,车就缓缓地向前挪着。镇上短短几百米的路,硬是走了近一炷香的时间。
李屠户在猪肉铺里远远就瞧见一群人围着辆驴车缓慢移动,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热闹。突地脑海中火花乍现,女婿这几天一直念叨着外孙女要回来了,每天都要跑到小镇入口瞧上好几遍。所以这车上的人会不会是……?
他放下手里的活计想过去看看,结果两只脚还没迈出猪肉铺,人群中就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外祖,我是妞妞,我回来了!”
这欢快的声音不是妞妞是谁?李屠户心下高兴,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还没到跟前,就见少女从驴车上跳了下来。祖孙俩互相嘘寒问暖一番,李屠户便让周围看热闹的人散了,跟方立安和脚夫三个人一起把东西搬到猪肉铺里,然后帮“身无分文”的外孙女结了脚夫的另一半行脚费。
“我爹呢?”在方立安的想象中,她爹这几天肯定是盼星星盼月亮地家门口等着她呢,怎么到现在都没见到人?难道她失宠了?
“你爹一直在店里守着你回来,刚刚被我赶去学堂那边买对联了,明儿三十,猪肉铺和山上都要贴对联。”李屠户笑眯眯地解释道,“你娘和你外祖母都在里头,你弟弟将将会走路,磕磕绊绊的,身边离不得人,你外祖母天天不错眼地盯着。你娘前些天不舒服,看了大夫,说是又怀了一个。这胎怀相不好,竟是闻不得荤腥,猪肉铺沾都不敢沾,一闻就吐得厉害,连饭都吃不下。”
李屠户深怕外孙女觉得没人关心她,受了冷落,所以仔仔细细解释了一通。方立安感受到他的用心良苦,高高兴兴地拉着他把东西搬去后院,免得在铺子里放久了,沾上猪肉味儿,里头有不少东西是买给她娘的。
https://www.lvscwx.cc/books/39562/39562241/276759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