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一打扬州(2)
李慢侯承认,那些常年在深山中合作围猎的女真人,是有天然的军事优势,他们几乎都不需要进行训练,就是十分优秀的冷兵器战士。
可是,专业协作,难道汉人就没有吗?农民种地,儿子牵牛,老子扶犁,孙子在后面撒种,日上三竿,奶奶和买卖做好的饭菜,小闺女已经送到了地头,这不是协作吗?匠人做工,师父砌砖,徒弟抹灰,还有小工搅拌砂石,有人用推车运送泥土,这不是协作吗?
女真人的协作,让他们可以享用到一顿顿丰盛的山珍野味。汉人的协作,成果是一条条大路,一道道运河,一间间屋舍,一座座城池。
鱼与熊掌诚然美味,可是美轮美奂的园林,雕梁画栋的宫殿,难道不更高级一些吗?
是的,谁都不缺协作,都不缺合作的能力,只是缺乏将合作直接转化为战斗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专业训练。
如果说野战是女真人的强处,在这个时代,近乎无敌,李慢侯承认。但守城却是汉人的优势,从古至今,也没有对手。
汉人研究了几千年的城市攻防战,李慢侯就不相信,一群起家之前,连城市都没见过,连城墙都不会建造的原始部落武士,就真的那么会攻城?到底是他们攻的好,还是汉人守的差?
如果说,金军是这个时代,攻城拔寨最犀利的军队,那么西军就是这个时代,守城固垒最擅长的军队,都没有之一!
汉人本就擅长守城,积累了几千年的智慧,在宋代达到了冷兵器时代城市攻防的巅峰。而宋朝人也使命一般的,在他最兴盛的时期,编制了一本《武经总要》将攻守武器进行了一个汇编,罗列了数百种攻守武器,其中专门用于守城的武器就不下百种。这个汇编,具有宿命般的味道,似乎是在为汉人的冷兵器做一个总结,因为宋人之后,大家就不玩冷兵器了,搞起了火药。
这一百多种守城武器,纷乱复杂,其中有很多都是哗众取宠,在文人的笔下威力无穷,但实用性不高。真正实用的,永远都是那些看着简单,用起来更简单的工具。就像叉杆,用了上千年了,还是没有淘汰,就是因为好用。
宋军的武器制造水平,有《武经总要》这种东西推广和规范,一直在水准之上。各种守城工具极多,李慢侯经过自己的试验验证,选取其中最简单易用,效果最好的几样,进行搭配组合,梯次布置打击密度,他认为金军几乎不可能通过简单工具登城。
而作为执行李慢侯这些策略的,则是西军的老兵。他们作为基层军官,经历过最多的战斗,其实还是守城战。各种守城武器都用的得心应手,各种守城的方式,都已经了然于胸。在西军军官的统领下,他们动辄要跟凶悍亡命的西夏人进行十几天,几十天,甚至成年累月的城市攻防,此时正是西军守城经验最丰富的时代。如果他们都守不住,那金军就真的无敌了。如果说还有一群人,能守住金军的进攻,那也一定是他们。
文人笔下,致胜的关键,永远都是那些天马行空的精妙计策,可李慢侯认为,最重要的可能是基层军官展现出来的专业化指挥,是他们将任何奇思妙计转化为现实,文人总试图出奇制胜,用一个奇计决定一场重要战争的结果,但却一直忽视那刺出关键一刀的执刀人。
李慢侯用这些西军军官,带领浙东士兵,苦练了数月的守城战。金军是消防队一般的专业攻城部队,西军也是消防队一般的专业守城部队,专业对专业,谁也占不到便宜。
论协作,军官是职业式的西军军官,士兵是宗族式的乡土士兵,他们之前非常熟悉,相互协作,可能没有女真人那么密切,那么寻常。但也有一定的基础,又专业化的训练了好几个月,才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让晏孝广叹为观止,李慢侯则颇有些遗憾。双方一攻一守,专业水平上,旗鼓相当。可是攻守之间,是有天然的优劣的。汉人花费巨大的资源,在国土范围内筑造了无数城池,就是为了获得这种优势。这优势是不能避免的,金兵必须爬梯攻城,这是比任何天然高差都更加陡峭的坡度,垂直!金兵在山林里打猎,攀爬崖壁,可能让他们拥有比契丹人更熟练的攀登技巧,奠定了他们擅长攻城的技术优势,但攀登依然不可能如履平地,这就给了宋军击杀他们带来了巨大优势。
情况也已经证明,面对蚁附攻城的金军,守军打出了一个漂亮的交换比,至今每个登城处都至少击杀了二三十名金军,而伤亡依然是最初慌乱中的那两个倒霉蛋。宋军也披甲,自下而上的弓箭根本伤不了,而宋军只需要探出头,而且是垂直向下,金兵射箭是有一个角度的,其实根本就打不到他们的脸面,最开始的士兵受伤,只是呆傻的去观望,结果迎来了一波箭雨,西军军官很有经验,这种错误只是士兵的失误,跟他们无关。
李慢侯遗憾的是,过早将飞梯推到,就这么绞杀下去,能打出更高的交换比。
但他并没有干涉,因为他知道,经验丰富的西军军官,始终掌握着节奏,一定是他们认为该结束一波攻守了,才推到飞梯。
而让他们结束的原因,肯定不是伤亡,那么只能是疲惫。
李慢侯立刻对晏孝广道:“老岳丈。劳烦你准备一些吃食,我军将士该修整了!”
“贤胥放心。包在老夫身上,保准让这些将士们吃好!”
晏孝广终于认可李慢侯是他女婿的身份。
金军攻城是三个点,宋军防守也是三个点,士兵并不多,就三个都。城墙狭窄,太多士兵反而不利,这些都是经年累月训练过的精兵,他们专业的防守需要一定的腾挪空间。
很快三百人就奉命下楼,不一会儿就吃上了扬州名厨准备的美食,今日,整个扬州城的餐饮业都属于守城协作的一环!
一波小胜结束之后,金兵也停止了进攻,他们的指挥官此时应该也很诧异,恐怕在整个宋国境内,还没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对手。因为整个宋朝,都没有天天大鱼大肉,天天高强度专业训练的军队。这是一只衰落时代养不起的部队,是李慢侯用蔡京在盛世搜刮的钱财养起来的衰时的军队!
用盛世之财,养衰时之兵,全天下,独这一份!
“统制。公主让我来给你送饭了!”
男人干活,女人做饭,这是传统。
李慢侯打仗,公主府也惦记着他。
可李慢侯突然怒了:“谁让你来的?”
他怒,不是因为他不饿,不是因为公主关心他,而是他警觉到城防有漏洞。
如今,全城戒严,每一个街口,至少留两个士兵死守,严禁百姓走动,不是担心混乱,而是要保证必要时候军需可以畅通无阻的送到城上,任何人都不得跨街区走动,张喜儿是怎么来到城墙上的?
“公主让奴婢来的啊!”
张喜儿委屈道。
“留下食盒。去把晏孝广给我叫来!”
负责镇守街区的,当然不可能是李慢侯的士兵,他那些士兵多金贵。真正能做到协作守城的,其实就两千人,是两百个步兵都,骑兵更多的是练习野战,最后也进行过守城的强化训练,关键时候他们也得上。
但扬州乡兵就难堪大用,晏孝广的任性,让他们的训练时断时续,李慢侯训练过一段时间,姚端训练过一段时间,最后两人都跟晏孝广闹了矛盾,训练水平很差。如果今天是他们守城,且不说有没有坚守的勇气,即便死战不退,金军也早就登上了城头。
晏孝广很快就上了城楼。
“老岳丈。我管你借几个人!”
“贤胥尽管开口。”
“你把扬州掌刑的刀笔吏给我调来。今天国法可能要杀人!”
宋朝的国法,当然就是《宋刑统》,这部律法,包罗万象,连军法都包含在内。现在已经临战,军法已经被推倒了最高惩处等级,许多违规,都要杀头!
晏孝广眉头一皱,心里发寒,叹了口气,他知道这都是难以避免。
而且听了李慢侯的解释,知道可能多半要杀他的兵。他一边将刀笔吏调给李慢侯,一边在城内到处奔走,告诉各个乡兵,国法森严,不敢触犯。以前有的那些毛病,今日一定要收一收。
直到下午,金兵的第二波攻势才再次展开。他们也就伤亡了不到百人,还远没有到该放弃的时候。
可攻击的方式基本没变,也没法改变,他们是长途奔袭,粮草都要劫掠,太专业化的攻城器具,他们当然拥有,可大型器械,对交通依赖很大,金军高速机动,还做不到随军携带专业工匠的程度。之前也就是在围攻开封的时候,他们使用了大量攻城器械,因为那时候可以通过黄河运输。但现在他们长途奔袭而来,运河沿线的城市都没怎么控制,就只能打造飞梯这种简单工具,连云梯都造不出来。
工具没法改变,可人是可以调整的。
因此第二波攻势,不但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且调上了更精锐的部队。
李慢侯看着金军,他们纵马飞奔到护城河旁,然后将一袋袋泥土扔进河里,接着快速逃开。上千人如此反复,牺牲了几百匹战马之后,填平了三段可以通过的平地,这意味着他们这波进攻,依然只有三处。他们不需要多点开花,这反倒让李慢侯放下心来,其实他怕的不是金军的重点强攻,怕的反而是对方全面进攻,因为兵力对比上,自己不占优势。哪怕己方人多,可真正能用的,就那五千人。
只是金兵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从来都是以少胜多,习惯了重点进攻,突然改一种方式,不是他们最擅长的。
三处金军进攻,三处宋军守城,一如之前。
但是城下压制的金军数量更多,而且射手射出的弓箭威力更大。
换人了?
李慢侯发现,金兵换上了契丹射手。不是契丹射手更优秀,而是契丹人的弓威力更大,射程更远。之前李慢侯就发现过这个问题,契丹弓是一种复合弓,很硬,他的士兵很少有人能拉的开。而女真弓则轻了很多,相当多士兵都能使用,也许用的没有女真人那么好,但是可以驾驭。
之所以出现这种区别,并非女真人的臂力不如契丹人,恰恰相反,原始森林中的女真人普遍比已经半只脚踏入定居的契丹人身体素质更加强悍,那是自然选择出来的优胜者,弱者的基因早就淘汰掉了。
可偏偏女真人的弓更软,但箭头更大,更重,也更长。李慢侯分析过其中的逻辑,他认为还是跟生活习性有关。武器虽然可以为战争专门研发,但战争永远不是常态,生活才是。打猎远比战争更普遍和重要,因此两个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弓箭制作和改良方向也就有所区别。
女真人的弓更软,宋朝人记载说女真弓“弓力止七斗,箭极长,刀剑亦不取其快利”,这已经是强弓了,其实普通女真弓的弓力一般是五斗,甚至连宋军的弓都比这要硬。不但弓力软,而且弓臂长,箭头大,箭杆长,显然追求的是一击必杀的精准,容易操控,就容易瞄准,就更有机会射中猎物,很符合山林中的环境特点,因为一旦射出一支箭,很少有机会射第二支,因为猎物窜入密林中后,就几乎很难抓住,女真人再擅长山林中奔走,也比不上野兽。
契丹人就不一样,他们骑马打猎,在草原上奔驰,一支箭射偏了,有的是机会。因此他们追求的是射的远,要射远,弓就要够硬,他们也不追求杀伤力,只要射中猎物,猎物就跑不过他们的战马,可以惬意的追逐。
因此女真人跟契丹人两种不同的弓箭,其实对应的是草原和森林的不同生活环境,是草原弓和森林弓的区别。历史上,清朝的弓也是如此,比蒙古弓要轻,八旗兵擅长的,也不是骑射,更习惯下马步射,才更能发挥出精准的优势。
如果说女真人时代,没有蒙古复合弓的技术,清朝人依然没有选择蒙古式的硬弓,只能说这种弓真的不适合东北地区的环境。
由于投入了更多的弓手,不但在城墙下攒射,甚至很多站在护城河另一边对着城头漫射,大大加强了火力密度。但这丝毫不影响城上的军队,除了外围士兵跟契丹兵对射之外,登城点附近的弩兵,依然主要将火力对准登城的女真人。
人人披甲的好处,就是不用太担心弓箭。当然,这也需要严格的训练和纪律约束,否则在不断被乱箭击中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冷静。
战斗了不到半个时辰,三架登城飞梯,再次被推下城墙,守城士兵再一次到达了体力极限。可是金军并没有放弃,他们也试图控制节奏,不能让宋军带着他们走。于是他们继续投入兵力,再次搭起飞梯。
李慢侯知道,金军之所以能战斗,不但因为他们天生的生活习性,他们同样是经过最严格训练的冷兵器强军。
宋朝名将,多次击败过金军的大将吴阶曾经评价过,说金兵“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
胜不追,败不乱,这就是纪律,成吉思汗曾经就因为部队打赢之后乐于抢劫别人遗弃的军资,而制定了严格的军规,才铸就了蒙古军队的强大根基;游牧民族的士兵可怕,更可怕的是用严酷军纪约束下的游牧军队。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完颜阿骨打的女真骑兵,就是这样的部队。
而且他们不但军机森严,懂得令行禁止,而且非常坚韧。可以做到“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这是吴阶跟西夏军作战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也是李慢侯担心的,因为这些自幼以肉食为主成长起来的女真人,耐力确实比吃素食长大的士兵强了很多,可以“累日不决”,而他那些素食为主的山民士兵,纪律自然是有的,可身体机能确实不如人,这是现实条件。
如果敌人持续的这样攻击,不给他的部队任何休息的时间,这是对李慢侯一个考验!
看到这种情况,李慢侯马上下达了一个命令:“牛仲、田平、田夏,带骑兵登城,策应步兵!”
https://www.lvsewx.com/books/44114/44114610/5049638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