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进军武昌,清军的后手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治下蕲州府境内。
朱云飞率领帐下玄甲骑军,护卫军、龙武军、天雄军加上扈从的后勤队伍。
人数多达十四万余人,一路浩浩荡荡,长长的队伍延绵十余里。
加上前锋的神武军,吴淞水师六万余人马,以及平海军水师人马,在长江之上前行。
总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二十万人,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
想要掩盖行踪,亦或者快速行军,显然都不大可能。
为此,从九江柴桑口渡江以来,朱云飞就没有隐藏行踪,而是大张旗鼓的对外宣称,要攻打武昌,收复湖广行省。
只是朱云飞万万没有想到,武昌城中的满清建奴,竟然望风而逃了。
“启禀大将军,武昌城大火冲天,人声鼎沸,建奴已经往北而逃。”
接到神武军派来的流星快马,从武昌前线传来的消息。
朱云飞皱眉之余,自嘲的笑道。
“好一个建奴鞑子,倒是学聪明了,还知道避我锋芒。”
“傅山,传我军令,玄甲骑军,立即集结,准备待命。”
“徐治都,传令王遵坦来见我。”
寻思之下的朱云飞,迅速想到了应对之策。
“曹明,派人传令虎大威,护卫军各营,除火炮营外,其余各营轻装前进,跟紧玄甲骑军的步伐。”
“卑职等遵命。”傅山、徐治都现在都归建于中军亲卫营帐下。
王遵坦率领的龙武军,处于大军前队,负责大军开道。
故接到军令时,王遵坦立即飞马来到中军位置。
“大将军,卑职奉命而来。”
一身甲胄的王遵坦,策马来到朱云飞面前,拱手行礼拜道。
“王提督,刚刚接到前锋张勇军报,清军已经撤出武昌城,并放火焚毁了武昌。”
“现在我任命你暂代湖广巡抚,仍兼龙武军提督军务总兵官,节制各军人马,即刻率领龙武军奔赴武昌。”
“记住了,抵达武昌之后,务必安抚百姓,赈灾救济百姓,若我大军抵达之后,还有一个百姓受灾受难,我必然拿你势问。”
朱云飞也没有对王遵坦客气,一手扯着马缰,一手握着马鞭的他,目光严厉的吩咐道。
“请大将军放心,若有差池,卑职愿意提头来见。”
当初朱云飞提议,免去王遵坦安池太徽宁五府巡抚,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为了建立江北、江南行省,所以安池太徽宁这个临时巡抚,自然没有必要保留。
二是朱云飞当初就已经想好了,一旦拿下武昌,就由王遵坦兼任湖广巡抚一职。
至于为什么没有让王遵坦,改任新成立的江南巡抚。
主要原因是江南今后属于后方,不要任命一个军政人才来担任巡抚。
尤其是江南行省的设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
而曹玑在淮扬巡抚和漕运转运使位置上,主要负责的就是经济发展建设和治理。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曹玑必王遵坦更适合担任江南巡抚一职。
其次,王遵坦能文能武,属于军政兼备的人才。
眼下湖广属于四战之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自然需要王遵坦这个手握兵权的巡抚来坐镇管理。
而朱云飞当初扶持王遵坦担任安池太徽宁巡抚,目的就是让他熟悉政务之事。
事实证明朱云飞的眼光并没有错,王遵坦在任大半年,管理的安庆,池州、太平、徽州,宁国各府州政务事宜,几乎没有什么疏漏。
尤其是池州守卫战中,他率领龙武军与各地守备兵马,坚守池州大半个月。
成功抵挡住了尚可喜,以及尼堪、洪承畴率领的十万大军进攻。
有效的牵制住了清军,为朱云飞攻取南昌,虎大威、袁继咸攻取饶州赢得了宝贵时间。
朱云飞帐下,现在不缺猛将,唯独却文武双全的人。
不过,除了王遵坦外,朱云飞现在也十分看好,武状元出身的翁之琪。
这个人和王遵坦很相似,他们不像李虎、虎大威、张勇这些人,纯属于武夫出身。
把军队指挥权交给王遵坦后,朱云飞率领亲卫营骑兵,直奔玄甲骑军阵前。
此刻,已经接到军令的李虎、陈德、张国柱,包括马宁率领的一万骑兵预备营,都已经整装待发。
“将士们,前线传来军报,建奴鞑子放火烧了武昌城,正在往北面溃逃。”
“现在我将亲自带领你们,追杀建奴鞑子,为武昌的百姓报仇。”
策马飞奔来到玄甲骑军阵前的朱云飞,抽出腰间的游龙剑,扬声高呼之下。
集结的两万玄甲骑军将士,以及护卫军和预备营的将士,无不是振臂响应道。
“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
尼堪在被洪承畴说服后,下令放火烧毁了武昌城。
并裹挟城中二十万百姓,把武昌城中一应物资,尽数搬运一空。
当张勇率领神武军,赶到武昌城下时,清军十二万大军,裹挟二十多万百姓,已经离开城池三日。
而这个时候的武昌城,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方才熄灭。
滞留城中的数万老弱病残,皆葬身火海。
偌大的武昌城上空,弥漫着一股股的烧焦的尸臭味。
“这帮禽兽,当真是死不足惜。”
翻身跨下马背的张勇,看着昔日繁华的武昌城,沦为一片废墟的场景,心如刀割的跪倒在地上。
“提督大人,清军一定还没走远,咱们率军追上去,为武昌的百姓报仇。”
左总兵宋奎光本是金声桓的部将,但在南昌被俘后,原本以为会被砍头的他,却获得了朱云飞的重用。
这一点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尤其是前些天中,金声桓被斩首的消息传来后。
他便收到了朱云飞的亲笔信,在信中朱云飞不但好言安抚了他。
还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江西抚州同乡揭重熙,保举了他。
其次他在南昌城头,坚守原则,战后没有乞求投降,赢得了朱云飞的赞赏。
一封私人信笺,虽然不过区区数百字,但却是朱云飞亲笔书写给他。
这一封信对于宋奎光来说,无疑是价值干金。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宋奎光看完信后,内心中暗暗发下的誓言。
“张兄,宋总兵说的是,咱们不能什么都不做,不能就这么放走建奴鞑子。”
右总兵郭天才,也是一脸愤慨。
“提督大人,请下令追击吧。”
神武军帐下一众将领,吴进功,马如松等人纷纷请缨道。
“顾监军,还请你留下来,收拢百姓,本提督身为将军,不能坐看建奴鞑子逃窜,若大将军追责,我一人承担。”
跪在地上的张勇,看了眼监军使顾炎武,态度坚定的喊道。
“各营集合,立即出发。”
“张提督,用兵是你的事情,我不会反对。”一脸冷静的顾炎武,知道这个时候反对没有用。
毕竟军中将领都一心要为百姓报仇,自己反对只会寒了将士之心。
“谢顾监军了。”张勇翻身跨上马背,刚要准备离开,顾炎武却一把拉住他的马缰叮嘱道。
“我会把情况通报给大将军。”
“但是你务必冷静,清军不是败逃,而是有序撤退,切不可冲动用事。”
“神武军三万将士,不是你个人的,而是朝廷和大将军的心血,更是无数家庭的顶梁柱,切记不可被仇恨冲昏了脑袋。”
原本还有些嫌弃顾炎武唠叨的张勇,在听完了顾炎武这番严肃的话语时,却不由心神一震。
“顾监军说的是,本将军记下了。”张勇可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莽夫。
年仅三十岁的他,却有十几年的从军经历。
多年的沙场征战,他早已经历练出了不凡的能力,称之为有勇有谋,一点也不为过。
【历史上的张勇,明亡投降满清之后,在西北和平定吴三桂的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之为河西四汉将之首。】
张勇给顾炎武留下三干士卒,亲率两万七干人马,沿着清军撤退的德安府方向开始追击。
德安府位于武昌府北部,也是退往襄阳府的必经之路。
德安府的附郭卫安陆县,下辖云梦、应城、应山、随州五个州县。
清军撤出武昌之前,在洪承畴的提议下,尚可喜率领三万人马,负责断后。
因为时间差的问题,张勇和朱云飞各自率领的追兵,并没有第一时间追赶上来了。
但洪承畴却并没有忘记朱云飞,在他看来,如今满清最大的敌人,不是大明皇室,而是朱云飞这个大明统帅。
裹挟了大批百姓撤退的清军,行军速度自然快不了。
抵达德安府安陆城时,尼堪便接到武昌府留下来的密探,送来的急报。
“洪大人,武昌竟然的密探,送来了军报,明军前锋兵马,已经进入武昌。”
“现在,这支前锋人马,正一路追赶我们而来。”
“明军轻装简行,很容易追上我们,我们带着这么多百姓,这样的行军速度,只怕我们还没到襄阳,明军就追来了。”
尼堪有些焦急的看着洪承畴,二十多万百姓随军同行,无疑大大拖延了大军的速度。
“贝勒爷,一个月以前,咱们在九江府的德安县,惨遭朱云飞算计大败。”
“这个仇我们不能不报,撤出武昌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咱们也不能这样一直被动挨打。”
洪承畴这个老匹夫,别看平日里对谁都笑呵呵的,实际却是睚眦必报,权力之心极重的人。
“既然明军先头部队来了,那就一口吃掉他们,让南明也尝尝,被人一刀斩掉一颗手指的滋味。”
“我提议吴三桂为主将,尚可喜为副将,集中六万精锐,依托安陆城对南明追兵,进行一场围歼。”
“只有歼灭和打痛了追兵,我们才能从容撤退。”.
https://www.lvscwx.cc/books/46752/46752136/1175524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