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天下李庆安荔非元礼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南唐之争

第五百四十九章 南唐之争


第五百四十九章  南唐之争

        片刻,高仙芝被一名宦官领了进来,李亨在成都登基后,高仙芝被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尚书左仆射,又加爵曲国公,实封五百户,可谓恩宠有加,但高仙芝却知道,李亨不过是在稳住自己,所谓登高必跌重,一旦李亨控制住了局面,他就将第一个对自己下手,高仙芝考虑了很久,与其被李亨干掉,不如自己先去,他终于决定主动放弃。

        高仙芝快步走了几步,在李亨面前单膝跪下道:“臣高仙芝参见陛下!”

        李亨堆起了满脸的笑容,呵呵道:“高爱卿找朕有什么事吗?”

        高仙芝取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道:“臣身体不好,特向陛下乞骸骨。”

        乞骸骨也就是请求退休的意思,李亨脸色微微一变,他不接奏折,拉长了声音道:“高爱卿,你这是何意?朕有亏待你的地方吗?”

        “不!不!不!”

        高仙芝吓得跪了下来,连声道:“陛下对臣恩宠有加,臣一直铭记于心。”

        “那你为何要辞职?”

        “臣确实是身体不好,小女离家至今下落不明,臣忧心成疾,实在无力再担军权,望陛下体谅。”

        李亨紧紧地盯着高仙芝,目光闪烁着,似乎想看透高仙芝的内心,这时,鱼朝恩在一旁斥责高仙芝道:“高将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现在战事不利,你非但不替陛下分忧,还要再烦扰陛下,你是何居心!”

        “这....  陛下,臣决无此意。”

        高仙芝的背上被浸湿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辞职有些草率了,李亨未必会领情,严重一点或许会引起一场军权的争夺,果然,李亨瞥了一眼鱼朝恩,便对高仙芝道:“朕马上要召开政事堂会议,讨论军情,高将军也一起参加吧!”

        说完,李亨转身而去,对高仙芝的辞职之事不再理会,鱼朝恩给高仙芝使了个眼色,便跟着李亨匆匆去了,高仙芝暗暗叹了口气,这个新皇帝,可不是一般地难伺候啊!

        .......

        李亨当然明白高仙芝的心思,他是想激流勇退,把军权让给自己,这也完全符合李亨的预想,但李亨不希望高仙芝以这种方式退出,他希望高仙芝能按照自己的安排一步步退出,李亨有前车之鉴,当初高仙芝也是让过一次军权了,荣王李琬自以为控制了军队,但军中将领都是高仙芝的人,在关键时刻,高仙芝振臂一呼,又轻易地将军权夺了回去,所以高仙芝根本就是退而不失权,那这一次他是不是又故技重施,李亨非常怀疑。

        南明宫的小含元殿内,李亨半靠在龙榻之上,他眯着眼打量着殿内的情形,他是第一个来到殿内,一边整理思路,一边等百官们的到来,这是李亨的一个特点,一般皇帝开会总是最后一个到,让众臣等候,但李亨却喜欢先到,这倒不是他不摆架子,相反,他的架子比谁都大,饮食、起居、出行,每一个细节都摆足了帝王的排场,而李亨之所以早到会场,是他喜欢观察大臣,谁来得早,谁来得晚,谁又是准点前来,这里面都有文章,代表了大臣们不同心态。

        比如现在,殿内已经来了几人,王珙、令狐飞、达奚珣、陈希烈等等,这里面陈希烈反倒是第一个来,这说明他心中惶恐,有很强的危机感。

        而崔圆、杨慎矜等成都老臣迟迟不来,说明他们对自己还有疑虑,内心不愿配合,至于高仙芝,他应该也会很晚来,说明他已经有点明白这次会议的真实用意了。

        喜欢观察大臣,探查大臣的隐私是李亨的一贯作风,在长安时,他就命李辅国成立了察事子厅,作为他的暗探,来成都后,察事子厅下面的三十名暗探也跟了过来,成立了新的察事子厅,继续为李亨探查大臣的情报隐私,极其隐秘,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这个皇帝特务机构的存在,只有三人只得,李辅国、李亨和张皇后,甚至连鱼朝恩都不知道。

        今天是军事会议,基本上从三品以上的官员都会到来,一共有二十余人,其中政事堂的成员都要到来,李亨登基后并没有进行大的人事改组,而是用扩大政事堂的办法,将王珙、令狐飞等心腹塞进政事堂内,而且手握重权,而崔圆作为地头蛇,依然出任右相,左相之位就由王珙取代了陈希烈。

        这时,朝臣内陆陆续续都到了,高仙芝也在最后走了进来,他很低调,坐在最后的一个位子上。

        李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今天高仙芝可是重头戏,他目光又落在了太子李系地身上,最近太子李系地名声不是很好,有言官弹劾他狎童,这让李亨心中不喜,但此时他见李系腰挺得笔直,神色严峻,颇有几分大将的风度,心中对他的一点不喜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喜欢儿子有大将之风,尤其是现在,他需要儿子来接替高仙芝。

        人渐渐到齐了,李亨便对李辅国使了一个眼色,李辅国立刻高声道:“时辰已到!会议正式开始。”

        众大臣起身,向李亨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赐座!”

        “陛下有旨,大臣归位。”

        众大臣纷纷归位,这时,大殿上只留下了王珙一人,他是今晚军事会议的主持,王珙环顾众人一眼,高声道:“今天是特别会议,主要是商讨下一步的军事作战事宜,众所周知,我大唐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伪帝窃据长安,朝内奸雄当道,河北安禄山已反叛,襄阳亲王自立,此局面已延续近两年,陛下每日殚精极虑,欲统一大唐,光复中原,现朝内已有甲兵三十万,粮草充足,衣甲齐备,夏末秋初,正是用兵之时,陛下已决心出兵,然众敌环绕,难以定决,今天临时召集各位大臣来商议,我军究竟该对何处用兵?”

        这时,工部尚书陈希烈第一个站了起来,陈希烈可以说是李亨登基后唯一受贬的重臣,他一直是李隆基的左相兼兵部尚书,是南唐的第二号人物,但李亨登基后,却让王珙取代了他的左相之位,而且在政事堂的地位也排到了最后一个,也就是说如果再提升一人,他陈希烈就要被挤出政事堂,这让陈希烈心中充满了危机感。

        陈希烈知道根本原因是自己当年跟随李林甫,参与了对李亨迫害,所以李亨才对自己极为不满,但王珙当年是御史中丞,针对太子李亨的三件大案,韦坚案、杜有邻案和王忠嗣案,王珙都是急先锋,下手最为狠毒,李亨的老丈人东宫右善赞大夫杜有邻当时就是死在王珙的杖下,那为什么李亨不对王珙报复,而偏偏对自己记仇呢?

        这让陈希烈又是害怕,又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军事会议,陈希烈觉得让李亨觉得自己的存在,便抢先第一个开口了。

        李亨慢待陈希烈,一方面固然是当年陈希烈落井下石,在背后阴自己,令他着实耿耿于怀,另一方面,李亨想尽可能多的把自己人塞进政事堂,但崔圆等有势力的地头蛇暂时还不能动,所以他便对陈希烈这种势力较弱,影响不大的人下手,当然不是一下子干掉,那样会导致政局不稳,所以他一步步来,先把陈希烈排挤到边缘,然后再找机会干掉他。

        李亨见陈希烈第一个跳出来,他心中着实恼火,今天所谓的临时军事会议不过是为了夺高仙芝的权,哪里需要真的讨论军国大事,无知无趣的陈希烈,李亨对他更不满了,但他脸上却不露声色,笑道:“陈尚书请说!”

        陈希烈走到中间,向李亨躬身行一礼,又对众臣道:“陛下既然难以定决对谁动手,那我先说几句,对谁动手关键是我们要有机会,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其实无碍乎就是对长安进军或者是对荆襄进军,只有这两个选择,我们先说荆襄,哥舒翰支持李瑁,使李瑁势力大涨,而且吴王铩羽而归,士气低落,如果我们对荆襄动手,一是我们水军尚不齐备,蜀人不善水战,其次李瑁未必真的相信哥舒翰,若我们急切攻之,他们会同心协力,关系牢固,反之,我们放之不理,李瑁、哥舒翰必然生隙,继而发生内乱,那时才是我们的机会。”

        “那陈尚书的意思是我们应攻打长安,对吗?”李亨不以为然地问道。

        陈希烈没有感觉出李亨的不满,他依然兴致盎然道:“陛下说得一点没错,此时我们的机会就在长安,李庆安东征中原,与安禄山对峙,长安空虚,此乃天赐良机,陛下应立刻出重兵,进发长安,必然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攻下关中,那时陛下废除伪帝,向天下晓以大义,李庆安穷途末路,只能向陛下投降,天下由此而定。”

        “一派胡言!”

        兵部尚书令狐飞站了起来,他很清楚今天李亨的真正目的,他走到陈希烈旁边,向李亨施礼道:“陛下,请容我驳斥陈尚书的谬论!”

        李亨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自己的首席军师,很明白自己的心思,他便笑了笑道:“争论可以,但不要伤了大臣的和气!”

        “臣遵旨!”

        或许是李亨的提醒,令狐飞对陈希烈的态度稍微有礼了一点,但但话语间的口气却依然十分锐利。

        “我想请问陈尚书,你是从哪里知道李瑁不信任哥舒翰?你何以凭据他们会翻脸?你又怎么知道长安空虚?又怎么知道李庆安没有防备?”

        令狐飞一口气问了四个问题,问得陈希烈张口结舌,其实他也是一种臆断,认为哥舒翰欲夺李瑁之位自立,并无真凭实据,至于长安空虚,那更是天下人皆这样认为,一个常理罢了,但令狐飞言辞凿凿问起来,他又答不上来。

        半天,陈希烈胀红了脸反驳道:“李庆安只带十万军入长安,兵力本来就少,现在他的主力在河南道,郭子仪的主力在河东,那长安会有多少军队?这些天下皆知之事,难道我说得不对?至于哥舒翰,他一直效忠朝廷,只是突然才转向荆襄,他和李瑁明显是临时合作,日久怎会不反目?我是几十年老臣,难道我连这个都不懂吗?”

        陈希烈有些失态了,他嗓门很大,原本是鹤发童颜,颇有仙风道骨之气,可现在却像只发怒的老公鸡,说得严重一点,他就是在咆哮朝堂。

        令狐飞不屑一笑道:“既然你无知,那我就告诉你,李庆安最初带十万人入关中不假,但关中本来就是三万安西军,再加上潼关王思礼的四万人,还有李光弼带进京的两万人,那他实际上有十九万人,而他发兵中原是八万人,那么关中还留有十一万人,还有朔方军留守两万人,另外我再告诉你,陇右的唐直道已基本筑成,河西的四万骑兵开往关中只需要两天,朔方军开往关中也只要两天,再有关中和关内道已招募新兵八万人,你自己算一算,关中在两天内可以召集多少军队?”

        令狐飞详实的数据使大殿内一片哗然,陈希烈目瞪口呆,他年纪已老,根本算不出还有多少军队?

        这时,令狐飞又道:“至于李瑁和哥舒翰不和,那更是无稽之谈,哥舒翰曾背叛圣上,负罪在身,而先帝派他去两湖,其实是一种贬黜,哥舒翰的士兵多是陇右人,他们背景离乡,远别妻子,士气十分低落,这几年已经逃亡八成,只剩一万心腹骑兵,但哥舒翰的兵力却反而不断增加,从最初的五万到现在八万,你以为这军队从哪里来?我告诉你,这是李瑁以移花接木之策,将荆襄之兵偷偷向哥舒翰转移,所以他的兵力始终都控制在先帝准许的范围内,其实他早已突破了,只不过新募军队都放在哥舒翰那里,一是让哥舒翰帮忙训练,二是掩人耳目,现在你明白了吗?哥舒翰和李瑁早就穿一条裤子了。”

        此时的陈希烈犹如斗败的公鸡,神情既尴尬又沮丧,站在朝堂上下不了台,李亨淡淡道:“陈尚书只是文臣,对军国之事了解不多,情有可原,陈尚书,你先退下吧!”

        陈希烈羞愧异常,他想表现一次,最后却成为满朝的笑柄,在李亨心中的地位更低了,搞不好还会成为他最终下台的根源,他低下头,恶毒地盯了令狐飞一眼,慢慢退下去了。

        令狐飞心中冷笑一声,这陈希烈不通时务,看不懂李亨的真正用意,也活该被贬,他又上前一步,再对李亨道:“陛下,请容臣再进一言。”

        “爱卿请说!”

        李亨的声音十分轻快,这种愉悦的语调忽然让许多大臣都明白过来,难道是李亨早有安排,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高仙芝苦笑一声,他知道李亨最后将是剑指自己。

        这时,令狐飞又缓缓道:“其实我不主张进攻长安的原因并不仅仅是长安防备严密,布有重兵,而是进攻长安对我们大局无益,且不说进攻长安路途艰难,作战不宜,就算拿下长安,我们又能怎么样?能收复中原吗?能和江南连为一体吗?不能,非但不能,如果李庆安从安西调大军东来,恐怕我们就难以再回巴蜀,而李瑁会做什么,他会趁我们在长安掉入泥淖而无暇东顾之际,大举进攻江南,一举吃掉吴王,使他占据大唐半壁江山,拥有富饶之地,那时我们再回巴蜀,恐怕就悔之晚矣,所以臣建议还是兵发荆襄,那时我们就拥有长江以南半壁江山,进可入中原,退可到岭南巴蜀,待李庆安和安禄山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说得好!”

        王珙站起身大声鼓掌道:“令狐尚书不愧被称为小诸葛,果然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使我等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他又对李亨施礼道:“我也请陛下尽快出兵荆襄,解江南之危。”

        “两位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朕决定出兵荆襄!”

        李亨目光一扫,落在了高仙芝身上,他似笑非笑道:“高爱卿,朕想让你为主帅,你可能胜任?”

        李亨一般而言应该说,‘高爱卿,朕决定让你为主帅,希望你能为朕分忧!’

        这句话才是正常的勉励,但李亨却是以问话的方式,一般人听起来也没有问题,高仙芝应该慷慨激昂地回答:‘臣能胜任!’

        这就完满了,可高仙芝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他刚刚才以身体不好,向李亨提出辞职,如果他现在又说能胜任,那他刚才就是欺君之罪了。

        高仙芝暗暗一叹,他终于明白了,李亨煞费苦心,特地安排了一个军国会议,就是要他在军国会议上提辞职,而不是私下辞职,这样李亨爱贤的名声就有了,不再落人口实,这帮政治人物啊!一个个都是那么老谋深算。

        高仙芝只得起身,做出一副萎靡的模样,躬身道:“陛下,臣很想为陛下分忧,但臣最近多病,虽有为陛下赴汤蹈火之心,却又怕力所不逮,误了陛下的大业,臣实不敢受命!”

        李亨脸一沉,“高爱卿,朕最信赖之人就只有你,你若不肯,那朕找谁来替你?”

        关键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高仙芝能不能全身而退,就在此一举了,尽管高仙芝不想把跟随自己多年的部属丧送,但形势已迫使他没有选择了,他只得一咬牙道:“陛下,臣是天下兵马副元帅,臣推荐大元帅太子殿下为东征主将,他年轻有为,声誉卓著,我们这些老将也该让年轻人出头了。”

        “不行!”

        李亨断然拒绝了高仙芝的举荐,“朝廷之军,国之根本,安能儿戏之,太子虽能领兵,但他临战经验不足,又岂是哥舒翰的对手,朕不能同意。”

        这时太子李系站起身,躬身行一礼,朗声道:“父皇,儿臣愿意领兵,收复荆襄,请父皇恩准!”

        李亨还是摇了摇头,“皇儿虽有志向,但毕竟经验不足,朕实在不放心你,等你多多锻炼,朕再给带兵的机会。”

        戏已经唱到这个地步了,就差最后的完满收官了,还是令狐飞站出来,替李亨落下了最后一颗棋子。

        “陛下,臣有一建议!”

        “爱卿请说。”

        令狐飞看了一眼众人,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确实能带兵,当初二十万关中军就是他统帅,但陛下说得也对,太子毕竟实战经验不足,独立对阵哥舒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对如果不给太子机会,那他永远都是经验不足,所以我建议,太子殿下可为主帅,高将军经验丰富,可为副帅,辅佐太子带兵,这样以长带少,我以为是最好的安排!”

        王珙也道:“令狐尚书所言极是,臣支持!”

        李亨故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问高仙芝道:“高爱卿以为如何?”

        高仙芝心灰意冷,李亨不准自己全身而退,其用意是想彻底剥夺自己军权,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不容他反对了,他的态度将决定他的生死。

        “陛下,臣愿意尽心辅佐太子!”

        “好!朕就此宣布,任命太子系为征东诏讨使,天下兵马大元帅,任命高仙芝为副帅,统兵二十万,三天后正式出兵荆襄。”

        停了一下,他又宣布道:“朕再任命兵部尚书令狐飞为六路粮草督办,总领后勤,为严整军纪,朕再任命原内侍监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督三军军纪。”

        ........

        南唐龙振元年八月,李璘之军退败扬州,李瑁集结荆襄大军十五万,亲自为主帅,准备趁机东征江南,就在这时,南唐帝李亨为了牵制住荆襄之军,任太子李系为征东大元帅,高仙芝为副帅,鱼朝恩为监军,率军二十万出兵夔州,向秭归进发。


  https://www.lvscwx.cc/books/50423/50423524/1199888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