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044章 时机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其实贺子越不知道, 他这番话,对其他人来说,颇有振聋发聩之效。
寒门士子的出路在哪里?这些人都已经想过了无数次, 他们以前只觉得, 是因为世家堵塞了道路,他们才不能出头,如今皇后打通了这条路, 愿意任用他们,就万事大吉了。
可事实上呢?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甚至占据高位的。可即便是他们, 要在世家的眼皮子底下援引更多的寒门子弟入朝,却根本不可能。
一个人能做的事实在太有限了。
就算现在,他们那么多人通过科举入仕,但世家不会让他们这么轻易地占据要职, 彼此之间必然还有一反正都。
他们官位既低,又是一盘散沙,世家要压制他们简直轻而易举。
所以,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成为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才不会轻易就被打压下去。等到站稳脚跟之后, 再不断吸纳新人,壮大自身,才是长久之计。
难怪贺子越消息灵通、头脑活络,原来是家中有这样一位长辈在引导。
虽然未曾见过, 但所有人都对这位长辈肃然起敬。
这些东西,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出来, 也不是看出来了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但是对方见解独到, 又思虑周祥,连方案都替他们想好了。
但他们还是没有第一时间接话,因为这件事太大了。
实话说,作为读书人,谁心里没有几分傲气,又有谁胸中不怀着出将入相、报国兴家之志?何况他们几个人,自觉在所有士子之中也属于佼佼者,对于即将到来的科举,更是踌躇满志、胸有成竹。
但是要他们站出来领头,把所有的寒门士子都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势力,依旧有点超出他们的想象了。
让人忍不住怀疑:我真的可以做到吗?
不过毕竟是年轻人,短暂的质疑之后,责任心和志气又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现在做个领头人都不敢,将来又如何执掌朝政,管理天下亿万黎民呢?
再说这种事总要有人做,现在既然没有别人,那就由他们来做吧。
陆谏先放下碗,“干了。”
这一瞬间,他素来温和带笑的脸上,终于显露出了几分一直被主人掩藏的,属于年轻人的锐意和傲气。
“跟世家作对,我喜欢。”高渐行也平静地放下筷子。
穆柯见状,默默捞起袖子,露出被绑在手臂上的袖中箭,“我用它杀死过一个胡人兵。当时他离我只有五步远,我很慌乱,以为死定了,结果活下来的是我。”鬼门关前走一遭,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贺子越将视线转到阿喜身上。
阿喜有些慌张,“我……我也要说吗?”
“当然,你不是我们的一份子吗?”贺子越理直气壮。
要知道,办成这件事情,可是他帮阿喜从姑姑那里要来的考题,她才是重中之重!
阿喜看看他,又看看高渐行,再看其他人,见所有人都面带鼓励之色,便深吸一口气,道,“那我就跟阿越一起给你们打杂吧。”
高渐行不由转头看了她一眼,但阿喜对自己说出口的称呼却浑然不觉,高渐行也只好气闷地瞪着贺子越。
可惜贺子越正处在激动之中,对他的瞪视浑然不觉,还觉得高兄这是有血性的表现呢。他轻快地拍了一下手,“地点我觉得不用再选别处,就在附近找地方搭个台子就行。这些事交给我和阿喜,三位兄台就先揣摩一下腹中的锦绣文章,想想如何惊艳天下士子吧!”
“我有个提议。”陆谏说,“到时候可以将几位巡考官请来,先为大家讲几课,也算是为文会定个主题,免得大伙儿越说越杂,千奇百怪,失了主题。”
这事他其实是很熟悉的,因为在挺秀山上的时候,依附而来的士子太多,老师便会定期公开讲课。他讲完课之后,便是士子们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一堂课讲完,大家都能有所得。
老师那时就常说,学问和真理都是越辩越明的。不过,也不可乱说一气,反而弄得人云里雾里。
“妙啊!”贺子越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如此一来,便不需咱们费心去请那些士子了。开了头,知道了好处,他们就会主动参与。”
“陆兄言之有理,这文会虽然是畅所欲言,但还需有个主题。”穆柯说着,又转头看贺子越,“你家长辈,没有再提点你些什么?”
贺子越挠头,“没有,她老人家说,叫我们自己动动脑子,她什么都想好了,那就不是我们的能耐了。”
果然集思广益是对的,他之前就没想到这一点。
没有一个主题,大家各执己见、理念不一,就算是陆谏、高渐行和穆柯这样的才子,想要说服所有人也不容易。有了一个议题,围绕着它来辩论,才容易看出高下。
所以这个题目,须得是争议性极大,又容易出彩的。
高渐行道,“不是要请先生们来讲学吗?不如到时候就请他们拟个题目。”
“不好。”贺子越立刻拒绝,“还是我们定了题目,再去请人。”
先生们端正持重,给考生拟的题目一定也是最四平八稳的。这种题目,或许于考试颇有益处,但对他们这个文会来说,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那些东西必然是圣人说过,后世无数人做了注解的,也说不出太多新意。
陆谏便问,“那依你说,定什么题目好?”
贺子越脑子一向转得很快,此时听到陆谏的提问,他以手至颐,视线在众人身上乱扫,很快就定在了阿喜身上,“有了!”
高渐行顿觉不妙,正要开口阻止,贺子越已经先一步说了出来,“我看,不如就定个‘嫂溺叔援’!”
“贺兄!”这回连陆谏都惊住了,“慎言。”
“慎什么?”贺子越满不在乎,“我大越不以言论获罪,有什么不能说的?”
这话大概也只有他能说得出来了,因为他知道贺星回是真的不在意这些——嫂溺叔援,讲的是男女大防,而贺星回现在以女子之身执政,难免要跟朝臣们时常接触,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适的。但是,贺子越觉得这就跟嫂溺叔援一样,是“权也”。
既然没有什么不正当性,那就是可以说的。
陆谏深吸一口气,“贺兄,你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我倒觉得,这个议题也没什么不好。”穆柯说。
众人顿时转头看向他,穆柯不慌不忙道,“咱们之所以担忧,无非是怕犯了皇后殿下的忌讳。可是这种事,天下瞩目,咱们不说,也总有人会说。而且是背后说、私下说、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着说。与其如此,不如咱们当着众人的面,光明正大地说,将是非对错辨他个明明白白。”
他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说不定,这才是殿下更想看到的。”
“穆兄这一席话,真可谓鞭辟入里、发人深省!”贺子越立刻高兴地拍他的肩膀,“有见地!”
穆柯淡淡地拨开他的手,“你以为都像你?只作惊人之语,别的丝毫都不考虑。”
“这不是有你们替我想着吗?”贺子越的好心情丝毫不受影响,见高渐行不说话,又凑到他身边,“高兄,你的意思呢?”
他朝阿喜看了一眼,语重心长地劝说道,“我是想,殿下朝事繁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征选女官。按照以往的旧例,就算是再后宫中任职的女官,也多是从寡妇中择选。如今她们随侍在皇后身侧,难免接触朝臣,容易引人议论,这人选就更需好生斟酌了。”
高渐行立刻明白过来。
虽然他觉得,以阿喜的聪明和学识,入选女官并不难。但她年轻貌美,说不定反而会因此被拒绝。
若是现在就把这个“权”字跟女子参政之事定死在一起,往后就没人会再拿这个来说嘴了。
他一面气闷,觉得贺子越一个外人,倒比自己这个亲人更加妥帖,一面也觉得这事确实可行,出于一种难以言述的愧疚,他沉声应道,“我回去就开始写文章。”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此事就定下了。”贺子越高兴地分派任务,“请先生们讲课的事,就由你们三位出面,没问题吧?”
“没问题。”陆谏一口答应。按理说,这个议题,几位先生说不定会有些为难。可别忘了,他们是被皇后征召入朝的,在这件事上,天然就有了立场,这种事上,可不能不出力。
贺子越又看向阿喜,“咱们去找一下严酩,这事还得请他帮忙。”
办一场文会,成本可以很低,什么都不准备,直接把人聚在一起,题目抛出来就够了。但过于简陋,既不符合文士的气质,这场文会的影响力也很难扩大,所以贺子越要做个“广告”。
小时候在庆州住的那几年,经常能看到些新鲜东西。后来回京之后,他还奇怪,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还没传到京城来?等到年纪渐长,才渐渐领会了贺星回在这件事上的良苦用心。
那时候庆州还只是个藩国,要是声势太大、名声太响,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如今庆王正位、皇后监国,也该让京城的百姓们长长见识了。
……
当年大宣皇室南迁,定都烨京,世家们也争先恐后地在这里抢占地盘。北地世家和南派世家之间的仇恨,就是在那个时候结下的——这些原本属于南派世家,他们却仗着势强生生夺去一半,谁能不恨?
但到底是地头蛇,南派世家还是分到了不少好地方,譬如皇宫附近的土地,就有六成属于他们。
而当初占到地利,在这里营建房屋宅院的世家,自然也都趁势而起。当年如何不提,如今,他们都是南派世家的中流砥柱。纵然改朝换代,也完全没有动摇他们的势力。
陆家的宅院,就是这一片宅子之中地势最好、占地最大的几处宅院之一。正是因为占据了这样的地利,又有着丰厚的家底,尽管陆氏之前两代都没有太过出彩的人才,但在南派世家之中,还是牢牢占据着核心地位。
——这,就是世家的底蕴。
陆裳乘马车从家里出来,经过御街时,忍不住掀起帘子,往皇宫的方向看去。
大越的皇宫其实并不恢弘。因为这就是当年大宣皇室南迁之后,匆匆营建的宫殿。当时以为是行宫,再加上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建造得就没有那么精细。谁想还没等打回雍京去,大宣先亡了国。
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经历过立国之前的苦日子,一生厉行节俭,自然不会营建什么宫室,直接将就用了前朝的。先帝当初估计是不太喜欢这座皇宫的,这才修造了西苑,想要跟自己最爱的贵妃一起搬进去住。
所以时至今日,皇宫依旧是原来的模样,甚至因为数十年的风霜雨雪,而显出一种陈旧。也就是门廊修得足够高大,这些年修修补补,依旧支撑出了一股叫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天家气象。
但是在世家眼中,皇家不过就是个更大的世家。除了房子更大,占地更多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别是在先帝当政的二十年之中,世家的野心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多。要不然,两代开国君主积累起来的财富,还不至于那么快就被拖垮。
权势一旦掀开神秘的面纱,就会让人失去敬畏,滋生贪婪。
这些东西,陆裳原本理解得没有那么深刻,但贺星回一上位,就让世家接连受挫,这一年里,陆裴肉眼可见地忙碌起来,不是在家里待客,就是出门去做客,连跟兄弟姐妹们一起吃饭的功夫都少,她才渐渐回味过来。
很难形容那一刻的心情是什么。
作为世家女,她依附家族而生,享受了家族带来的好处,本该跟所有人一样为家族担忧,生怕失势之后自己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可事实上,在看清楚这一切的瞬间,陆裳心里生出的,却不是担忧,而是跟男人们一样的野心。
她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最好也就是像裴大姑娘那样,跳出家族的安排,在一定程度内可以自主。她甚至已经为此做了一些准备,信心满满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但贺星回让她看到,原来女人还可以活成这种样子。
让高高在上的、不可一世的世家掌权人们,也不由得战战兢兢,又怕又恨。
而贺星回跟世间所有女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手中掌控着权力。难怪世间男子汲汲营营,都渴望得到它,难怪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依旧离不开它……它不仅代表着至高无上,更代表了随心所欲。
这一切,让陆裳不由得去想,那我呢?
野心的种子落入心田,像是野草一般疯长。
但她依旧克制着自己,如同在心里关了一头野兽,时刻警醒、时刻提心。
因为她的出身和见识让她知道,在权力的争斗与倾轧之中,她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这世间的权力早就已经被男人瓜分殆尽,他们警惕每一个对手,特别是女人。古往今来,寥寥几个掌权的女性,无不是身在宫中,借助丈夫和儿子、孙子的名义,才能沾一沾权势的荣光。
即便是贺星回也不例外。
这一点,在世家之中格外明显。
世家代代都有出色的子弟,那就没有出色的女孩吗?不,每一代都有,甚至像她这样比兄弟们更优秀的女孩,也是每一代都有。陆裳不认为自己会是最聪明的那个,也不觉得别人就不能滋生出野心,可是迄今为止,从未有任何一个女性真正地掌控过权势。
她们有的出嫁之后泯然众人,有的才名远播寄情书画,有的成为丈夫和兄弟背后的女诸葛,有的教养出优秀的子女,还有的……死了。
这条看似宽阔的道路上满是荆棘和陷阱,所以陆裳小心翼翼。
因为她知道,一旦野心暴露,第一个会对付她的,不是旁人,正是世家。
但是很怪,当她真正走出这一步,坐在马车上,心底却是一片平静,那些曾经折磨着她的情绪,统统都消失了。
陆裳不由得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自由的味道,权势的味道。
嘈杂声突然涌入耳中,她睁开眼看去,便见不远处一座大宅门前围满了人,似乎是在看热闹。
这让陆裳有些吃惊。这里为止虽然不如世家的宅子好,但也离皇宫不远,就在御街附近,寻常百姓是不会到这里来的,世家的族人和仆婢,又都心有分寸,不会像这样看热闹,这些人是怎么聚集起来的?
她想了想,问车夫,“前面是谁家的宅子,出了什么事?”
她虽然博闻强识,但不能出门,很多知识也就不能跟现实对应起来,就连家附近有哪些邻居都不知道。
本来她还怕陆家的车夫也不知道,谁知车夫却是了若指掌,“姑娘,那是戴晔戴大人家的宅子。听说是夫人娘家来闹,已经闹了好些日子了。听说今日冯夫人要搬回娘家去住,所以来的人更多。”
陆裳已经不是吃惊了,而是震撼。
世家之间,即便是闹得最僵的时候,也不会弄出这种笑话来,因为彼此都要脸。所以她也是头一回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姻亲!
不过,戴晔戴大人……他的夫人好像是勋贵出身,那好像也没那么奇怪了。
陆裳没怎么接触过勋贵,所知都是从家人和世交那里听来的,他们对勋贵的评价是粗鲁不文,脾气暴躁,又不要脸,哦对了,还很护短。由这些印象而观之,他们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确实很合乎情理。
不知怎么,陆裳竟有些羡慕。
她有三个兄弟,但如果将来她所嫁非人,他们会这样冲到婆家去为她讨公道,将她接回家住吗?
陆裳在心里摇头失笑,她做不成贺星回,连冯夫人也不如,她只能是裴大姑娘。
鼻尖陡然一酸,陆裳终于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义无反顾地踏出家门,只为了去救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了。
——她救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除了自己,也不会再有旁人来救她。
“停车!”她松开帘子,吩咐了一句。
车夫没有问原因,依言将车靠边停下。附近像这样停下来看热闹的马车还有不少,这驾马车混入其中,甚至没有引来旁人多看一眼。
陆裳靠着车壁,心念急转。
裴大姑娘被关在城外一家与陆氏关系颇深的寺庙之中,陆裳可以找理由过去,甚至有可能见到她本人,可是要把人从寺里带出来,就几乎不可能了。况且就算把人带出来了,之后该如何安置?
不是她没有考虑过这些,而是她根本没有能力避开陆家的眼线去安排这些。
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自己冲过去,而是借力。
陆裳本来不知道该借谁的力,但大抵是天意,偏偏就是今天,让她撞见冯夫人要回娘家。这些勋贵们天不怕地不怕,把人藏到他们那里,想来世家也无可奈何吧?
而且,说不定这对她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戴家的这场闹剧,在很多人看来,估计就是个笑话。世家如今正着眼于科举改革之事,恐怕更不会在意这种小事。至少陆裳自己在家里,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此事。
可这不仅仅是戴家的家事,更是一桩联姻。
戴晔是北地世家出身,冯夫人则是勋贵之女,当年这桩婚事,可是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戴晔凭借婚姻,明面上有勋贵的支援,暗地里有北地世家也扶持,这才一路坐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如今婚姻破裂,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而且,想想这个时机吧!
戴晔屡次在朝会上触怒皇后,被要求回家修养,虽然还没罢官,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勋贵们在这时候闹大,固然是在为冯夫人撑腰,但未尝不是一种站队和表态。
那么,宫中那位智珠在握的皇后,是否也在关注着这场闹剧呢?
陆裳觉得至少有八成的可能。
所以,如果能够将冯夫人牵扯进这件事里,也就意味着,她和裴大姑娘会同时进入皇后的视线,将这件事彻底过了明路。
虽然那样一来,一切就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但陆裳想到那种可能,就忍不住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如果她面前有一面镜子,还能看到自己此刻眼中几乎放出光来的样子。
https://www.lvscwx.cc/books/53991/53991378/268513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