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奢香夫人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乾清宫外。
十余名身着异服的汉子,昂首挺胸的站在宫门外的广场上,每个人都牵着三五匹骏马,马背上驮着不知从哪里运来的东西。
朱雄英刚下早朝,照例来到乾清宫问安,走在乾清宫的阶梯上,不时的回头望望。
心下狐疑,蒙古人他是见过的,女直人他也见过,唯独这几个人,既不是蒙古人,也不是女直人。
更不是朝鲜人,而倭人的模样,虽然朱雄英在大明没见过,但想象也能知道。
看向一旁的刘香,朱雄英出声询问道:“这些人哪里来的?”
“这个,奴婢也不清楚,不过看他们的装束,应该是从云贵地区的土司来的吧……”
刘香思虑片刻,出声回答道。
“云贵土司?那边的土司多了去了。”
朱雄英心中更是犯疑,给刘香说道:“他们这些东西应该是要献给皇爷爷的,你去查查,看看里边有没有什么违禁品。”
“喏!”
刘香转身向着土司的人赶去,朱雄英则是上了阶梯,也不等魏老太监通传,推开乾清宫的大门,迈步走了进去。
“孙儿拜见皇爷爷,皇爷爷圣躬安~”
朱雄英在外厅躬身作揖道。
“朕安,进来吧!”
朱元璋语气平静,每天这个时候朱雄英都会来,早已习以为常了。
刚刚起身,朱雄英就看到在乾清宫的正厅内,站在三人,两旁伺候的太监,足足二十余人,而郭英也贴身护在朱元璋身侧。
“来,给夫人介绍一下,这是朕的大孙子,懿文太子的嫡长子,也是大明朝的太孙储君!”
朱元璋面带笑意,对那三十余岁的女子说道。
只见女子回头,一身二品绯袍,头戴乌纱,对着朱雄英躬身行礼道:“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前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奢香拜见太孙殿下!”
“拜见殿下!”
站在奢香夫人两边的一男一女,亦是同时朝着朱雄英作揖道。
“彝族?贵州宣慰使?奢香夫人?”朱雄英心中一紧,他是不知道奢香夫人都做了些什么的,但他听过歌啊。
“劳烦殿下挂念~”
奢香夫人面带笑容,依旧是九十度鞠躬,轻声说道。
“平身吧。”
朱元璋见朱雄英也不说话,开口喊奢香夫人平身见驾。
奢香夫人刚刚直起身子,在他身旁的少年郎,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应当是和朱雄英同龄人,而在一旁的女子,则是要小上一些。
“这位是老身和前贵州宣慰使陇赞之子,蒙圣上垂青,赐名姓为:安的。这是小子的妻子,奢助~”
奢香夫人见朱雄英对两旁的人很好奇,开口解释道。
“安的?奢助?”
朱雄英迈步走到一旁,安的穿着三品红袍,这要是放在贵州土司,那可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中的宝贝。
朱元璋道:“此次夫人来京述职,朕心甚慰,云贵有夫人相助,开路设驿,贸易建设,对于朝廷对云贵的统治,贡献显著。”
“然,朕也常常听到,有人说土司在地上,土皇帝矣,地方官员不能所左,各族土司之长,生死不息,世代相传。”
“此事不妙矣。地方土司把握军政财权,虽无割据之名,但却有着割据之实,一旦滋生野心,则土民百万,旦夕之间便有亡族灭种之危。”
“所以,朕的意思还是,加大文化疏通,改革彝文,通用汉文,以实现,车同轨,书同文,言同声!”
“夫人认为,如何?”
朱元璋对面前的奢香夫人,也算是给足了尊敬。
洪武十七年,明朝派去贵州的都指挥使马晔,处处排挤,逼着土司造反,不是没有原因的,只要当地土司敢造反,正直那时云南刚平,在贵州四面八方都有朝廷的大量军队。
有了借口,朝廷就可以派大军进入贵州扫荡,从而彻底解决土司的问题。
人都死干净了,哪里还有土司不土司的?
但奢香夫人也是厉害,要不说女人心细,这要是她丈夫,怕是双方真的就要打起来,而一旦开战,最终的结果都不用多想。
贵州土司跑进大山中,没有一两百年,不敢出来,整个贵州地区,再无土司。
奢香夫人力排众议,忍辱负重,从贵州来到京师,向朱元璋告状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忠心朝廷,不造反的基础思想。
这才有了奢香夫人。
万历时期,土司杨应龙造反,时值大明正在朝鲜和丰臣秀吉拼命,注意力不集中,兵力调动也来不及,等到丰臣秀吉暴毙。
朝鲜战事了结,明廷调转枪头,先派使者诏安,杨应龙拒绝,从他拒绝到他猝死,不过四十五天,明军在土司也是疯狂屠杀。
少民亡者无数。
更何况是兵锋正盛的洪武朝廷。
“这个,通用汉文,合该如此,微臣让犬子来京师求学,也是希望能让汉家文化,进入大山之中,福泽苍生。”
奢香夫人思虑片刻,最终脑海中只剩下了四个字,不能拒绝,不能拒绝,不能拒绝!
“嗯,既如此,朕愿资助永宁彝族土司,兴建学堂,由朝廷出资建设,派遣师长,前往当地任教,但学堂的建设,师长的投入,都很容易。”
“学子的数量,可能保证?”
朱元璋也不多想,能不用血洗来解决土司的问题,那是最好的,不到万不得已,掀桌子都是最后手段。
奢香夫人目光一凝,一脸不解的看着朱元璋道:“敢问陛下,多少学子,算是保证?”
“这样吧,为了让彝族同胞能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重视,所有彝族同胞,吃,穿,住,凡学堂生员,朝廷一力承担。”
“不费彝民一粒米粮,免费给你们教育子弟,故,年长十岁者适龄学子,必须进入私塾,若家中有人阻挠,夫人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朱元璋这一招釜底抽薪,可谓是充满了政治远见的目光,有句话叫,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
在学业上给与彝族一些偏袒,在政治上就能收获无数!
【作者题外话】:又要换榜了,求票票支持一波~~
https://www.lvscwx.cc/books/56283/56283117/280874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