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南梁游击队
合水脱险以后,刘志丹通过对兵运工作的全面反思,认识到从军阀手里拉出革命武装的目的难以实现,就基本上确立了放弃从军阀手里培植与发展革命武装的模式、独立自主地竖起革命武装旗帜的决心。
从此以后,虽说他曾经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率领队伍挂靠在军阀陈珪璋名下一个时期,并从陈珪璋那儿得到了一部分兵力,领取过军饷以及各种补给品,却这时候,已经跟原先从军阀那儿拉起队伍的做法截然不同了。这支由刘志丹亲手拉起来的队伍,名义上虽说挂靠在陈珪璋名下,事实上不仅完整地保留着独立的建制,而且也没有听从陈珪璋的命令,基本上是独立于陈珪璋的军阀队伍之外的。
因而,可是说,合水脱险成为刘志丹从事兵运生涯与独立自主拉起革命武装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主要依靠打进军阀、民团武装以及土匪队伍,在这些队伍里面做工作,培植与发展革命力量,以期时机成熟以后,就拉出一部分人马,作为组建革命队伍的班底;在此以后,就主要是通过广泛地动员民众,发动民众,依靠民众,来组织革命队伍。
如果把这一事件放在整个西北革命斗争史上来看,也是如此。合水脱险不仅是刘志丹军事生涯的分水岭,其实也是整个西北地区共产党人实践以什么方式为主组建革命队伍过程的分水岭。尽管打那以后,谢子长以及其他一些共产党人仍然打进过军阀队伍,并且从军阀队伍里面拉出了一部分武装,但是,那已经不是拉起革命武装的主要手段,只不过是一种补充,或者点缀。哪怕谢子长最后成功地从军阀队伍里拉出了两个连队的人马,也丝毫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那么,刘志丹在拉起第一支革命队伍的时候,是不是完全撇开了他在兵运岁月所做的一切努力,从头做起,深入到农民、工人、小知识分子以及一切共产党人可以依靠和团结的力量当中,宣传革命,鼓励革命,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到革命队伍里来,使得革命队伍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呢?事实亦非如此。
正如一切新鲜事物,都是在濒临死亡的旧事物的废墟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样;刘志丹组建起来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也不能完全撇开他在兵运岁月里所做的工作,甚至正是他在兵运岁月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才促使他在经历过无数次挫折乃至于失败以后,认识到兵运工作注定难有大的作为,决定改变拉起革命队伍的模式时,能够迅速在西北大地组建起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武装。
当然,这同样需要过人的远见,努力的经营,悉心的呵护。
在兵运岁月里,刘志丹对军阀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深知在跟军阀联合的时候,共产党人想从军阀队伍里拉出自己的武装,军阀同样希望利用共产党人来发展他们的武装,一定会严密地防范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所以,在那段与狼共舞的日子里,在军阀队伍的外面,刘志丹已经拉起了四支力量,并且在安排人手打进军阀队伍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让四支力量全部卷入军阀的队伍。这四支力量就是他在合水脱险以后,能够迅速拉起革命武装的基础。
这四支力量究竟在哪里呢?它们分别是:一、控制在曹力如、王子宜等共产党人手里的保安县民团;二、在合水县倒水湾一带活动的杨培盛的队伍;三、在合水县号衣堡担任民团团总的贾生财手下的那一支民团武装;四、赵二娃在合水县贾家沟圈一带拉起来的武装。
在这四支力量中,成功地把保安县民团掌控在共产党人手里,是刘志丹从事兵运工作的起点,也是他在整个兵运生涯当中搞得最成功的一次。
到张廷芝、苏雨生、陈珪璋等军阀的队伍里去搞兵运工作的时候,刘志丹就把保安县民团交给副团总曹力如全权负责,永宁山党支部的负责人王子宜从旁协助。每一次,刘志丹搞兵运工作一失败了,都会借用这一支力量东山再起。因而,这支力量可以称得上是刘志丹最基本最信任的力量。
第二支力量这时候差不多已经有两百多号人。其人员构成主要是杨培盛在倒水湾一带发动起来的青年农民;也有一部分是从三道川逃出了张廷芝的魔掌以后,投奔到杨培盛手下的;有一部分则是织田镇突围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早胜镇事变后跑过来的。也就是说,里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本来就是刘志丹在兵运期间培植起来的、具有一定革命信仰的人。
贾生财率领民团武装加入到刘志丹的队伍以后,在战斗中失利了,便接受刘志丹的命令,重新回到号衣堡,借着民团的掩护发展人马,目前已经有一百五十余人。
在这四支人马当中,成分最复杂的就是赵二娃的队伍。
赵二娃在刘志丹的影响下,发动过饥民暴动,随后自己拉起了一支武装。从那个时候起,他的队伍就不太纯正,既有饥民,又有曾经当过土匪的人。一得到刘志丹在拉革命队伍的消息,他就率部投靠刘志丹,并接受刘志丹的派遣,一直在贾家沟圈一带发动民众,扩充武装。他先后招收了一些饥民、散兵、土匪;随后,又有一些从织田镇突围出来的人,投入到他的队伍里。至今,也有将近两百号人,是一支比较可观的队伍。这支队伍最大的问题是,里面不仅有一些人曾经当过土匪,而且也有一部分人员参加过军阀混战,是在军阀战争中打散了的散兵,这些人与革命者的要求相距甚远,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日后酿成了三嘉塬事件,使得刚刚组建起来的革命军队四分五裂。不过,这是后话,在下面的章节里会做简要的介绍。这里就暂时不做叙述。
如果把这四支人马全部组织在一起,将有五六百人之多。按照现行的编制体制,这大约也就是一个加强营的力量;却在人烟稀少的大西北,在过去那种军阀林立、民团林立、土匪武装林立的年代,仍然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一旦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用共产党人的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用共产党人的纪律约束他们的行动,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将不难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人马早就准备好了,只要刘志丹一发出通知,那些人马就会立即开到他指定的位置去集结。可是,在集中之前,刘志丹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清楚:一是如此一支可以称得上是庞大的武装,粮食、服装、武器弹药等等补给问题怎么解决;二是到哪里集中,集中起来以后,把队伍开往什么地方,才能确保这支队伍能够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打倒;三是怎么编组这些力量,怎么对这些力量进行统一的训练、统一的编制、统一的指挥。
如果说因为这四支力量原先各居一方,依靠打土豪的办法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而且积累了一些财物(主要是指非民团武装。事实上,民团武装主要是为了保卫地方政府与地主豪绅的安全而成立起来的,是通过国民党地方政府的拨款或者地主豪绅自动捐献的办法获得补给的),可以在集中起来以后,同样运用打土豪的方式来获得给养的话,那么,后面两个问题就非要彻底想清楚不可了。而且,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第二条,即把队伍开到哪里去。
究竟应该把队伍开往何处,才能适应战略上的需要,既能在那儿发展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又能有效地打击敌人呢?刘志丹把目光锁定在桥山中段的南梁地区。
其实,刘志丹选择南梁地区作为革命根据地,并非历经失败以后才认识到这一点,而是在心里就早有了这样的盘算。那是在渭华起义失败以后,他听说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就认识到在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一直希望学习毛泽东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榜样,在拉起革命武装以后,就在南梁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且以南梁为依托,向四周发展,逐步壮大革命力量。可惜的是,三年来,他一直从事兵运工作,并没有拉起一支革命武装,在南梁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想法只能停留在他的脑海里,无法变成现实。
那么,南梁具有什么样的优越条件,使得刘志丹心里时刻放不下它,在准备正式打出红色旗帜的时候,首先就想到要把队伍拉到南梁去呢?
首先,南梁虽说属于甘肃管辖,却以南梁为中心,方圆数百里的范围都属于陕甘交界地区。一般来说,甘肃、陕西两省的军阀争夺的只是陕甘两省的腹地,对于这样一个宽广的边界地带,就形成了一个两不管的插花地带,有广阔的地域便于革命武装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建立革命根据地。
其次,就是南梁优越的地形条件。
南梁位于桥山山脉的中段。要说清南梁优越的地形条件,就必须先简要地介绍桥山山脉。
桥山山脉横贯在陕甘两省的边界上,呈南北走向,长达一千多里,东西宽约四百余里。在这样一个宽阔的地带里,一望无垠的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其间沟壑纵横,森林遮天蔽日,偏僻荒凉,人烟稀少。这里不仅经常有兵匪出没,而且还是兵匪滋生地。为了防止兵匪打家劫舍,抢夺民财,当地一些土财主便在高崖峻岭上修建了许多建筑物,陕西人管它们叫做寨子,甘肃人则用堡子来称呼它们。
清朝末年,国家形势更加混乱不堪,兵匪更加肆虐横行。一些财主为了确保自己及其家族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逼迫老百姓在桥山中段那道很大的山梁南边修建了一个大堡子,因为这个堡子位于甘肃境内,人们叫它南梁堡。后来,南梁就逐渐成为方圆几百里梢山地带的统称。该地区包括甘肃陇东境内的白马庙川、玉皇庙川、荔园堡川、二将川、林锦庙川、豹子川、太凤川、平定川、太白川、庙村川等地,陕北境内的义正川、吴堡川、脚扎川、白豹川、樊川、麻地台川、白沙川、瓦子川、三道川等地。
以南梁堡为中心,周围有荔园堡、林锦庙、东华池、太白镇、油坊头、白沙川、白马庙、白石川八镇环绕。
深受兵匪之害的民众,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那就是星罗棋布、撒落其间的莲花寺、八卦寺等十八座寺庙。
在南梁地区的东西联系两侧,流淌着许多清澈见底的小河,东侧的小河汇入洛河,西侧的小河注入葫芦河。向西跨过葫芦河,就能直逼庆阳城;向东越过洛河,可直取肤施;向北可远眺内蒙古大草原;向南能俯瞰八百里秦川。(1)(参见《刘志丹传》 白黎著 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78、179页)
正是因为南梁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形特征十分复杂,进可攻退可守,是理想的囤积粮食与兵马的好地方,自古以来,就为兵家所看重。相传,建立周朝的周武王的祖先们就是从这里组建并且囤积兵力,逐渐壮大武装力量,以至于最后成为商纣王的掘墓人。
接连三年兵运斗争的失败,使得刘志丹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按照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模式干下去,因而,南梁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着他,让他准备在这里组建革命军队,并进而建立革命根据地。
不过,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不仅要看地理位置以及地形要素,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条件。原因很简单,四周有强大的敌对势力,没有生活物资可以支撑军队的最低生活需要,得不到民众的支持,革命武装是无法获得立足之地的。
刘志丹深知这一点。他不可能凭主观意志猜想那儿一定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最佳地域,必须深入实地去考察,去了解这一切。
两个月以后,刘志丹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南梁地区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的双眼看遍了南梁地区的沟沟坎坎,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得出了可靠的 结论:南梁地区国民党统治的基础非常薄弱,有利于发展革命武装,这是发展革命武装的政治基础之一;南梁地区土地肥沃,并且大部分掌握在一小撮地主阶级的手里,民众深受压迫和剥削,对土地有着强烈的要求,一旦革命队伍开进去,就可以发动民众,从打土豪、分浮财,逐步过渡到土地革命,以此激发广大民众支持革命武装的热情,也就是有了建立革命武装乃至于建立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囤积兵马,积蓄革命力量,这是建立革命武装的地域基础;山大沟深,森林连绵数百里,有险可依,回旋余地很大,有利于机动作战,开展游击战争。(2)(参见《刘志丹传》 白黎著 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80页)
综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南梁地区组建与发展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已经具备了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有利条件。
为革命队伍找到了落脚以及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地盘,刘志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集中那四支分散在各地的队伍,并且对其实行整编,然后带领队伍进入南梁,积极开展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活动了。
于是,1931年9月,他派遣跟随自己的马锡五、刘景范等人分头通知赵二娃、贾生财、曹力如,让他们把队伍带到倒水湾,跟杨培盛的队伍汇合,然后在那儿进行整编;自己就从平定川出发,直接去葫芦河边的倒水湾。
一见到杨培盛,刘志丹马上对他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杨培盛非常高兴,立即命令人马杀猪宰羊,准备迎接赵二娃、贾生财、曹力如率领队伍来到倒水湾。
这时候,赵二娃已经接到了集合的命令。他即刻把队伍集合起来,先做了一番简单的动员,紧接着一连打了几家土豪,筹集了一些粮食和军饷,就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了倒水湾。
贾生财一直期盼着能够把自己手下的人马再度拉出去,跟随刘志丹一道干革命。接到消息,他当晚就把民团队员全部集合起来,告诉他们自己要把队伍拉去重新投靠刘志丹,跟着刘志丹一块干革命了,愿意干革命的就跟着他走,不愿意干革命的就发给路费各自回家。结果,几乎没有一个民团队员愿意领钱走人。于是,他砸毁了民团印章、撕碎了民团的旗帜,跟赵二娃一样,也率领队伍,打了几家土豪,分给老百姓一些粮食和财物,就离开了号衣堡,直奔倒水湾而去。
很快,赵二娃和贾生财就率领各自的队伍相继来到了倒水湾,跟杨培盛的队伍会合在一块了。
然而,刘志丹亲手收编的保安县民团那边却出了麻烦,不是一般的麻烦,是很大的麻烦,以至于曹力如没能、也永远不可能带领队伍前来倒水湾。不过,后来,曹力如、王子宜等人还是参加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原来,曹力如自从接替刘志丹当上保安县民团团总以后,一直很想更多地扩充实力,以便在刘志丹打出革命的红旗以后,他能够带领更多的人马加入到刘志丹的队伍。结果,竟然因为张廷芝与一个刘氏财主之间的个人恩怨,演变成曹力如、王子宜等共产党人全部被关进监狱,保安县民团顿时重新落到了国民党人手里的悲剧。
事情是由张廷芝引起来的。张廷芝在拉起武装以后,像其他军阀一样,千方百计地想要扩充实力。而要扩充实力,对于像张廷芝这种没有任何信仰只是打算凭借扩充实力来捞取更多好处的人来说,仅仅依靠动员,是不可能有人投效他的,必须要有很大的财力做后盾才行。张廷芝家里有一定的财力,却他并不愿意拿出自己的财力为自己扩充武装,而是玩起了空手道,打起了别人的主意。他盘算了一阵子,就把主意打在一家非常有钱的刘姓财主身上,试图从刘氏财主那儿弄出一笔钱来,用于购买武器装备以及招募兵员。
古人言: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张廷芝深知个中道理。为了得到刘姓财主的钱,张廷芝便给予刘姓财主儿子一个连长的名分,让他自己招兵买马。却张廷芝的名声实在太臭,刘姓财主决不会贸然上钩,便没有理睬他的这个茬。张廷芝见软的不行,一发狠,就使出了硬的手段,派人把老财主抓了起来,逼迫他儿子送来一万个大洋以后,才把老财主放出来。老财主怒气攻心,回家没过几天,竟然一命呜呼了。这一下,张廷芝与刘姓财主结下的梁子就难以化解了。
为了替父亲报仇,刘姓财主的儿子找到了曹力如、王子宜,跟他们商量好了,准备拿出全部的家产,去购买武器弹药,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攻打张廷芝。
购买武器弹药的事情是刘姓财主的儿子亲自去山西操办的。购买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却把武器弹药运回陕北的时候,无意中被军阀井岳秀的手下发现了。于是,井岳秀命令人马顺藤摸瓜,查清了这批武器弹药的来历以后,将刘姓财主的儿子、曹力如、王子宜等人全部抓起来了,甚至连坐到了县长的头上,连县长也给撤职了。
就这样,刘志丹从事兵运工作以来第一支掌控在共产党人手里的武装因为领头人遭到了逮捕,队伍没有经过一次战斗即告重新回到了国民党人手里,他亲自在永宁山组建的第一个党支部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也许,刘志丹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支民团武装以及他一手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会以这样的方式遭到覆灭。不过,经受了无数次失败的刘志丹,不能不接受这个现实。
现在,已经有三路人马汇聚到了倒水湾,汇聚到了刘志丹的面前,他就要按照计划进入到第二步,即对这些人马按照军事要求进行整编了。整编不仅仅只是把队伍按照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变成一个统一体;更为重要的是,还有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要让这支队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成立这支队伍,他们应该怎么跟敌人进行战斗。
因为在这支队伍里,有很大一部分人员是民团成员、旧军队的兵士、还有一些是土匪,公平地说,要想一下子就把这支队伍变成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是不现实的。即使把这支队伍集中起来,并且准备带领这支队伍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人是颇有声望的刘志丹,也不可能很快完成这一任务。毕竟,刘志丹不是神仙,是凡人,是遭受过许许多多挫折,仍然保持革命信仰的凡人。他的手里一样没有点石成金的妙笔。但是,假以时日,可以依赖这个凡人通过他的个人魅力与威望,来带领这支队伍,使得这支队伍完全实现革命化。
不过,刘志丹还没有完全使得这支队伍变成革命的队伍时,这支队伍就基本上因为三嘉塬事件而四分五裂了。
然而,不论怎么说,这是陕甘边界地区出现的第一支革命队伍,其中的许多骨干成员,尔后在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乃至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仍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刘志丹在倒水湾集中人马,整编部队,在陕甘革命斗争史上称之为“倒水湾整编”。
在整编队伍以前,为了严防敌人得到消息之后,趁着自己整编、人员还形成战斗力的机会,就来一个突然袭击,刘志丹不仅派出了巡逻队,在方圆数十里地的范围里巡视,而且还派出了不少侦察人员,前出到百里开外探听敌人的动向。
为整编部队开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后,刘志丹正式着手整编部队。
首先,这支部队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因为这支部队成立于陕甘边界地区,又将活动于陕甘边界地区,为此,将其命名为陕甘边境游击队。往小了说,又因为它诞生于南梁地区,又一直在南梁地区活动,因而,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南梁游击队。(3)(参见《刘志丹传》 白黎著 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88页)
其次,就是确立游击队的总指挥人选。毫无疑问,总指挥非刘志丹莫属。
接下来,刘志丹将陕甘边境游击队编列为三个大队,赵二娃任第一大队大队长,刘景范任副大队长;杨培盛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白冠五任副大队长;贾生财任第三大队大队长。每个大队的兵士都是各大队大队长自己拉起来的队伍。马锡五仍然担任军需主任。
陕甘边境游击队正式打出了红色的旗帜,那些因为屡遭失败而逃散的刘志丹旧部,听到了这个喜讯,纷纷涌了过来,加入到这支队伍。在不长的时间里,这支队伍又增加了不少人马。
正当陕甘边境游击队的整编接近完成之际,刘志丹忽然接到了侦察人员的报告:有两路敌人从南、北两个方向朝倒水湾逼了过来,试图南北夹击,一举消灭这支刚刚组建完成的革命队伍。一路是张廷芝的人马;另一路就是蒋云台旅的一个营。
张廷芝自从在三道川搞垮了刘志丹的队伍以后,一直非常留意刘志丹的动向,生怕刘志丹拉起了队伍,就会向自己寻仇。因而,一得到刘志丹在倒水湾整编部队的消息,张廷芝就立即跑去陈珪璋部蒋云台旅,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蒋云台。两人决计各自出动一部分兵马,趁着刘志丹尚未完全成军之际,就打刘志丹一个措手不及,彻底消灭刘志丹的武装。
因而,张廷芝派遣了其亲信蔺士殿营长率领一个骑兵连,经过三道川,由北边直扑二将川而来,准备跟蒋云台出动的人马在倒水湾汇合,将倒水湾团团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刘志丹的这支武装。
蒋云台为了替自己和姑表兄弟报仇,一心要捉住刘志丹,却上一次的行动竟然失了手,心里非常懊恼。一得到刘志丹的确切消息,蒋云台跟张廷芝一拍即合,马上就派遣黄二子的弟弟率领该营从南边向倒水湾方向开进,会同张廷芝部,完成对刘志丹部的包围以后,予以彻底歼灭。
敌人已经攻过来了,刘志丹再也没有时间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了,赶紧召集游击队各位干部开会商量如何对付两路敌人的攻击。
平均分配兵力,两个拳头打人,显然是不可能消灭敌人的;趁着敌人还没有合拢的机会,就率领人马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虽说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却后遗症很多,敌人会像疯狗一样紧追不放,那个时候,部队即使不被敌人消灭,也会被敌人拖垮;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有利地形,在两路敌人还没有合拢以前,以少量的兵力牵制一路敌人,不使其开进倒水湾,暗地里集中主力,迎击另外一路敌人,歼灭另外一路敌人,以达成彻底瓦解敌人的攻势之目的。
在作战原则上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就是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了。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牵制谁,歼灭谁。
综合两路敌军的兵力对比及其作战特点:蔺士殿带领的兵力虽说只有一个连的人马,却是骑兵,不仅突击速度快,而且攻击的锐势也相当惊人,其综合战斗力比一个营的步兵似乎还要强一些,要想消灭这样一路敌人,显然要困难得多;蒋云台出动的一个营的兵力,尽管带队的营长对刘志丹怀有杀兄之仇,一心想要消灭陕甘边境游击队,却毕竟冲击速度远远不如骑兵连,机动力也不如骑兵,而且,为了达成彻底消灭陕甘边境游击队的目的,黄二子的弟弟还是裹挟着一群民团武装,一块开过来的。这样,这一路敌人之间的配合上就会出现问题,只要利用有利地形,消灭了民团武装,就可以给蒋云台那一个营的人马造成很大的混乱,迫使其不敢继续深入。
分析了两路敌人的特点以后,会议做出决定:把主要兵力放在对付南路的蒋云台部。
筹划完毕,刘志丹据此迅速下达了作战命令:赵二娃率领一大队火速赶往二将川,抢在蔺士殿部的前面,占领二将川一带的有利地形,阻截骑兵连向倒水湾开进;杨培盛率领二大队、贾生财率领三大队,一块南下大凤川,在那儿设下埋伏,等待蒋云台部路经此地的时候,以猛勇的攻击,消灭走在前面的民团武装,迫使跟在后面的蒋云台部溃散。
各路部队接到命令以后,立即进行紧急动员,分别由三位大队长率领着,分头向刘志丹指定的位置开去。
此时,已是深秋季节,天空中不断地下着雨,刮着寒风。赵二娃率领部队冒雨前进,很快就抢在敌人的前面,进入了有利位置。长期在这一带活动,赵二娃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当天夜晚,部队进入二将川以后,赵二娃立即命令部队驻扎在蔺士殿部的必经之地——白沟口山村,并且布设了岗哨,派出了侦察人员前去探查敌人的动静,大部队埋锅造饭,准备饱食一顿以后,稍事休息,一接到敌人来临的情报,就立即行动起来,有足够的精神和体力跟敌人战斗。
虽说执行的是牵制任务,但是,赵二娃知道,此次行动比起杨培盛、贾生财领受的任务来毫不轻松。毕竟,无论他选择的地形多么有利于防守,却骑兵的快速冲击力,还是让他不敢大意。他深知,一旦敌人的骑兵冲进了自己布设的阵地,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得绞尽脑汁地寻思出一条让敌人的骑兵失去效用的妙计。何况,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刘志丹曾经对他说过,如果他能缴获敌人的几匹战马,就是大功一件。他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绝不希望在第一次的战斗中就让杨培盛、贾生财他们给比下去了。他要让他们看一看,自己是如何的足智多谋,又是如何的英勇善战。
在队伍吃饱喝足进入休息状态的时候,赵二娃一直在苦苦思索着如何打败敌人骑兵并且缴获几匹战马的妙计。
当侦察人员跑来向赵二娃报告,说是在二十里之外发现了敌人的骑兵,敌人正趾高气扬地朝二将川开过来的时候,赵二娃的妙计也基本成型。他赶紧喊起仍在酣睡的人马,把他们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下达了战斗命令:一路埋伏在山上,等待敌人的骑兵冲上山来的时候,出其不意地给予敌人迎头痛击;一路前去正面迎击敌人,跟敌人接上火以后,立即向山上转移,引诱敌人放弃战马,把敌人徒步引入埋伏圈;一路就隐蔽在山下,等待敌人放弃战马,徒步冲上山去的时候,就立即把敌人的战马抢走。
赵二娃刚刚把各路人马部署到位,蔺士殿率领的骑兵就出现在他的眼前。赵二娃赶紧命令那路引诱敌人的游击队员冲上道路,拿着老套筒步枪,就朝蔺士殿的人马开枪射击。
还没有抵达目的地,就遇到陕甘边境游击队的阻拦了,蔺士殿吃了一惊,仔细看去,出现在眼前的只是十几个衣服褴褛、武器破旧的游击队员,不由得气愤至极,心里想道:仅凭这么一点人马这么一点破旧武器就敢于阻挡骑兵连的前进吗?真是自不量力,完全是送死嘛!随即,蔺士殿命令骑兵火速朝那十几个游击队员追去,一边追,一边用猛烈的火力打向那些游击队员。
游击队员很快就抵挡不住,顺着山坡,一个劲地向山上狂奔而去。
蔺士殿率领骑兵追过去一看,满山坡都是狼牙刺和酸刺树,战马根本就进不去,欲待喝令骑兵赶快下马去追击游击队员,忽然想起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开赴倒水湾,和蒋云台派遣的一路人马一道,合击刘志丹的主力部队,生怕在这里遭到陕甘边境游击队的埋伏,心念一转,赶紧就要命令人马退回道路,撇开这一部分游击队员,径直地快速向倒水湾推进。
忽然,从荆棘丛中,打从不同的方向,射出一阵接一阵密集的子弹,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山岗,似乎到处都埋伏着陕甘边境游击队的人马。
蔺士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战火横飞,心里想道:刘志丹原来把人马全部埋伏在这里,好利用有利地形歼灭自己手里的骑兵连呢。他妈的,凭着游击队的那些老套筒,岂能跟堂堂国军的中正式步枪、机枪相提并论?你刘志丹想在这里歼灭蔺某人,蔺某人还想歼灭你刘志丹呢。
饶是如此,秉承了张廷芝的多年教导,蔺士殿心眼很多,倒也不敢过于托大,命令整个骑兵连的人员,全部下马,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马匹,在周围形成一个警戒圈,主力部队提着手里的步枪与机枪,就朝荆棘林子里面攻了过去。
双方激战了好一会儿,对方的枪声越来越稀薄了。蔺士殿大喜过望,以为刘志丹的队伍肯定是没有子弹了,喝令人马,向荆棘林子展开了冲锋。
敌人这一冲过去,刘志丹的游击队就招架不住,从荆棘林子里跑了出来。
蔺士殿愈发兴奋,心里想道:不需要蒋云台人马的配合,也能够将刘志丹的队伍消灭,那是多大的功劳呀,这种好事岂能放过?继续率领人马朝不停地朝山上逃窜的游击队员追击而去。
也不知道追了多长时间,蔺士殿忽然发现,他率领的人马全都被荆棘林子划破了全身,浑身上下流血不止,一个个气喘吁吁,别说猛追,就连走路也很成问题,一个个巴不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要起来。更要命的是,他们竟然连一个游击队员的影子也找不到。
蔺士殿正在疑惑之间,忽然听到山下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心头一紧,本能地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刘志丹这是要把自己的人马引诱到山上去,好抢走自己的战马呢。他再也不管前面是不是有游击队员了,更不管手下的人马是不是已经精疲力竭了,吆喝着人马,急急忙忙准备朝山下奔去,试图在游击队抢走战马以前,能够冲过去夺回战马。
然而,他们连头还没有转过来,一阵密集的子弹和一阵冰雹似的手榴弹扔进了蔺士殿的人马。顷刻之间,到处都是一片鬼哭狼嚎之声。这是埋伏在山上的那一路游击队员开火了。如此同时,引诱敌人的那一批游击队员,也掉转头来,凶猛地扑向了敌人,从三面向敌人的阵线上冲了过来。
蔺士殿这一下可吓坏了,又不知道刘志丹在这里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马,哪里还敢抵抗,只求快一点冲下山去,赶紧将战马抢回来。只要骑上战马,他率领的人马就是挡不住陕甘边境游击队的攻击,也可以快速逃命;能够回过头来给予陕甘边境游击队那些们凶狠一击,他就决不会手下留情。他很快就在心里做出了决定,迅速留下一部分兵士,去抵挡赵二娃率领的游击队,自己却率领大队人马,没命地朝山下奔去。
这一路,就真的是连滚带爬了。又丢掉了一些兵士的性命,蔺士殿连滚带爬地来到了囤放战马的地方,一匹战马也没有,留在这里担任警戒任务的那些兵士全部变成了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他这一惊非同小可。整整一个骑兵连,还没有赶到倒水湾,就损失了一大半,甚至连战马也被刘志丹的游击队抢光了,别说继续攻打刘志丹的队伍了,回去怎么向张廷芝交待呀?
蔺士殿正着急上火、全然没有主意的当口,赵二娃率领的人马已经从山上追了下来,而且,另外一支游击队骑着刚刚缴获到手的战马,从道路上勇猛地冲杀过来了。逃命要紧,再也顾不得其他的事情了,蔺士殿赶紧带领残兵败将,钻进了梢林,东藏西躲,捡回了一条性命。
这一仗,赵二娃率部消灭了张廷芝的一个骑兵连,缴枪二十多支、战马四十多匹。
赵二娃在二将川智取敌人的战马、痛歼蔺士殿的骑兵之际,杨培盛、贾生财那边也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杨培盛、贾生财二人带领队伍来到大凤川以后,立即派出人马,前去打探蒋云台部的动静。侦察得知:这一路敌人很快就要开过来。不过,不是全部的敌人,也不是蒋云台的嫡系部队,主要是民团武装。
原来,蒋云台部虽说一心想要歼灭刘志丹的人马,却因为生怕部队在战争中受到损失以后其他军阀就会趁机吞并自己,因而,其作战原则是:能够不使用自己的嫡系人马,就绝不使用。为此,在出动之前,黄二子的弟弟纵使急于寻找刘志丹报仇,也不得不遵守蒋云台制定的原则,把合水县的民团武装集中起来,威逼他们在前面打头阵,一路开赴倒水湾。黄二子弟弟率领的人马,除了一个连队在前面监视那些民团武装以外,其余的部队距离前锋大约有一天的路程。
如果开进来的全部是蒋云台的正规部队,杨培盛、贾生财跟这样的敌人作战,尽管可以借助地形的帮助,也难以保证一定就会取胜;却民团武装在他们的眼里,就不在话下了。至于蒋云台部那一个连队的兵力,虽说很有战斗力,却只要先想办法拦腰截断了他们跟民团之间的联系,把民团给消灭了,然后再来消灭那一个连队的敌人,对于杨培盛、贾生财来说,也不是不能成功。
杨培盛、贾生财二人商议一毕,就把各自的人马埋伏在山上,等待着敌人前来送死。
敌人的前锋很快就进入了埋伏圈。杨培盛命令队伍沉住气,不得轻易开火。直到贾生财从后面发出了信号,杨培盛知道敌人已经全部进入了埋伏圈,马上命令人马火速朝民团武装开了火。
与此同时,贾生财也向蒋云台所部那个连队的尾部展开了攻击。
敌军连长一看事情不对,赶紧命令队伍朝后面猛扑过去,一下子就拉开了其所率部队与民团之间的间隙。贾生财趁势派出一部分人马,拦腰截断了这个连的敌军跟民团之间的联系,仅仅用几十个游击队员来防御该敌的攻击,主力部队全都向民团展开攻击。
在杨培盛、贾生财二部的联合攻击之下,民团陷入了游击队的四面包围之中,逃也逃不脱,战又无法保持战斗队形,很快就被消灭掉了。
紧接着,杨培盛、贾生财趁着胜利的余威,率领队伍,朝蒋云台部展开猛攻。
敌军那个连长本来就非常痛恨军阀之间的战争,早就听说过刘志丹的大名,这一次奉命前来剿灭刘志丹的游击队,就是为了寻找机会投靠刘志丹。后面一响起枪声,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命令人马拉开与民团之间的距离,方便游击队攻打民团武装,自己则趁机跟游击队接洽投靠游击队事宜,成功以后,就跟游击队一块消灭民团武装。谁知道游击队根本就不给他机会,不仅凶猛地扑向了民团,而且也用密集的火力对付自己。他心里发急,接连不住地高叫着,声称自己要求战场起义,却声音被激烈的战斗声盖住了,谁也听不见。他手下那些兵士,在游击队的攻击下,本能地展开了猛烈的反击。他很想命令队伍停止抵抗,却那样又无异于送死,他只有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任凭自己的队伍跟游击队打得稀里哗啦。
等待杨培盛、贾生财二部消灭了民团,一块合围过来的时候,他才终于清醒,命令部队全部举手投降。
被游击队缴械以后,他对杨培盛、贾生财说道:“我本来是想率领队伍起义的。可是,你们的火力实在有些猛烈。尽管如此,一旦我组织人马向你们展开攻击,你们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杨培盛、贾生财相互打量了一眼,做声不得。
那位连长赶紧把随后将要赶到的蒋云台部的情况告诉给杨培盛、贾生财。三人经过商量,决计一块设伏,将蒋云台的人马全部消灭掉。
然而,他们的计划虽好,却无法落实。已经有逃出去的兵士告诉了黄二子弟弟前面发生的情况。黄二子弟弟心知真要开上前去,只有送死,不得不灰溜溜地率领余部撤了回去。
就这样,南梁游击队成立以后不仅打胜了第一仗,而且因为蒋云台部一个连队的起义,扩充了革命武装。
随即,一个好消息传进了刘志丹的耳朵:晋西游击队在阎红彦、杨仲远等人的率领下,从山西渡过黄河,收编了师储杰等人的几支商贩保运队以后,开到了保安,正朝南梁地区开了过来,准备跟南梁游击队会合。
刘志丹大喜过望,立即派遣人马前去迎接。
https://www.lvscwx.cc/books/59227/59227650/254179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