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696章 合议

第696章 合议


第696章  合议

        你真不能怪曹丕反应这么大,实在是刘备找的这些人吧,基本涵盖了如今季汉数州最有决策权的人物。

        汉中,是刘备前两次北伐的后勤基地,而成都不用问,季汉的都城所在,至于荆州,前两次北伐已经快打进中原来了。

        刘备突然调这些地方的主官前往长安议事议什么事儿,难道要在短时间内再打一场?!

        曹丕是真的不知道刘备哪里来的这个底气,时隔一年就要发起又一场大战,但蜀贼两次北伐的战果,让曹丕是真的不敢掉以轻心了。

        再一个,如今大魏的情势也不容易乐观。

        曹丕从继位魏王到现在,不过是六年不到的时间,前后已经打了两次大战了,而且每次都是两线作战,即使是以大魏的底子,也依然有点吃不消了。

        刘备老了要发疯,他曹丕可不想陪着刘备发疯。

        因此,曹丕下令宛城司马懿,许昌王凌,武关郭淮,潼关王昶,四个方向加强戒备,做好坚守准备,同时派出曹真领兵两万,进驻函谷关,夏侯尚领兵一万,随时准备支援许昌或者宛城。

        跟你刘备对攻是不可能了,你刘备要发疯,我可不干.紧闭关隘,坚守为上好了。

        而刘备呢刘备真没疯。

        季汉的底子还不如曹魏厚实呢,这才刚刚休养一年就发动战争,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折腾。

        刘备找这些人来,其实主要是想要把一些事情做在前面。

        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左冯翊迁民屯田的事儿,这事儿是早就说好了,暂时搁置,等到祭祖结束后再议如今到时候了。

        第二件事,就是复设丞相的事儿。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后一件事,因为事关整个大汉的行政体系调整。

        三省六部官员各司其职,各有职权,你突然给这些人头上安一个婆婆,没有足够的大佬支持背书,这种事儿怎么想都不好执行。

        三省官员,中书令诸葛亮,尚书令法正,侍中庞统,肯定是要叫来一起商议的。

        六部尚书,除了凑数的工部尚书简雍外,兵部尚书张溪,礼部尚书秦宓就在长安,刑部尚书董和以及代行吏部尚书事的吏部侍郎陈震要留守成都,暂时来不了,户部尚书刘巴在汉中也就是除了要留守的董和跟陈震外,其他能去汉中的人,刘备都叫去了。

        至于徐庶和王基,代表的是荆州诸官和大将军关羽的意志,张飞本人也亲自到场,他和还停留在长安的赵云一起代表了军方的意志。

        这么多人一起商议,最终决定下来的事情,谁也没办法推翻。

        左冯翊屯田这事儿吧,倒也不难。

        刘备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不断思考和权衡利弊,再加上诸葛亮帮忙分析,刘备基本已经有了决断。

        把张溪,庞统,黄权的建议,各采纳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新的方案。

        关中之地,不管从军事,政治,经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都非常重要,因此,关中之地的守卫,肯定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张溪建议在左冯翊迁民军屯,这个方案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肯定是要作为基本框架来执行的。

        至于怎么军屯,诸葛亮虽然赞同张溪的抽调郡兵戍边的想法,但是呢,肯定不能跟张溪想的那样搞,那样太过于消耗士卒了。

        如果只是在雍州所部招募郡兵戍边,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荆州和益州距离雍州都太远了,你让这些地方的郡兵来雍州戍边,他们能不能适应雍州的气候水土先不说,这路上一走就得走好几个月,一来一回小半年呢,这样的戍边,意义何在?!

        再说了,也没有州郡每年都要发动六万以上的士卒去戍边的啊,两汉以来,除非是边疆有重大战事,否则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戍边行动。

        因此,诸葛亮建议,即使要恢复戍边制度,兵力也该控制在万人左右,由各州轮流承担,但戍边的做法是对的,雍州这地方,缺什么都不能缺人。

        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诸葛亮建议刘备采纳黄权的建议,可以适当的放开一些蜀中世家,甚至荆州世家们北上雍州的通道。

        因为除了这些大世家,你从其他任何地方调集丁口北上雍州,都没有那么容易。

        百姓恋家,一般轻易不愿意迁徙,只有那些被世家放弃,但又没有自己土地的隐匿丁口,才有可能愿意北上雍州拼一个出路。

        至于左冯翊布防的问题,庞统建议的重点布防也没错,至少在左冯翊丁口彻底恢复前,或者是军屯形成规模前,是根本无法全面保障左冯翊的防务的,只能是重点布防,守住几个比较重要的要点城池。

        经过诸葛亮这么一番抽丝剥茧之后,刘备总算是厘清了思路,按照诸葛亮的建议,做出了决断。

        第一步,趁着如今北伐军还在长安,武力有保障的时候,先进行迁民,把左冯翊原本的数万百姓迁徙到右扶风去,充实右扶风人口。

        第二步,从明年开始招募雍州郡兵训练,形成后备武力,再加上明年征发过来戍边的一万其他州郡兵,采用重点布防的方式防卫左冯翊。

        这样,即使刘备明年带着北军撤回成都,赵云带着雍州兵团撤回凉州,问题也不会太大。

        第三步,就是利用世家对雍州土地的渴望,开放雍州土地交易,允许外地世家进入雍州,以丁口和钱粮来换取获取雍州土地的资格,这样不仅能补贴一部分中央财政,雍州刺史部也能通过出售土地换取一部分地方财政,补贴一下这两年赋税上的损失。

        经过诸葛亮的再三规划,一个详细的计划已经形成,这个计划之下,庞统和黄权自然没有意见,就是张溪这个新任的雍州刺史,也没有了任何意见。

        因为按照诸葛亮的方案,左冯翊的耕地最多也就是荒废一年.权当是轮耕了,不仅不会荒废土地,反而有利于增加土地肥力。

        左冯翊军屯的事儿,就这么讨论解决了。

        但复设丞相的事儿诸葛亮闭嘴了。

        是的,诸葛亮对此没有任何表态,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因为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如果刘备真的复设了丞相,这个丞相的职位,肯定是给诸葛亮的。

        诸葛亮当然也知道,因此,他在这件事情上,赞成也不是,反对也不是,甚至和稀泥都不是。

        既然说啥都有错,诸葛亮索性什么都不说,一切听从陛下安排就是了。

        可诸葛亮可以不说,其他各部首脑,包括从荆州过来的徐庶,王基,汉中过来的刘巴,法正,甚至是张溪,张飞,都有话要说。

        倒不是说大家都反对复设丞相,只是有些事情的后果,必须要考虑清楚。

        比如徐庶和王基,这两人就是站在荆州军团和官员的立场上,在考虑复设丞相后,给荆州带来的影响。

        没办法啊,荆州情况特殊,距离益州和雍州都太远了,往来交通又相当不便,因此一直都是关羽以大将军身份在总督管理的。

        一旦设立丞相,总摄三省六部后,荆州这边是不是也要一起纳入管辖范围。

        如果要的话,那荆州世家和荆州官吏们,多少会受到一些利益侵犯,王基和徐庶虽然都不是荆州人,但他们如今在荆州当官,必须考虑到影响。

        荆州是不是还能维持跟以往一样特殊的地位,对荆州世家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此,徐庶和王基,希望刘备在考虑复设丞相后,对丞相的权利,以及对荆州的特殊地位加以考量,能有一个相对和谐的策略来应对这个事情。

        而法正和刘巴有想法,就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了。

        一方面,法正和刘巴是站在自己职责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法正是尚书令,负责全国政务的执行一旦有了丞相来总摄政务,无形当中就是分薄了法正尚书令的权利和责任。

        刘巴掌管户部,目前来说也是唯一一个有权利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人如果突然头上多了一个丞相来制衡自己,很多事情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展开了。

        当然,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刘巴和诸葛亮的经济理念,是存在一些严重分歧的。

        这年月,当然搞不来自由经济,因为两人在对经济的大立场上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由国家出面管控经济。

        但刘巴认为市场还是需要给予一定的自主权的,有些事情国家只能因势导利,不宜用太多的政令去干预市场。

        而诸葛亮却认为,国家应该全面掌控经济,对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否则在这个时代脆弱的小农经济下,百姓是绝对斗不过掌握大量资源的世家大族的。

        两人对此,一直是存在争论的。

        另一方面,法正和刘巴两人,也得站在东州派的立场上想一下。

        原本的三省,荆州派一人,东州派一人,皇权派一人.除了益州派倒霉催的没有高官话语权外,内部权利结构还算是比较平衡的。

        但如今皇权派的诸葛亮一旦成为总摄三省六部的丞相,那么这个中书令谁来接任,会不会影响朝局架构,从而影响到各自的利益分配。

        因此,法正和刘巴,倒是非常直接的表达了,对复设丞相一事的反对。

        不变比变好。

        而张溪.张溪倒不是反对诸葛亮出任丞相,他反对的,是刘备复设丞相之后的后遗症。

        一个国家的行政体系,最好在一开始的时候架设完毕,可以有调整,但尽量不要有大的框架变动。

        张溪当初之所以提议“三省六部制”,一方面是为了分权,避免出现汉末权臣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容错率。

        国家制定政策,多部协商,总好过丞相一言堂,这样就能减少百姓因为当权者的一己私欲而遭罪。

        可如今刘备复设丞相,张溪担心,这个职位会跟汉武帝设立大将军一样,成为以后朝政体系的一部分这就不是张溪希望出现的了。

        张溪相信,诸葛亮当丞相,肯定会让百姓过得更好,他的能力,品德都值得人信任.可一旦丞相总摄三省变成一个制度的话,那后续的继任者能不能做到诸葛亮这样,会不会出现权臣,佞臣,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张溪反对的,是刘备因人设事,再因人废事的这种做法。

        非要说的话,张溪属于建制派,他希望用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行为,而不是因为官员去创造制度。

        朝政方面的异议,大概就是分成以上的三派,各自争论不休。

        而军方.张飞和赵云,同样也有话要说。

        两汉之间,丞相的权利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孝武皇帝分设大将军管理军务后,丞相就不再有资格插手军权了张飞和赵云两人,就想问清楚,这个复设的丞相,有没有资格插手军务。

        这个问题吧,你别说,还真的有点问到刘备了。

        按照刘备的想法,现在就算复设了丞相,也不至于再让丞相去插手军务.他还没死呢。

        可万一哪天,自己过世,阿斗继位你让阿斗掌握军务,你能放心?!

        是,是可以让张飞,赵云等人帮忙看着可三弟和子龙的年龄也不小了啊,能看几年呢?!

        如今依然不算天下太平,天下三分,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另外两方势力,如果丞相不能插手军务,一旦对外征战的时候,内朝和外朝不能形成合力,军政不能齐心,这要是出点啥乱子,那才是要命的事儿。

        所以,刘备认为,自己走后,丞相肯定是要开府治事,仪同三司的,军务肯定要插手。

        但如今张飞的问题又给自己抛回来了军权这东西,真的能随便让出去么?!

        军权好放,但将来要收回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不用去怀疑,确实是君臣相得,刘备相信诸葛亮的人品德行,也相信诸葛亮在自己百年之后,会全力辅佐阿斗可你能保证诸葛亮挑选的继任者,也是这样的人?!

        到了那个时候,跟随刘备的老一辈文成武将应该都死的差不多了吧,就是稍微年轻一点的张溪,关平,寇封等人,应该也都垂垂老矣万一阿斗信错了人,再让别有用心之人掌握了军权,那岂不是要出大事?!

        曹操这个前车之鉴,可不远啊。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刘备留下张溪这个后手,可一旦张溪没有军权在手里,也一样很难去帮阿斗排忧解难啊。

        所以.军权到底要不要给?!

        或者说,能不能想个办法折中一下——军权可以给,但只能给诸葛亮?!

        但.这总得有个由头和说法吧?!


  https://www.lvscwx.cc/books/60465/60465330/1030308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