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贺礼,大婚
第二百五十五章 贺礼,大婚
胡惟庸有些后怕,必须警告陈宁了,否则自己迟早会被这个猪队友给坑死。
顾正臣确实算是个人物,至少在洪武六年下半年,给胡惟庸留下了深刻印象。只不过胡惟庸从没有将顾正臣放心上过,毕竟,他只是一个小人物。
小人物,无左右于朝局,无左右于大势。
只要胡惟庸还坐在中书省一日,毫无背景,毫无党朋的顾正臣就不可能翻腾起来。
对付这种眼下皇帝上心,炙手可热的小人物,陈宁的方法太过急躁,他不懂得,热的东西放一段时间就会冷下去。
等到没有人在意时再处置,那就简单多了。因为胡惟庸的介入,陈宁阴损的计谋胎死腹中。
整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受益者,比如平凉侯府的王二陆,白吃白睡了一段时间,潇洒地准备赴死,就差喊一声“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谁成想,计划取消了……
华盖殿。
朱元璋听着徐达的讲述,在听到顾正臣对“泉州县男”不满发脾气时,不由笑道:“还是年轻啊,不过这样也好,若一个个老成庄重,城府极深,朕用着也不安心。”
徐达见朱元璋并没有怒气,帮着顾正臣说好话:“臣仔细观察过此人,他有才能,是一个干臣,给他县男,着实是有些……”
“嗯?”
朱元璋脸色沉了下来。
徐达见状,连忙改了话:“其实上位完全可以给他个千户、副千户,当个虚职。”
朱元璋哼了声:“爵位岂是千户之类可比?”
徐达也清楚,若给顾正臣一个千户官职,那他到底算是哪一类人?
文臣认为他是武将一派的,保持距离。
武将认为他是文臣出身,信任不得。
到那时候,他可就被孤立了。
爵位就不一样了,爵位可以是有军功的文臣,如刘基、汪广洋、李善长等,都是文臣出身。给顾正臣爵位,有一个好处是:文臣认可,武将也认可。
这就是给县男爵位与千户的区别。
朱元璋考虑的,比徐达、胡惟庸、顾正臣等人多得多,在妥协的背后,未必没有深层次的盘算与考量。徐达说完安抚顾正臣的事之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上位现在给了顾正臣县男,再过两三年,兴许就要给他封侯了。”
“呵,封侯可不容易。”
朱元璋不以为然。
大明开国多少文臣武将奋战沙场,可开国以来,才几个公侯伯爵?
想当侯爷,非有大功不可。
徐达严肃起来:“今日与顾正臣谈论起元廷,说起当下形势,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朱元璋见徐达如此认真,也耐下性子听。
徐达继续说:“他说想要转守为攻,需要较长的时日。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可以更早消灭元廷。”
“看你的神情,他说的办法打动了你,说来听听。”朱元璋看着徐达的神情说。
徐达微微点头:“臣确实被他说服了,他提出的方略是依托步卒,以火器装备军队,深入草原正面击败北元骑兵!”
“火器?呵呵,这小子太异想天开了吧,大将军炮是不错,可这东西不适合在草原上拖行,根本追不上骑兵,草原那地方,可容不得我们设伏击圈啊。还有那火铳,在攻城、守城时用用尚可,在草原上用——那是取死之道!”
朱元璋直截了当地说。
在朱元璋的麾下,不是没有火器部队,朱元璋在和张士诚、陈友谅、元廷打仗时,也没少用火器,比如邓愈,就是一个善火器的将领,在洪都保卫战时,曾用火器重创过陈友谅的军队。
但在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主导的骑兵队伍中,很少出现火器,因为大个的拉不动,带不远,小个的带得动,但没用……骑兵冲阵,那个速度很快,火铳兵刚打完,还来不及撤就会被踩死,这种折损自己人的脑残举动,自然不会出现在明军之中。
徐达清楚朱元璋说得对,只是平静地说:“上位,顾正臣也知道火器的缺陷,但他说,既然火铳打不远,为何不让它打远一点,既然火铳用起来慢,为何不改造得快一点。制造出更出色的火器,将敌人消灭在前进的路上,问题不就解决了?”
朱元璋张合着嘴巴,有些郁闷得想吐血。
说顾正臣聪明吧,可这显而易见的问题,自己竟从没来想过,或者说,一开始自己就认为火铳也就那样了,打不远打不快的东西就是火铳,所以干脆都没想过改良。
现在被顾正臣点醒,总有一种自己愚钝的感觉……
“上位,倘若顾正臣真的可以解决火器缺陷,让火器打得又远又快,朝廷兴许不必苦苦补充战马,臣三五年内,定能扫荡元廷!”
徐达目光坚毅,有着不可动摇的自信。
朱元璋摇了摇头,问:“你是说,由顾正臣来解决这些问题?”
徐达看着朱元璋,反问:“莫不是上位能找出比他更合适之人,问题是他提出的,自然应该由他解决。”
朱元璋无奈地低下头。
确实,没有人能解决火器的问题,甚至都没有人想过要不要解决火器的问题。
除了顾正臣,没有更好的人选。
只不过——
此人还得治理句容,总不能上任几个月,就弄到金陵制火器去吧?
徐达似乎看穿了朱元璋的顾虑,想起顾正臣短时期内不仕金陵的话,给出了一个方案:“上位,句容距离金陵不远,那里有山,能隐蔽。”
朱元璋眼神一亮,看着徐达笑道:“你倒是出了一个好主意,不过如此一来,顾小子有得忙了。”
“身受皇恩,累点也无妨。”
徐达说完,笑了。
朱元璋也笑了起来,心情舒畅:“倘若他真能做成这事,助力朝廷肃清元廷,哪怕他不曾上战场,朕也亲自为他封侯,赐铁劵!”
腊月二十日,算得上风和日丽。
泉州县男府上已准备好了迎亲事宜,张府那里也告了消息。
大明成婚的时间,不像后世安排在上午,而是安排在傍晚,黄昏时。
到了下午,陆陆续续有人送来贺礼。
各色礼物用红漆的盒子装着,摆满了前厅。顾诚、孙十八带着丫鬟、伙计清点记账。
刚清点完沐府送来的贺礼,诚意伯府的贺礼便到了,随后是魏国公府的贺礼,中山侯、长兴侯、延安侯……等八位开国侯爷也遣人送来贺礼。
朱元璋派宦官送来了一幅画,上面写的是“细水长流”,顾正臣欣赏不了朱元璋的墨宝,埋怨老朱不通人情世故,你好歹送个古董字画来,像是王羲之、颜真卿的,自己啥文凭不清楚的嘛……
马皇后就实则多了,直接送来一副金黄色的凤冠,这是皇室专用的,顾正臣一个小小县男是没资格享受这种东西的,不过赏赐的不在禁止之列。
不过依马皇后节俭的性子来看,这必然是黄铜打造的,估计都没用半点金子……
朱标认识顾正臣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知道顾正臣喜欢什么,贺礼干脆利索,连人都送了过来,朱标笑呵呵地说:“把三年存的赏赐都搬来了,够意思吧。”
顾正臣看着三箱子铜钱很是满意,只不过这三年还存不到五百贯钱,你这太子是不是也太寒酸了,好歹铺上点金子啊装点下门面啊……
魏国公徐达来了,送来了五箱子上等的绸缎,顾正臣很满意,这是硬通货,顾诚啊,晚点拉绸缎铺子里卖掉换成钱来,家里人少,用不了这么多好布料……
徐达的到来,让不少人羡慕。
要知道徐达可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之人,在军中不必说,军纪严明,在金陵时,多是闭门谢客,罕有外出时,就连胡惟庸的请帖都请不动,更不要说参加这种婚宴之事。
可偏偏就是这个被人嘲笑“活着的”县男,竟让徐达破天荒地来了。
徐达的分量在武将勋贵之中可是第一位的,加上淮西人的身份,更是让其他公侯服帖。消息不胫而走,在顾正臣骑上高头大马,去张府接亲时,一些尚未送贺礼的公侯府中纷纷准备好礼物前往道喜。
这些人前来,不是冲着顾正臣而来,而是因为徐达来了。
徐达到场,本身就意味着魏国公与泉州县男关系匪浅,一个搭上魏国公、东宫、沐府三条线的县男,公侯伯爵们,多少也得给点薄面。
接亲原是复杂,有不少流程要走。
只是因张府人手单薄,而张希婉连个哥哥、弟弟都没在金陵,只有老父亲张和一人,索性往简了办。
这倒称了张和的心意,张和认为,简单不是无礼,而是古礼。
在顾正臣迎亲队伍到来,张和亲自将张希婉从闺楼中背至门口,送上花轿时,张希婉已泣不成声。
张和有些伤情,看向顾正臣,威胁了句:“希婉是我的女儿,日后归于你,你若负她,伤她,我拼却这一身老骨头,也要让你受尽苦头!”
顾正臣肃然保证:“岳父大人放心,我会用命护她一世周全!”
https://www.lvscwx.cc/books/61978/61978543/23405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