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葆光 > 序


话说这人生的旅途,一路走来,所经所历,不尽相同。有居庙堂之高者,出入于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劳心神,耗精力,承众望所托,尽份内之责。有处江湖之远者,生活在门堪罗雀的穷山僻壤,操苦力,劳筋骨,显天赋本能,顺自然之道。不论士农工商,还是君王圣贤,大家都在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各行其是,各操其业,劳力劳心,亦知亦行。时常为衣食住行而奔波,以满足生存的物质需求。同时德化情,情生意,意恒动,执着追求精神上的向往。体验着蜂飞蝶舞,乐中之忙,忙中之乐。欣赏着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至于归路,那正是:时人观古人,后人看今人,如同江河流水,后浪总在推前浪,大海之荡漾。

        人常说,乡俗之音难改,乡土之情难舍。早年耳闻目睹,故土留下的悲欢诗文,苦乐情韵,始终回肠荡气。还有那亲身经历的生活情景,历历在目,总在触动着自己的心灵。每当遇到疑难挫折,只要回味农村生活的经历,忧愁的阴云便不驱而散,烦恼的难题会迎刃而解。想来这艰苦生活,也许是历练心智的良方,催人奋进的灵丹妙药。于是思绪萦绕,不能自止,便胆大妄为,贸然堆砌文字,闲言碎语般把这相思之情倾诉一阵,截然却非为著书立说而为。

        这里要讲的,那是一个名号歇马店地方的故事。歇马店者,顾名思义,是个行人驱马歇息的地方。九州大地上的歇马店,不计其数,农耕人家骡马场圈,都谓歇马之地。故事里要说的,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破旧院落,茅茨陋屋。里面还供奉着神仙,尊称白马爷。这茅屋的主权自然归为神仙所有,又立了牌坊,名号白马庙。也不知这茅屋是谁家兴建,只是给过往行人,来回骡马提供过歇息方便。正因为有了这庙堂和神仙,这地方才就有了歇马店这个名号。便成了早期兵家,商人,往来人群辩向识路的标志,后来就作为行政区划的地名。只因这里早期人烟稀少,难得称作驿站,岁月的年轮,时间的流痕,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神仙的事,既是妙笔生花,行云流水,不管用多么华丽的文采,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其实神仙本来就无事,也不生非,根本用不着去提及。自然界的事,不是天上的事,就是地上的事,更多的是万物生灵的事,这里要说的主要还是人间的事。

        早期来到这里的拓荒者,不知历尽了多少艰辛,吃了多少苦头,把一片荒山秃岭耕作为熟地,后来成了养育一方的厚德沃土。然而这人间的所作所为,有时就会生非,有情自然投缘,有怨难免结仇。深情厚谊,协作共生,恩怨是非,就是本书要讲的故事。正所谓:故事里的事,说是也是,不是也是,是也不是。

        遗憾的是这地方没有什么奇迹,远望这里的地理形态,曾经是深沟险壑犬牙交错,山坡梁峁萧瑟荒凉,既没有可以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也不曾有造型别致,风格独特的建筑。这里的气候条件是三年两旱,黄土山坡,只适合生产些五谷杂粮等农作物。白麺,胡麻油,洋芋,就是最稀罕的东西,没有别的特产。谈及人事变迁,连个音信都找不到。除了赶驴放羊的,能背得动碌碡,磨盘的,就算得上是人物。至于涉及这地方时代年轮的文字,除了有个地名,不见经史,也无志谱可查。因此而动意,即使用浅显的语言,也要把歇马店的故事讲述一番,好让世人知道,生活在这地方的人们,祖祖辈辈用辛劳的汗水,浇灌着这里的黄土地。凭借他们师从天时地利的智慧,艰苦卓绝的毅力,不辞辛劳的双手,改变着这里的生存环境。

        要真想把这地方的人和事,讲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妙趣横生,引人眼球,只因行当不同,隔行如隔山,羞于无能。虽身不能至,但心之向往。只知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经书国史以外,都称作小说。至于小说大作的写法,不但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故难讲究体例,题型,只是满怀乡情,避难就易,凭借识得的文字,贸然以章回结构,穿插叙述。

        至于人物刻画,表现技法,任凭自然,维持原形。以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为了省得是非,借用神话闲言,将那农家人的事,虚虚实实,啰嗦地讲述一阵。

        至于本书的主要特点,旨在突出两个字:那就是“穷”和“变”。通过讲述这里世代农耕人家,日常生产生活的过程,从一个穷山僻壤地方的变化,映射出农耕人家历尽艰辛的情景,反映当地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发展变化,沧海变桑田,乱世得太平的历史过程。

        社会环境从内外争战,民族叛乱,摊丁抓兵,土匪横行霸道,鸦片肆意泛滥,逐步走向天下大治的太平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生存环境从缺吃少穿,到了小康水平。人们不再为吃喝穿戴发愁,更不再为柴火烧烟犯难。这地方从荒山野岭,逐步变成农牧结合的田地。耕作方式从二牛抬杠到半机械化,在不断变化,生活用水从打窖存水,寻泉找水,靠天降水,再到用上自来水。交通道路从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面。火镰石,石磨,原始农具已成文物。虱子,虮子,跳蚤,壁虱等寄生虫销声匿迹。人们的文化习俗,也在悄然变化,陈俗陋习逐步革除。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本书讲述的都是农家人的日常琐事,不过就是跟黄土地,猪狗牛羊打交道的过程,说得文雅点,也体现了农耕人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对农村生活环境陌生的读者,或者生活在繁华闹市的人们,也许没有多大兴趣。但了解一下世代农耕人家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也说不定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寓意。知道些农耕人家历尽艰辛,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可以历练心志,构筑精神堡垒。正视人生坎坷挫折,直面环境逆顺,增强抵御各种诱惑,攻坚克难能力。

        对那些曾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同龄人,说不定还能引起点共鸣,点燃心灵的火花,提升发奋向上的勇气。也许更加体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味道。

        至于熟悉当地生存环境的人,那就不在话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假若当地的后生们,在茶余饭后,或是闲暇无事,想了解前辈们生活的历史,也许可以从中寻到些蛛丝马迹。

        本书涉及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历史事件,旨在隐喻当时的生活环境,标明时间阶段,没有其他任何意图。对于地理方位,做了详细的陈述,也好让世人知道,那只是冰山一角。

        书中人物姓氏,有虚构,有真实,隐显结合,省得有知情之人或者好事者对号入座,犯了忌讳。

        书中所述之事,那就是:人生好比酒一杯,谁人喝了都得醉,粗茶淡饭穿肠过,山珍海味变成肥。历史难断是与非,往事没有错与对。贵贱尊卑莫须论,礼义廉耻兴四维。

        本故事编写过程,断断续续耗时三年,主要因驾驭文字的能力不足,加上对写作技巧生疏。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好多同事挚友的建议和意见,对自己构思写作过程有很大的启发。还有家族中的知情者们,搜罗了一些细节素材,给编写故事提供了方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纰漏,在所难免,至于方言中的别字白字,有音无字,那是属于无可奈何,看官可得谨慎辨识。

        作者:丁耀诚2021年秋


  https://www.lvscwx.cc/books/76166/76166526/273408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