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自来水惠民工程(求收藏求推荐)
顶点小说小说推荐阅读:
加入漠北后,我建立帝国
玄鉴仙族
奕剑书生
鬼剑仙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苏蓉蓉陆一鸣
修罗武神
步步高
逆时空成圣
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
第59章 自来水惠民工程(求收藏求推荐)
即便是昨晚炒茶炒到深夜,但是今天一早,王芳早早的起来了。
她还心心念念着剩下的生茶叶,要是放坏了她肯定心疼。
现在茶贩子收生茶叶都是五块钱一斤,甚至茶叶好的话,价格还会更高一些。
所以一大早就起来生火,跟张建国两人把剩下的茶叶炒了。
等到张安起床的时候,都已经炒到最后一锅了。
清明节过完了以后,天上已经放晴,不再是阴雨连天。
天上的太阳结束了自己的假期,按时打卡上班。
趁着天气晴朗,王芳没有出门上山,反而是在家里面晒起了自己炒好的茶叶。
这些茶叶晒干了差不多能有十几斤的样子,毕竟花了几天时间采的。
就在张安一家晒着茶叶的时候,村里很久没动的喇叭竟然有动静了。
主要内容还是通知大家到村里去开会。
也就是这几天大家还没有什么比较忙的事,等到油菜可以割了,大多数人家都不会有什么人在家,都在地里。
听到通知以后,张建国让张安去看看是要说什么事。
他自己则在家坐着不想动。
张安来到晒谷场上,大家已经来了不少人。
大家伙都各自三五成群成伙的扎堆聊着天。
人到了差不多以后,村长也没耽搁功夫,直截了当的开口说事。
原来是最近老村长为了村里能铺设自来水的事情一直往镇上跑。
附近的好几个村子都已经要到钱下来,给村里装上自来水了。
自家这村里还没响动,这个可不行,大家都是一个镇子辖区下面的,不能薄此后彼的。
最后镇上在老村长天天上门软磨硬泡之下,最终商量下来,拨了一笔专用的款子给长青村用来铺设自来水进户工程。
当然了这钱肯定是不够,还要各家再出一部分。
所以今天开会的主题就是协商讨论这个事情。
村里铺设自来水进户,这个是个惠民工程,大家完全一致都同意了,没有任何人反对。
即使在老村长说了从上头要下来的钱不够,需要每家继续凑一些钱出来的时候。
大家都很爽快,没有一个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的。
因为现在家里吃水用水都要到水井里面去挑回来。
闲的时候没什么,到了农忙的时节,谁家都没有这个时间。
年轻人都忙的时候,都是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担着水桶去一担一担的挑回来的。
更别说冬天了,路面上冻起来的时候,吃水更是个大问题。
所以大家没人站出来反对,哪怕是这个钱都由大家自己凑,有那么一部分人也是同意的。
另一部分则是担心需要大家出的钱太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出不了太多的钱。
但是现在村里已经给解决了大部分了,剩下的一小部分由村里人自己凑,这下大家都没什么担心了。
虽然说是少部分,但最后算下来,每一户都要出八十块钱,这笔钱已经不少了。
而且还说明了,但凡分家的都算一户,以后盖了新房需要接管的,也要出这个钱。
这钱村里拿着,专门用来维护水管的维修,还有专门找一个人来管这一块,每个月可以给补贴。
最后大家都同意了,那关于钱款方面也都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要商量铺设主管的路线和水源的问题。
铺设管道肯定要涉及到部分人家的庄稼地里的问题。这些都是要提前协商的。
还有后面都是要大家来出力,毕竟这钱省一点是一点,找外面的人来铺设,人工都要花不少钱。
农村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一把子力气,有这钱还不如省下来,大家少出一些。
想要考虑铺设管道路线,就要先确定水源。
一说到水源,就有很多人觉得直接把村里的老井改建水池是最方便的。
这样离村里近,大家不用出多少力气就可以完成,需要的水管也不多。
可是老一辈的老头老太太其实是舍不得的。
这口老井是长箐大队刚刚集合起来的时候就修建的,算是看着长箐从小孩子长到大人的一个见证者。
后世改建了以后很多老人们其实都还念叨着它。
张安也是听着自家二爷爷说了很多次,自从改建了水池以后,这股水已经不如原来的时候好吃了。
现在这口井里的水烧了这么多年都很少有水锅巴,但是自从改建水池以后,家里的水壶没烧多久就有一层厚厚的水锅巴。
“我觉得老井可以留着,后山的水源并不少,咱们从后山修建水池的话,以后就算咱们村里的娃娃长大了,往村后盖新房,那么水池里的水也能通到家里,相比下来老井选择的位置确实够高,但是咱们要考虑以后的,因为大家盖房子肯定是宁愿用家里的自留山地来盖,不愿意用种大米的良田来盖对吧。”
“而且后山找好地方的话,到村里是用不了多少管道的。”
张安跟村里的众人说着自己的建议。
很快就得到了老一辈的赞同。
“我觉得张家小子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只考虑现在方便,还得多想想以后,要是以后大家房子盖到后面的坡地上去了,这水池修在这里后面的人家就吃不到水了。”
“确实,所以为了以后的娃娃们,咱们水池还是修到后山上好一些,位置要高,不然大家都不想到时候水放不到家里吧。”
说到最后大家都同意了。
“不就是多花些力气吗,咱们农村人啥都缺,就是不缺力气,要为以后的娃娃们考虑,田坝里的良田是咱们村里的本钱,张家小子说的对,肯定没人愿意用上好的良田来盖房子,这都是大米。”
经过一番讨论后,老井已经脱离危险,保留了下来。
张安想的可不止如此,他以后还要呼吁大家把老井保护起来。
留到后世让后辈的娃娃都知道,家里的先辈都是这样一口甘甜的井水给养育起来的。
最后由村里的大人们到后山上去寻找水源,两天的时间就确定了水池修建位置。
在村子后山的山腰上,不算太高,但是也不是很低。
再往上的地都是小块小块的山地,而且即使以后这股水源干了。
也能从大山里再修建一个蓄水池,铺上一趟管子把水接进来。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处地方往村里的方向上,根本占不到几家人的土地。
而且路过的几家基本都是用来种菜的林地,不用担心糟蹋粮食庄稼。
一切都定下来以后,村里开始采购材料跟水管。
剩下的半个月时间里,长箐村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有些以前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的味道了。
这也让大家在歇息的时候,开始忆起往昔。
当然了,那些年的历史,张安这一代人是体会不到了。
等到水管都铺设完成,把分管接进了各家家里。
山上的水池也已经竣工了,因为召集了村里的石匠都去修建,用的还是从砖厂买来的方砖,所以修建的速度很快。
但是因为要处理防水的问题,足足拖了好几天,最后确定防水合格以后,蓄水池开始蓄水。
两天以后,村里的各家水管都通水了。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不用再让家里的老人到水井里去担水,自己不用在地里忙了一整天又累又饿的去挑水,冬天的时候也不怕路上结冰。
今天晚上十二点以后就开始试水了,每天都要跟同期的新书比追读量跟收藏涨幅,这几天拜托大家帮帮忙点点收藏,多多追读,要是有时间的话,书友圈子也可以帮忙发一发,寒子在这里跪谢各位书友了。
https://www.lvscwx.cc/books/88358/88358667/1037685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