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科举之寒门贵子 > 第22章 初试锋芒

第22章 初试锋芒


第二十二章

        到了县试那一日,还没到卯时,吴大就早早就带着吴雷来到县衙后面的学署。

        这时天还未亮,天边还洒落着几粒星子。

        学署门口已经密密麻麻站了许多人。他们大多提着灯笼,或者手里举着蜡烛,都是抹黑赶来的。

        吴大和吴雷来到约定好的位置,就看见了要替他证明身份的廪生冯秀才,李怀仁和吴风高也都到了。

        他们四人等了一会儿,另外两个人也匆匆忙忙地过来了。

        冯秀才脸色不太好,也没有多说什么,领着他们去了学署登记,然后又带他们来到县衙门口。

        涉县文风不盛,参加县试的不足百人。吴雷听说,在江南的富庶大县,每次县试,应考者有上千人,连县衙大堂都坐不下,只能建专门的考棚来安置学生考试。

        卯时一到,就有衙役打开大门,喊着本县的廪生的名字,由一个个廪生带着名下作保考试的考生进去。

        县衙小吏端着名册,名册上按照顺序,登记好了一个廪生名下有多少儒童,喊到一个儒童的名字,由那个廪生认看,确认人和名字对应无误,就应一声,“某某人保。”

        这样就算有人担保,可以进去参加考试了。

        吴雷和其他四人又等了一炷香,就叫到了他们这一组。经过冯秀才的担保,五个人提着考篮进入考场。

        在进考场时,有衙役把守在门口进行搜捡。

        吴雷之前还有些担心搜捡时候,衙役会动作粗鲁,或趁机为难索要。

        幸好,对于他们这些学子,县衙衙役也不敢过于得罪,搜捡时候虽然细致,但动作也很小心。

        吴雷根据要求,解散头发,又让衙役检查了外衣内衣以及脚下穿的鞋子。确认身上没有夹带后,考篮里的东西也被细细检查了一遍。

        旁边吴风高也披头散发站在一边,被扒得只剩一条亵裤,搂着胳膊瑟瑟发抖。边抖还边低声喃喃自语,“有辱斯文,真是有辱斯文。”

        现在还是二月,春寒料峭,在清晨解开衣服还颇为寒冷。那搜捡的衙役看吴雷年幼,稍稍查看就放他过去了。

        吴雷穿好衣服,束好发,检查考篮发现里面李氏烙的饼被掰扯成了七八瓣,看着都食欲全无了。唯一逃过一劫的就只有篮子里的两个水煮鸡蛋。

        他无奈地摇摇头。

        没办法,不这样搜捡,那就一定会作弊成风。官府的威信和科举取士的公正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官府在科举上管控得越紧,就表示科举越公平,对于吴雷这样的农家子弟来说就越有好处。

        经过搜捡后,吴雷终于来到了这次的考场,县衙大堂。

        此时天已经亮了,大堂里稀稀拉拉坐了一部分人。其中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二三十岁的中年人,甚至有个别胡子花白的老人。

        吴雷挑了一个光线明亮的位置,放下考篮,吴风高和李怀仁也找了位置坐下。

        李怀仁在学堂里的时候对待吴雷并不亲近,但到了这种时候,他对待同窗的态度难免温和一些,竟然也对吴雷点头示意,吴雷回以微笑。

        很快大堂里就有胥吏进来分发考卷。一声锣响,考试开始。

        考场上渐渐安静下来,吴雷偶尔还能听见有考生摩挲试卷的“沙沙”声,或者衙役走动巡查的脚步,椅子挪动的声响。

        上一世经历过无数考试的吴雷心里也有些紧张。这场县试对他的重要程度不亚于高考。

        一考定生死,于吴雷而言,之前四年的苦读都是为了今朝。

        为了平复心情,他把考篮中的笔墨砚台摆好,细细研磨墨条时,心里的杂念也沉静了下来。

        磨好墨,他展开竹筒中的试卷,把试卷上的所有题目先扫过一遍。

        第一大题是一道帖经,主要是从四书中摘选几段话,掩起两端,中开一行,每行空三处,由学生根据上下文来填写。

        其实帖经就是现在的填空题。只是填空题的内容抽选范围非常广,要求学生对四书的内容倒背如流,才能保证作对。

        吴雷一目十行,看完帖经,心里有了底,又继续往下看。

        第二大题是墨义,从四书五经中选出一句话,让考生根据书上的注释来解释意思。主要考察的也是考生对于四书五经的背诵和对于经义注解的理解。

        墨义题有七道,题量很大。

        最后一题,是要求赋诗一首。主题为春耕。

        吴雷放下卷子,心里大概有了数,就抽出草纸,低头奋笔疾书起来。

        贴经题对吴雷来说非常简单,他很快打好草稿,仔细核对过后把答案誊抄到卷纸上。

        墨义题比帖经更难一些,再加上题量比较大,吴雷花了大概一个时辰。

        他誊抄完答案之后,看着天色已近中午。于是从考篮中拿出炊饼和水煮鸡蛋,找考场中的衙役讨了一碗热水勉强填饱了肚子。

        前面答题挺顺利,但最后一首试帖诗耗费了吴雷大量的时间来推敲。吴雷对于春耕了解很多,但是他写诗的功底并不算强。

        吴秀才之前点评过他的诗,才具平平,缺少灵气。他作出来的诗,往往只能做到平仄和谐,对仗工整。

        老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他写诗功底不强,这是硬伤,吴雷对于如何应考的经验却十分多。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为了应对科考中的试帖诗,他询问过吴秀才历年县试中主要的诗歌题材。并根据这些题材,自己提前赋诗,让吴秀才帮忙指导他斧正。

        平常不会写没关系,考试中的主题扣好,练的多了,自然也就勉强能作诗了。

        这次试帖诗以春耕为主题,其实很应景。既体现了本县父母官对于农务春耕的关切,也能够考察应考的考生对于民生耕种的理解。

        吴雷绞尽脑汁,终于写出一首诗,正要誊抄,却被考场上一段插曲打断。

        有一个考生被衙役从座位上拖起来,原来他把小抄偷偷夹带在馒头里面。

        他的馒头是如何逃过检查的呢?

        原来他发现进考场搜检的时候,一般只从中间掰开馒头,那位考生却心思灵巧,把小抄藏在薄薄的馒头皮之下。

        通过这种方法带进来的小抄却并没有发挥作用,该考生刚拿出来就被眼尖的胥吏发现了。

        那位考生的哭嚎声尤为响亮,惊的周围考试的考生都战战兢兢。

        吴雷心下也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科场不易。

        那作弊的儒童看样子已经有30多岁了,到了如今这个年岁,还在童生试里面折腾,几乎可以判定一辈子科举无望了。

        想来他也是完全绝望了,屡次不中,才想出了这样的方法走了歪路。

        吴雷不再多想,把诗认认真真的抄在答卷上,又从头到尾再检查了三遍。

        刚检查完,就听到外头第一道鼓声响起。

        这一道鼓声就表示,提前考完的学生可以交卷并且去前面等候出考场。

        鼓声响起后,可以看见很多考生都紧张地挪了挪身子。许多答题速度比较慢的考生,从鼓声响起后还没有打好草稿,因为时间来不及,只能忍痛放弃一些题目,开始匆匆誊抄答案。

        吴雷不打算提前交卷,他重新打开自己的试卷,又从头到尾细细检查起来。了一遍。

        行卷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卷面干净整洁,格式正确,字体美观,在行文的时候还有种种避讳。

        需要避讳的字非常多:当朝皇帝的旧名,御名和庙会;历代先皇的名字;特殊字;古代帝王和圣人的名字;皇亲国戚的名讳。

        吴秀才在他科考之前就把应该避讳的字与他一一说明,并严肃强调了避讳的重要性。

        吴雷再三检查过试卷之后,捧着卷纸,伴着最后一道鼓声与其他的考生一同交卷。

        走出考场,与吴雷同行的其他考生忍不住开始做起了一件事,一件古今中外的所有考生都会做的事情——对答案。

        他们对答案的时候最喜欢凑近成绩很好的考生,这一次隐隐被所有人注目的考生,就是一位名叫蔡明坤的少年。

        蔡明坤看模样不过十四五岁,一身其貌不扬的青衫长袍,他相貌不过平平,但一双眼睛却十分灵动,顾盼之间,神采飞扬。

        围在蔡明坤周围的人都对他十分信服。

        若答案与蔡明坤相同,他们则欣喜若狂;如果答案与蔡明坤不一致,则垂头丧气,沮丧不已。

        吴磊观察着身边这些考生或喜或悲的狂态,忍俊不禁。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像他以前高考考完,出考场时候的情况了。

        看着这些考生就像是看见了上辈子那些可爱的同学们。

        吴雷的脸上露出有些怀念的笑容。

        吴雷打量别人的时候,却没发现蔡明坤也在偷偷的打量他。

        蔡明坤在考场上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个年龄特别小的考生。他的座位刚好在吴雷的斜后方,考场上吴雷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

        吴雷矮矮的个子让他在一众考生中很醒目,再加上他身上那种少年老成,沉稳凝郁的个人特质,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下场科举,想必天赋一定不凡。更加让人意外的是,吴雷明明早就做好了答卷却迟迟不交,仔仔细细的检查了十多遍。

        正是因为看见了他这般作为,蔡明坤也跟着坐到了最后。

        蔡明坤始终记得自己爷爷曾经说过的话:与人交往,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是如何做的。如果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可以让你去纠正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一定要交这个朋友。

        眼前的这个少年,很值得一交。


  https://www.lvscwx.cc/books/14647/14647309/264860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cwx.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cwx.cc